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不同阶段的绘画特点

大师更多是成人的理性世界,有了更多的阅历,但是心也有了更多的束缚,一般可以依靠技法和思考来完成绘画。而儿童的世界是纯真的,天马行空的,更多的是依靠直觉和丰富的想象力来绘画。10-13岁拟写实期儿童绘画从自发的艺术活动过渡到理性活动,注意比例、明暗、透视等,试图精准地表现事物,自我批评能力增强。

毕加索说:“我能用很短的时间就画的像一位大师,却要用一生去学习画的像一个儿童。”大师更多是成人的理性世界,有了更多的阅历,但是心也有了更多的束缚,一般可以依靠技法和思考来完成绘画。而儿童的世界是纯真的,天马行空的,更多的是依靠直觉和丰富的想象力来绘画。 如果你的孩子喜欢画画,请阅读下文。如果你的孩子不喜欢画画,请认真阅读下文。

1-2岁 无目的涂鸦涂鸦的真正主角是手,大脑只是配角。用手抓笔,以肩为轴,画出一下点。用手抓笔,以肘为轴,画出一些左右往返的线。用手抓笔,再到手腕,画出一些上下往返的线和螺旋形状。正确地认识到手的重要性,能更好地认识到手对涂鸦的意义。

2-3岁 有控制涂鸦(命名涂鸦)孩子能熟练地走和跑,手被释放出来。大拇指和食指的指尖能够闭合进行“捏”这个动作,能一边看纸一边动手画。因为有了眼和手的配合,伴随着口头语言能表达简单词汇(电视机、沙发)而不只是叠声词(饭饭、喵喵等),绘画与口头语言开始结合,让原本无意义的涂鸦,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将图形与身边对象进行拉郎配,追求认同感。

3-4岁 有计划涂鸦出现闭合图形。在动手画画之前,已经提前计划好要表现的主题,想好了涂鸦行为要传达的信息。当涂鸦成为一种表达情感和思考的活动形式后,涂鸦时代就基本宣告结束了,绘画开始产生。孩子进入有指代意义的符号、日常的形象印象、对世界万物的感知和口头语言解释共同组成的象征阶段。我们可以从情感、故事、形象、审美等方面去促进儿童运用艺术进行表达了。

4-5岁 象征期(符号期、罗列期……)语言:口头语言能力得到发展,开始探索语言、概念、形象的关系,印象促使绘画产生。对象:认为万物有灵。色彩:会与实物固有色产生关联,但更多凭感情用色。空间:没有空间次序,无空间关系。对“动”的表现:头足人像、头、眼睛、嘴巴、四肢。对“静”的忽视:眉毛、头发、鼻子、耳朵。

5-6岁 图式前期(符号期、想象期……)游戏:对游戏最专注和倾心的阶段,画画是最喜欢选择的游戏方式之一。自我:以自我为中心,为表示自己的感觉,常夸张重要,忽略次要。重复:重复画喜欢的对象,画得还基本一样。人物:逐渐增加人体其他部分。色彩:会与实物固有色产生关联,但更多凭借感情用色。空间:主次构图,偶尔有明确空间关系,会转动画纸完成画面。故事:内心丰富多彩,画面叙事性增强。

图式期(6-8岁)(概念化期、主观表现期……)特点:重复画喜欢的对象、但注意装饰区别;会以省略或夸张改变符号,来表现某种经验;会因重复得到装饰效果。人物:有明确的人物概念及表现,无一定比例,视情绪而定。色彩:注意用色与实物的关系,但回应情绪改变固定颜色。空间:以地基线表现空间;画面形象无重叠关系,但有明确的空间次序;主观经验表现、展开式、平面与垂直混合表现、X光透视画,不同时间事件同时表现。

8-10岁 写实萌芽期此时期的绘画表现开始脱离了几何线条的程式化图式,转向自然描绘,出现了透视,能表现重叠形式,线条更具现实性。

10-13岁 拟写实期儿童绘画从自发的艺术活动过渡到理性活动,注意比例、明暗、透视等,试图精准地表现事物,自我批评能力增强。

每个阶段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 各位家长们可以根据您孩子的年龄来对号入座,这样就能知道自己的孩子处于哪一个绘画阶段。

当然这些规律是普遍性的,针对的是大部分孩子的绘画阶段,不包括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在众多儿童中,某一时期的发展,有的早一些,有的晚一些,有的在某一方面的天赋更好些,这个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家长与教师要跟据孩子的年龄阶段特点,抓住不同的黄金期来辅导孩子的绘画方向,千万不要做拔苗助长的事。

每当孩子们下课之后拿着自己的作品给家长看的时候,应该更多的倾听他们的画面内容,画面内容拥有许多纯真美好,记录着快乐的童年童真?当读懂了孩子的作品,适时的给予鼓励,对孩子学习绘画有莫大的帮助!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