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宝贝选择兴趣班,如何培养宝贝的才艺

美术是一种素质训练,是任何人都可以学习的艺术。学美术对锻炼孩子的形象思维能力和促进脑部发育极其有益。孩子只要对此有兴趣,都可以学,并从中受益。从身边这些儿童成长的实例中可以看到,画画作为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在孩子成长过程的重要性。儿童的认知能力大多依靠形象思维获得。

常有家长拿着孩子的画问老师,孩子是否是学画的“料”。美术是一种素质训练,是任何人都可以学习的艺术。学美术对锻炼孩子的形象思维能力和促进脑部发育极其有益。孩子只要对此有兴趣,都可以学,并从中受益。

学绘画不是为了当画家

实际上,幼儿时期画得相当出色的孩子,长大后真正成为美术工作者的并不多。但是,很多医生、建筑师、科学家的成才之路却和儿时学画画有着密切的联系。

有两个学生,现在都已经大学毕业了,一个学文,一个学医。

有一次,学习文科的学生遇见老师说:“老师,虽然我后来没有从事与美术有关工作,但美术对我的帮助真不小。记得中学时,我们班开设立体几何课程,班里的好多同学拿着立体几何图形就是看不明白,而我看看就知道它要说明的问题……还有,因为我学习过绘画,单位的环境布置、画册宣传都让我参与,很得领导赏识。”

学医的女生则告诉老师,“小时候学画画太有用啦!绘画要求整体观察,我从小做作文就从中得到启发,不管多短的文章,我都能写得完整;做数学题时,我能从数学公式里看到形象,帮助我理解概念。”

从身边这些儿童成长的实例中可以看到,画画作为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在孩子成长过程的重要性。基础美术教育对儿童来说,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人才发展中的一项必修科目。

幼儿学画应以培养兴趣为主

不少父母发现孩子爱涂涂画画以后,很想挖掘下孩子的绘画天赋,于是赶紧去报个兴趣班,每天陪着孩子画,过一阵子又想着最好再考个级,为以后的升学增加“筹码”。与家长意愿相左的是,一些孩子在接受培训之后,画画的兴趣却一天天减少,出现这样的现象与家长们急于求成的心态有很大关系。

美术是一门需要系统和耐心学习的艺术,不能简单地回答学习多长时间就可以学好。对于幼儿来说,家长最应该做的还是培养孩子绘画兴趣,而不是生硬地要求孩子画好一样东西、掌握一项绘画技能。

这就要求家长在孩子学画的过程中,了解儿童画,了解孩子,多多交流多多鼓励。为孩子选择一位合适的教师同样重要。幼儿学画,千万不要找那种天天挂幅范画要孩子临摹下来的教师,那太扼杀孩子的兴趣和创造力了。

让孩子从小学绘画有好处?

发展儿童感知能力

画画主要通过视觉和触觉感受进行,

感觉是人发展认识的前提,

儿童的认知能力大多依靠形象思维获得。

因此,发展感官,促进智力发展是画画不可替代的优势。

培养丰富的情感

情感是学习的动力,

画画有利于儿童情感宣泄,

使身心发展得到平衡。

同时,美育又能陶冶情操,

使儿童情感境界得到升华。艺术能使人充实和完美。



培养创造意识

创新意识和能力

是未来社会的人应具备的最重要的心理品质,

画画通过创作来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力,

周密的思考与计划能力,独特、流畅与变通能力。

发展思维能力

儿童通过观察进行的视觉思维,

是儿童早期的思维活动,

他们通过创造视觉符号表现认识,

发展智慧,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促进逻辑思维发展。

艺术活动可以激发多种感知和思维方式。

促进个性发展

没有个性就没有真正的艺术创造。

美术创造活动体现个体的自身价值,

培养自尊、自律、合作动机和自我激励的品质,

培养自主意识和主动精神。

提高运用媒材、技术进行实践活动的能力

画画以动手操作为特征,

新的媒材、技术不仅容易引起兴趣,

而且可以培养探索学习的习惯和尝试解决问题的新的可能和途径。

培养丰厚的文化修养

通过欣赏活动开拓文化视野,

了解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文化发展,

了解艺术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学习分析、综合和评价的思维技能,

提高审美感受力和判断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画画是一种综合性教育,

它通过感性与理性,动脑与动手、艺术和科技、

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等方方面面,

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