通过孩子的画与孩子交流

在成年人的眼里,孩子的画作也许是稚嫩的,甚至是幼稚的。幼儿教育专家认为,对于宝宝作品,不能用评价成人画的标准去衡量孩子作品的价值,而应站在孩子的立场,用“童眼”去看、去欣赏、甚至去鼓励宝宝们任何“稚嫩”的表现。由此发现他们的不同之处,学会用“童眼”欣赏孩子的画,肯定孩子细微的进步,增强孩子自信。

在成年人的眼里,孩子的画作也许是稚嫩的,甚至是幼稚的。但是,宝宝早期教育角度来看,宝宝的任何作品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与潜能特征,具有良好的教育借鉴意义。

幼儿教育专家认为,对于宝宝作品,不能用评价成人画的标准去衡量孩子作品的价值,而应站在孩子的立场,用“童眼”去看、去欣赏、甚至去鼓励宝宝们任何“稚嫩”的表现。

孩子们用画来表现自我,可能只是一些简单的“符号”,但我们可以通过和他们谈论作品,让他们觉得你懂他们的“语言”,这样不仅会使孩子更信任你、喜欢你,同时可以通过他们的表达了解他们的想法;另一方面在谈画作的过程中,孩子可以内省自己的作品,有助于提高绘画的技能,亦能在正确、有效的回答中,让孩子了解画中的造型特色和别人对他的画的评价。这不但可以激发孩子绘画的兴趣,还可以学习如何与别人谈自己的画。

以现实教育为例,某幼儿园中班宝宝在反复练习了点、线、圆后,老师们开始鼓励小宝宝们进行有意识的创作。在一次创作中,该班圆圆宝宝的一张人物画引起了老师的兴趣,她在画纸的一边画了一个大头人,在另一边画了一个小不点,老师在旁猜想一定是妈妈和她吧,刚想表扬她画的好,突然她在小娃娃的嘴边画了许多三角形和圆形,这可把老师搞糊涂了。于是老师便问她这是什么呀?她望着老师笑着说是妈妈和她在逛街呢,又指着那些图形说:“这是妈妈给我买的饼干!”老师恍然大悟。

老师从圆圆宝宝的画作和语言中圆圆在周末所做的事以及她的某个喜好,让老师今后能更好地教育有针对性地和孩子们交流。

丰富的现实生活给了孩子画画的无穷内容,孩子的画并不是为了临摹真实的世界,而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感觉。所以,我们应该让孩子自由自在地画,快乐而纯真地表现自我抒发情感。由此发现他们的不同之处,学会用“童眼”欣赏孩子的画,肯定孩子细微的进步,增强孩子自信。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