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制作美术教案过程

风筝是我国一种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发明了风筝。教师为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结合本园的美工特色教学,重新设计了《制作风筝》这一美工活动。在风筝上设计绘画对称图案,用线条装饰风筝,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美工活动:制作风筝

设计意图:

风筝是我国一种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发明了风筝。时至今日,风筝以它优美的造型、鲜艳的色泽、在空中盘旋的舞姿,深深吸引了大人和孩子的心。每到春天来临、阳光明媚时,在户外都可以看到家长带着孩子在放风筝。看到风筝,孩子们都很好奇,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风筝为什么会飞呢?风筝是怎样飞上天的呢?风筝是用什么做的?为什么风筝不一样呢?……

教师为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结合本园的美工特色教学,重新设计了《制作风筝》这一美工活动。让孩子既体验到合作创作的乐趣,从而发展了动手能力。又能在看看说说、做做玩玩中了解有关风筝的更多知识,感受到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美,激发其民族情感以及对精神文化产品的兴趣!

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1、了解风筝的由来和感知风筝的对称美,萌发民族自豪感。

2、学习用不同的线条做花纹,装饰风筝,完成风筝的制作。

3、体验合作创作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难点

在风筝上设计绘画对称图案,用线条装饰风筝,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造型和颜色的风筝,布置“风筝展览会”。

2、风筝课件,已制作好的风筝样品一个。

3、风筝套装人手一件,水粉颜料、水粉笔、分类盒、胶棒、线绳若干。

活动过程:

1

1、通过猜谜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请大家猜个谜语:“天上一只鸟,用线拴得牢,不怕大风吹,就怕细雨飘。”是什么呢?(风筝)

分析:教师以神秘的语气让幼儿猜谜。调动了幼儿的好奇心,一下子将幼儿带到了情境当中。

2

2、欣赏风筝,感受风筝的对称美。

①欣赏各种不同造型的风筝。

⑴师:老师将你们带来的风筝布置了一个风筝展览会,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分析:这么多色彩鲜艳、造型各异的风筝经过精心挑选布置,产生了强烈的视觉效果,幼儿的创作兴趣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

⑵师:你看到有什么风筝?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分析:提问具体,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在回答时很踊跃,都想把自己看到的说出来。通过这个环节,幼儿欣赏了各种各样的风筝,为下面的设计风筝图案做了铺垫工作!

⑶自由讨论

②感知风筝的对称美。

⑴出示蝴蝶风筝,引导幼儿感受风筝对称图案的特点。

师:小朋友们,我们来看这个蝴蝶风筝。它的左右两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⑵观察其余风筝。

⑶教师小结。

分析:在引导幼儿感受风筝对称美的时候,教师选取最具代表性的蝴蝶风筝,有利于幼儿在教师一步步引导下发现“对称”。再请幼儿观察其余风筝,知道“对称”是所有风筝的共同特点。整个环节中幼儿积极参与,投入活动,体现了良好的师幼互动!

3

3、播放风筝课件,了解风筝的由来,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①观看风筝课件。

师:你们知道风筝是怎么来的吗?由谁发明的?老师准备了几幅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发明了风筝。

[2]最初的风筝是人类模仿鸟的样子做的,叫做鸢或鹞。

[3]到了唐朝叫风筝。

[4]莱特兄弟根据风筝升高原理,发明了飞机。

[5]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的大厅挂着中国风筝,在它旁边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6]每年4月20日到25日,国际风筝节在中国潍坊举行,潍坊被称为“鸢都”。


②组织幼儿讨论。

师:这些图片中都说了些什么?看过后,你有什么感受?

分析:由于电视画面的直观效果,加上画面清晰,再配以简洁的配乐说明,让幼儿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幼儿争先恐后说出感受,话语间洋溢出民族自豪感。

③教师总结。

分析:加深巩固幼儿的民族意识,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4

4、设计制作风筝,体验小组合作创作的乐趣。

①学习在风筝上进行水粉画,并用线绳装饰风筝。

⑴出示已制作好的风筝样品。

师:这个风筝和我们在店里买的风筝有什么什么不一样?我的风筝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上面的图案呢?

⑵播放风筝制作的课件,学习风筝制作的方法。

[1]在风筝面上绘画对称的图案和花纹。

[2]用水粉绘色,留出一些图案的花纹。

[3]用线绳装饰图案和花纹。

分析:通过教师讲解,图片说明,幼儿很快掌握了风筝的制作方法,并且跃跃欲试!

②调动幼儿创作的积极性,激发创作欲望。

师:风筝这么美丽,想不想自己也做一个?今天我们就来小组合作共同制作一个风筝。现在请每一组小朋友讨论一下,你们要画一个什么图案?怎么分工?

分析:在幼儿动手制作之前,先让幼儿想一想要设计一个什么图案,这是基于大班幼儿正从直觉形象思维向抽象路基思维过度来考虑的。心中有画,纸上才有画,避免了盲目下笔。同时,让幼儿自己协商、分工,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

③讲解制作要求。

分析:在创作前,教师就对称的要求、颜料操作习惯、线绳装饰的特点、画面的大小等几个需要注意的方面做了强调。这些对幼儿是否能成功制作出一个风筝都是很重要的。

④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

5、分组展示作品,请幼儿相互欣赏、交流。

分析:在展示作品时,看到自己制作完成的风筝,一个个脸上洋溢着快乐、自信的笑容,充分体验到了创作、合作的乐趣。

活动延伸:到室外放飞风筝,体验制作后的成功的乐趣!

活动分析与反思

在这一手工活动中,有个新的操作重点,那就是对称图案。要求在空白的风筝上创作出自己喜欢的图案,于是在创作对称图案前,先让幼儿充分感受风筝的对称美,并且在操作前、操作中加强指导。从幼儿展示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幼儿掌握较好,让幼儿有一种强烈的满足感和自豪感,同时发挥了他们的创造力。

在过去的美工活动中,幼儿已充分了解线绳贴画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因此在后面的操作过程中,幼儿大胆进行线绳贴画装饰,使作品更富层次感和多样性,并充分锻炼了手指肌肉,发展了幼儿的抽象思维。

除了提高幼儿的美术欣赏能力和美术技巧外,在活动中还有一个教学重点,那就是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使其初步产生爱祖国的情感!于是在活动的第四部分,精心筛选了一部分关于风筝的图片制作成课件,让幼儿观看并讨论,了解风筝的由来、历史等,从幼儿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初步有了民族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我抓住这一教育机会,在有关传统文化的教学活动中,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美,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同时,在活动中我还注重让幼儿畅所欲言,如在欣赏各种不同造型的风筝时,老师问:“你看到什么风筝?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每一个幼儿都有想说的欲望,于是设计了自由谈论这一环节,让幼儿有足够说的空间。在这样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美术欣赏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他们在畅所欲言中得到的启发,都会在后面的制作中体现出来,让人觉得妙趣横生!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