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钢琴集体课”怎么上

无论是对儿童、青少年还是成人,采用集体课方式进行钢琴入门教学,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在我国,钢琴集体课的优越性也正在被逐步认识。集体课教学是有利于完成这一首要任务的教学方式。

无论是对儿童、青少年还是成人,采用集体课方式进行钢琴入门教学,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在我国,钢琴集体课的优越性也正在被逐步认识。对初学钢琴者,尤其是对音乐与钢琴十分陌生的幼儿,入门阶段尚未遇到较复杂的演奏方式及技巧,他们共同的首要任务是“通过学习钢琴来学习音乐、启发兴趣、打下最初步的钢琴演奏基础。”集体课教学是有利于完成这一首要任务的教学方式。

幼儿钢琴集体课的四点好处

一、入门教学阶段如同运动项目中长跑的开始,人与人彼此之间的距离尚未真正拉开。学习中的个体差异虽有,但共性学习内容居多。如对于音乐兴趣的培养,听觉、节奏感、歌唱感的训练,钢琴键盘的认知,音知识与读谱常识的获取,弹奏姿势、方法及音乐表现手法的初步掌握等方面。集体课教学可以胜任上述学习内容。

二、绝大多数小朋友天性活泼,小伙伴一起学习钢琴,可避免产生孤独、胆怯及单调感,从心理上感到放松及快乐。小朋友之间的纯真友谊及情感,也常是吸引他们继续学琴的因素之一。由于集体课易于实施动静结合、轮流上课、相互比较、共同游戏等教学手段,因而学习内容较丰富、气氛活跃、小朋友主动性较强,学习效率较高。

三、为小朋友提供了锻炼、互相及合作的机会。集体课中,小朋友常要更换自己的“角色”,当“演员”时能锻炼当众表演的胆量,当“观众”时又能有机会学习如何去欣赏及评价、当“学生”时要去除娇、骄二气、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当“小老师”时又要细心倾听、观察别人的演奏并作出“指导”,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正起着对“小老师”自己的督促作用,除了能享受弹奏小曲的快乐,还增加了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弹四手甚至六手联弹的“过瘾”机会,感受合作中旋律、和声、节奏等的种种美感,学会边弹边倾听别人演奏的“本领”。

四、由集体课方式所创造出的学习环境、气氛、内容,并配合启发式、研讨式等“民主”教学手段的运用,对于提高小朋友的参予及竞争意识,培养观察力、听辩力、理解力、创造力、想象力、记忆力……都十分有益。亦可称作“综合音乐才能教学法”。

幼儿钢琴集体课的适应对象、组合方式、学习期限、课时安排、上课程序与课堂组织等方面作扼要说明集体课的适应对象及组合方式:

任何年龄段的初学者均可采用集体课入门方式,幼儿集体课则适合于4至7岁的初学儿童。教师需通过观察比较,尽量将年龄、条件、能力相近的小朋友结合为一组上课,切不可随便编奏成组。对于经初步考察已显示较高音乐天赋的幼儿,或与他人相比条件及基础较差的小朋友,若遇不到相应情况的“伴侣”,应纳如个别教学之中。

在国外,钢琴集体课教室通常比较宽大、可放置数台钢琴,有多数音乐教具和现代化的视听设备,教师可同时指导较多的学生。在我国,教师授课条件较差,现代化教学设施也不全,因此宜采取2至4人的小集体课组合方式。由于学习中“步调较整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最初的分组,可在进一步观察中视学生进步的不同情况作调整。

幼儿钢琴集体课的学习期限

及课时安排:

幼儿钢琴集体课的学习期限并无一个绝对的限定,这往往与教师对集体课小组教学计划的总体设计有关,也受到小朋友个体差异变更速度快慢的制约。一般认为半年以上,3年之内都适宜。当完成车尔尼599练习曲的程度,进入到中级阶段的学习时,似乎更适于上个别课,完全可以继续一块学琴,这在国外称为“伴侣”式学琴方式。集体课的课时长短与小朋友的年龄、人数与程度等诸因素有关,若是年龄小、人数少、程度浅则可稍短,反之则需适当延长。一般在40至60分钟为宜。每周1节课,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分两次上。

