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音乐歌唱活动的教学策略

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不断的发展以及在教学中有了更多的想法和引导幼儿学唱的方法,可以说幼儿@音乐歌唱也有了更深的研究,从而更突出了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游戏性、活动性、综合性等特点。当然,歌唱的教学方法有很多,需要我们不断的创新和探索,在“有效”的策略的引领下,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

【摘 要】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不断的发展以及在教学中有了更多的想法和引导幼儿学唱的方法,可以说幼儿@音乐歌唱也有了更深的研究,从而更突出了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游戏性、活动性、综合性等特点。多元的歌唱教学方法,使原本枯燥无味的歌唱活动变得更有趣,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丰富幼儿对音乐感情。当然,歌唱的教学方法有很多,需要我们不断的创新和探索,在“有效”的策略的引领下,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因此现在的家庭,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音乐,甚至有些家长从怀胎时就已经有对音乐方面的胎教,从而幼儿都对音乐有着非常浓厚的感情,特别是有些幼儿在有音乐的基础下,都会唱起歌,所以歌唱是文学与音乐的结合体,能加深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也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关键词】音乐 歌唱教学 注重教学策略 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213-02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主要包括歌唱活动,韵律活动,打击乐器演奏和欣赏四个方面,其中歌唱活动是最多的教育形式,它是指用嗓音来演唱有旋律,有歌词的歌曲以及节奏朗诵,唱名游戏等。幼儿要想学会歌曲,必须理解歌词,熟悉旋律,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尤其对于一些歌词比较难记的歌曲,及时有效的引导更是幼儿歌唱活动成功的关键。那么教师如何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使孩子们用心、用情,主动地积极地投入到歌唱活动中,自然地唱出动听的歌声?这成为我们研究的问题,下面就谈谈本人在教学活动中的一些感受。

一、歌唱活动中的指导策略。

(一)运用图、指偶的方式提示策略。

该策略就是教师出示与歌曲有关活动的图画,通过先听音乐的方式,再出示图,引导幼儿仔细听歌曲,说出歌曲中的内容,理解歌词,老师在运用手偶的方式一步步的让幼儿进行理解歌词,在奥尔夫歌曲《小乌龟》,我在活动中先运用了听音乐的方式,再出示图以及手偶来帮助幼儿理解,通过幼儿先听到看图再到手偶与图的配合,在运用一些打节奏来理解这首歌。让幼儿理解歌曲,通过幼儿一边唱,一边看图,如果忘歌词的话,图还可以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

(二)手指游戏迁移策略。

该策略就是指幼儿把自己已有经验迁移到现在的活动中,例如:歌唱游戏活动“两只小鸟”,从一只手迁移到另一只手,让幼儿通过手指迁移的游戏,提升孩子对歌曲的兴趣。

(三)运用动作,让孩子记忆歌曲,爱上唱歌。

反复跟唱、学一句唱一句……等传统单调的歌唱方式会磨灭幼儿对唱歌的兴趣,在活动中利用动作表演的方式来吸引幼儿学唱歌曲,例如歌曲《小乌龟》让幼儿通过想象,知道小乌龟是怎么爬的,结合歌曲的内容以及在动作上幼儿自己创编,哪怕是幼儿的“乱舞”那也是幼儿自己记忆歌词。歌唱歌曲的一种的经验,所以在动作上,教师尽量不要局限幼儿的创编动作想象。《头发肩膀膝盖脚》让幼儿通过歌词的内容去触碰身体相应的部位,将动作与歌曲相结合,通过动作潜移默化的让幼儿熟悉歌词内容,从而自然跟随音乐旋律歌唱。

(四)发声导入。

发声练习在幼儿歌唱教学中起到主导地位,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发声练习有很多种,问候式的、节奏式等等,可以用不同形式进行发声,从发声中让幼儿更快的进入歌唱部分,因此教学中的发声练习是很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的。例如打节奏的发声练习:

X X X — X X X — X X X— X X X—

(师)小朋友 你好吗 (幼)王老师 我很好

例如:妈妈在做家务的时候,我们引导孩子进行仔细的倾听,

拖地板的时候则发出长的2/4拍节奏:

×-×-×-×-

沙 沙 沙 沙

衣服在搓衣板上发出短而急促的4/4拍节奏 :

× × × ×× × × ×

擦 擦 擦 擦 擦 擦 擦 擦

在我们的自然界中,也存在着许多节奏不同的信息,如风声:呼DDD 蚝舁DDD蚶咨:轰 隆 隆 - 轰 隆 隆 - 雨声:滴 滴 嗒 嗒 滴 滴 嗒 嗒

使幼儿自然的进入了学习歌曲的状态。

(五)以情景导入。

在大部分的歌曲中,老师们会根据幼儿的喜好进行一些有趣的导入,比如利用情景的导入,孩子们的活跃性会更强一些,当然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我们会在歌词内容的反应中选用一些稍微简单且又有情景和事件的歌曲,这样孩子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例如:歌曲《数鸭子》、《我有一双勤劳的手》。中班的歌唱活动《小小蛋儿把门开》,在活动前可以给孩子准备了许多蛋壳玩具,还在蛋壳上画上眼睛、嘴巴等活泼可爱的蛋宝宝形象,孩子们马上就对蛋宝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歌表演活动开始部分,利用多媒体大屏幕为幼儿展现出了小小蛋儿破壳而出的动态画面,并配上了动听的歌曲,使孩子能很快地融入氛围之中,有利于孩子们对歌词的理解。

