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钢琴启蒙的自问自答

再则,弹奏这些基本练习,会对加强手指力度、提高跑动速度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因此,想要学好钢琴,音阶、和弦、琶音是一定要练习的。

Q:我的孩子学琴已两年了,看到同阶段学琴的其他孩子都在弹音阶、和弦、琶音,可是我们的老师从来不布置,请问这有关系吗?练习这些有什么用处?

A:如果孩子要把钢琴坚持学下去的话,就应该开始加上音阶、和弦、琶音的练习了。这就像数学中的九九乘法表,非常实用而且是必须要学会的。因为每首乐曲都是由各个调式组合成的,弹奏各调式基本练习,将有助于感受调式色彩,熟悉调式音阶,并对今后的演奏和理解乐曲产生积极的作用。再则,弹奏这些基本练习,会对加强手指力度、提高跑动速度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因此,想要学好钢琴,音阶、和弦、琶音是一定要练习的。

Q:老师让我的孩子开始学习音阶了,请问市面上有专门这类的教材吗?能否推荐一两套优秀的?

A:市场上有不少类似这方面的工具书,推荐几本在业内反响较好的供参考选购:

1、《钢琴音阶、和弦与琶音》(大音符版)(中)任辽苏  王庆 编  上海音乐出版社

2、《初级钢琴音阶和弦琶音》(中)熊道儿 编  上海音乐出版社

3、《音阶与琶音》(中)陈庆峰 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

Q:最近老是要求孩子每天跟着节拍器练琴,我觉得这样是否太过于机械了?请问这样的方法对吗?

A:能够经常用到节拍器是好事,一是它能帮助练琴者培养好的节奏感,二来也能经常检测练琴者速度的快慢和均匀程度。我发现有很多学琴者家里的节拍器是个摆设,几乎从来不用。而您的孩子最近被要求在用,可能是老师发现他的节奏不太稳或想要加强他的节奏感觉。等练习一个阶段后达到老师的要求了,自然就不需要每天用,我认为老师的要求没有什么问题。

Q:老师上课时,经常要孩子大声的数拍,并要求回家练习时也要这样。请问这样的方法好吗?对孩子的学琴有影响吗?

A:孩子刚开始学琴时,经常大声的数拍是很正常的,因为这样能培养他们养成较为规范和正确的节奏概念,不用担心,这对其今后的学琴也没有不良的影响。等练习到一个阶段后,可改成轻轻的数拍,直至最后在心里默默地数拍。

Q:我的孩子在家练琴时老坐不住,一会要求喝水,一会又要上厕所,请问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

A:您所说的这些情况是一般琴童都会有的通病,非常正常,不用过多的担心。这就像经常使用电脑工作的人,时间长了做些缓解疲劳的活动而已。如果一定要说解决办法,那就是不要限定孩子每次练琴时间的长短,要提高效率。和孩子商量好,只要达到每天的练习要求,哪怕就一刻钟,就可让他结束当天的练琴。这能使孩子养成专心致志的良好练琴习惯,既可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又能取得较高的练琴效率。

Q:老师在给孩子布置作业时,练习曲经常都是挑着弹,请问这样对吗?是否需要按照顺序逐条弹奏?为什么?



A:一般来说,孩子能坚持学习钢琴的话,需要练习很多作曲家、钢琴家的作品,而那浩如烟海的钢琴作品可能一辈子都弹不完。钢琴的练习曲教材特别多,而且它还不像我们的中小学课本,每册书的前后次序和难易程度都有科学的安排和循序渐进的规律。像钢琴教材中车尔尼等人的练习曲,有许多就非常雷同、而且类型也差不多。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通常会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来挑选和搭配相应的练习曲。因此没有必要按照教材顺序逐条弹奏。

Q:老师上课布置作业时,要求每个曲子都要背奏,孩子经常做不到,请问这个要求对吗?是否每个琴童都会有这样的要求?

A:对于这个问题,在钢琴教师中有很多的分歧,并不是每个教师对琴童都有这样的要求。个人认为,如果是业余学习钢琴,每首乐曲都要求背奏,似乎没有这个必要。这一方面加重了孩子学琴的压力和负担,二来会打击孩子学琴的积极性。但在以下情况下,是一定要背谱弹奏的:

一、准备参加各类钢琴比赛和要上台表演的乐曲。

二、要参加考级的基本练习和三首乐曲。

三、自己喜欢的保留曲目。

Q:请问弹奏乐曲时一定要按照铺面上的指法要求吗?有时谱上的指法用起来不太舒服,按照自己的指法弹奏可以吗?

A:尽量按照谱面上所标的指法弹奏。因为在谱子上标注指法的多数是经典的乐谱或教材,是经历了各代音乐大师一两百年的积累和修订保留下来的,不但合理,而且有它的科学性。特别在我国,正规的钢琴教师在指法方面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而相比较美国的业余钢琴学习,教师对指法的要求就显得比较宽松,不介意学生有时按照自己的指法弹奏。当然,我们在具体弹奏乐曲时,因个人手形不同,难免会碰到有指法不合适的地方,有时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不必那么刻板。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