钢琴集体课的上课程序

1

开始上课

开始上课时教师和小朋友应面对面站好互致问候,然后教师简短地询问一周来小朋友的练习情况及日常表现,家长也可以主动插话告之孩子的点滴进步或问题,以便教师及时鼓励或纠正。

2

回上周布置的作业

回课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总用一样的模式回课回稍显单调,减少吸引力。例如采取下边的回课方式


1、教师从基本练习、复习的乐曲、新布置的乐曲中各抽查一条了解小朋友的练习情况。

2、 小朋友及家长自选出本周练习得最出色及“最头疼”的乐曲,以便相互学习及帮助。

3、小朋友轮流弹完全部作业,教师带领大家讲评并抽查其中最好或最有问题的乐曲供“民主研讨”,好在哪儿、问题又出在哪儿,等等。

4、小朋友互当“小老师”,彼此抽查作业,加强同龄人之间的督促与竞争。

5、选出一条有代表性的主要作品,小朋友轮流弹奏并“共同讨论”个人的优缺点,取长补短,弄懂弄透之后回去再加复习。

6、某些基本功、乐曲可采取在钢琴上移高移低音域弹奏的方法,以便2位甚至3位小朋友同时弹奏,这时训练听觉、熟悉键盘及相互间的协调合作十分有益。

3

讲述及布置新作业

新作业即要数量合理、又须难易适度。尽量照顾到即有代表进度的主要作业,也常有提高兴趣及培养读谱能力、合作能力的浅易小曲和联弹曲等。基本功、练习曲、乐曲“三条线”也力求搭配好。以下几点通常应注意到:

1、讲述一种新课题,特别是关系到一种新弹奏方法时,一定要反复示范、细细分析、将深将透,并争取让小朋友当场实践,及时发现问题。

2、布置新作业时要说明该曲的练习目的及步骤,以及主要注意事项(诸如性质、奏法、指法难点的练习方法……)。

3、“铃木教学法”十分强调听觉模仿在音乐入门教学中的重大意义,因此,教师对新作业的示范演奏非常重要,准确而生动的示范可以从听觉、视觉上加深小朋友对乐曲的总体印象,产生对新作业的练习欲望,减少一部分练习困难。但也不一定每首作业均示范,有时反而有意放手让小朋友自己独立读谱,促其多动脑筋、提高视奏能力。

4

适时地插入奥尔夫教学法

综合性教学内容

在集体课上课程序中,可针对幼儿心理与生理特点适时插入动静结合、提高兴致、寓教于乐的综合性音乐教学内容。例如:结合钢琴小曲中的歌词师生一起有表情地歌唱、跟随进行曲的节奏“一、二、一”迈动整齐的步伐,欣赏一首优美或活泼的乐曲时,可以用碰铃、沙锤打出相应的节拍、节奏或利用身体的动作来感受音乐的情绪及脉博(国外亦称作“体态律动”)。此外,为调动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将听音、认谱、打节奏等均列入“比赛”项目。实践证明,凡是在钢琴入门阶段结合综合性音乐教学内容进行启蒙的幼儿,各种浅能比单一教学方式更容易发觉出来。不过,每节课中插入的内容不可过多,以免影响中心课题的完成。若有条件开设音乐基础课,则部分综合性音乐教学内容可调入专门课中。

5

结束上课

下课前,小朋友需和教师一起进行课堂小结,即使肯定进步与指出不足之处。上课积极主动、当“小老师”当的特别好、弹奏某首乐曲非常出色等均可提出表扬,予以某种方式的鼓励,如在乐谱或家长笔记本加盖“小火箭”、“卡通小人”类的印章,给稍有不足之处的小朋友盖上“缺一个翅膀”的火箭或“半个”卡通小人。别看这些印章小,他们在小朋友的心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最后互动再见。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