(六)以故事的形式导入。

孩子们最喜欢故事了,而有些故事往往它都带有一些有趣的故事在里面,当一些歌曲比较难理解的时候,老师可以利用歌词来创编一些故事,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幼儿理解歌曲,另外,孩子也喜欢故事,所以也可以让孩子更快的掌握歌曲,学习歌曲,理解歌曲,并用自己的形式表现歌曲。《鱼儿的梦》是一首优美而又舒缓的三拍子的歌曲,旋律舒缓、歌词简单、贴近幼儿生活却充满着温馨的爱,歌曲中小鱼这个角色又是幼儿非常熟悉,喜爱的小动物,通过故事导入和游戏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熟悉旋律,感受歌曲中鱼妈妈和小鱼之间的爱,这种关爱更能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更进一步感受歌曲中所要传达的含义。


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歌唱教材。

在歌曲内容的选择上,不仅要考虑幼儿的兴趣,还要从幼儿的生理特点出发,考虑到歌曲是否适合该年龄段的幼儿演唱”。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参考:

(一)在歌曲上旋律要优美、活泼的、给幼儿感觉一听到就有那种想唱的感觉,但是在音域上最好以中央c_始的一个八度为宜,不能过宽,否则会损伤孩子稚嫩的声带。

(二)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学习特点选取一些孩子们有趣的歌曲,提升幼儿对学习歌曲的兴趣。

(三)根据幼儿的特点,选一些具有表情的歌曲,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每一个音乐作品都有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目的是为了抒发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无限热爱。所以,我们教学时,就应把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充分的表现出来。针对这一点,我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注意从情感入手,引导幼儿对音乐作品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培养了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对音乐的表现力。例如:小班音乐歌曲《表情歌》,是表现各种表情的歌曲。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幼儿体验各种心情的情绪,事先结合情景挂图及幼儿自身实际情况为幼儿讲了故事《回家》。在故事讲完后,我马上播放《表情歌》这首歌曲,让幼儿通过歌曲中学做各种表情的情绪,然后,在学唱这首歌曲时,幼儿自然就能够用真实的表情情绪情感体验来表现歌曲。而且还能够做到表情和声音的统一,使幼儿对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

三、歌唱活动中教师的范唱。

幼儿还没有能力视唱,听唱便成了幼儿学唱歌的唯一途径。因此,教师的范唱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关键的一点是:范唱要以清唱为主。

(一)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教育是发展幼儿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唱歌又是音乐活动中幼儿表达情感的主要形式。在听唱过程中幼儿同样需要和教师进行情感的交流。因此,教师在范唱时就要从幼儿的情感发展特点出发,把幼儿当成亲切的听众,像幼儿一样怀着极大的热情,富有感情地唱幼儿喜欢的歌曲,并带着表情去歌唱歌曲,让幼儿觉得更贴近,缩短与老师与幼儿之间的距离。这就要教师离开琴,走近幼儿,和幼儿面对面地唱歌,把唱歌的技巧、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以亲切的态度充分地表现出来,以感染幼儿,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发展其积极丰富的情感。同时,教师还要激发幼儿学唱的兴趣,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促使幼儿与教师一起唱歌。[小

(二)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不断的发展以及在教学中有了更多的想法和引导幼儿学唱的方法,可以说幼儿园音乐歌唱也有了更深的研究,从而更突出了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游戏性、活动性、综合性等特点。因此,教师在组织音乐歌唱活动时,随时有可能要带着幼儿边游戏边唱歌,边表演边唱歌,边打击乐器边唱歌,这些都需要教师离开伴奏,自由、自如地更随和的演唱,让幼儿觉得歌唱歌曲是一件非常美妙的学习。

四、幼儿歌唱时的伴奏。

伴奏能增强歌曲的表现力。幼儿唱歌时的伴奏运用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处理。首先是教师范唱要以清唱为主,但这不是绝对的,可以考虑在几次范唱中穿插运用伴奏。范唱中的伴奏要简单,突出主旋律,不能妨碍幼儿听清曲调。其次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唱歌的熟练程度和演唱形式来安排伴奏。对不同年龄的幼儿安排不同的伴奏。如小班幼儿注意易受干扰,感知水平低,音乐的感受力和音准能力弱,为小班幼儿设计的伴奏显然应以旋律伴奏为主,突出歌曲的旋律,以便幼儿感知和模仿。如初学歌曲或唱歌不太熟练时,伴奏应以旋律为主,甚至可不用伴奏。在根据不同的演唱形式运用伴奏时,除了要考虑伴奏的复杂程度外,还要十分注意伴奏的音量控制,再次是伴奏的运用应考虑幼儿的个别差异。如有些孩子音准能力强,节奏感等音乐感受里发展较好,伴奏时的和声运用可适宜加强;有些孩子音准能力弱,伴奏则应突出旋律。

总之,多元的歌唱教学方法,使原本枯燥无味的歌唱活动变得更有趣,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丰富幼儿对音乐感情。当然,歌唱的教学方法有很多,需要我们不断的创新和探索,在“有效”的策略的引领下,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