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在相互交流中成长

语言是知识的载体,幼儿学好语言并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既能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又能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口语表达能力,进一步促进幼儿和谐、健康、全面的发展。在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幼儿:在集体面前不愿说或不敢说,这也是多数幼儿普遍的心理。《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了,给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支持、鼓励他们参与交流活动。

语言是知识的载体,幼儿学好语言并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既能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又能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口语表达能力,进一步促进幼儿和谐、健康、全面的发展。

在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幼儿:在集体面前不愿说或不敢说,这也是多数幼儿普遍的心理。《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了,给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支持、鼓励他们参与交流活动。有了支持和鼓励,使幼儿因有人愿意和自己交谈、听自己说话而感到愉快,从而提高了幼儿谈话的信心和能力,使孩子的潜能被充分挖掘。

一、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交流对象

家长是孩子最新的交流对象。由于社会竞争激烈,有些孩子的父母只顾自己的忙忙碌碌,而忽略了与孩子的交流。还有些家长认为,和孩子在一起玩是毫无意义的消磨时间。我班就有这样一位幼儿的家长,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却因在家里疏于与孩子交流使孩子养成了孤独、不爱说话、内向的性格,给整个家庭造成了痛苦和不安。于是教师与家长共同协商,家长要尽可能为孩子创造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在闲暇时多带孩子到公园、小区的绿地或亲戚朋友家去玩,鼓励孩子不断适应新环境,多与他人交往。另外,家长还可以在孩子过生日的时候,邀请在幼儿园或亲戚朋友家的孩子到家里来玩,同时也要允许孩子到别人家做客,多给孩子创造结交小伙伴的机会,家长不要因为孩子们在一起时,由于吵闹影响自己的生活而生气,因而拒绝让孩子的小伙伴到家里来玩。家长要对来家里的小伙伴表现出:热情、温和,用和蔼的态度对待他们,这时如果自己的孩子表现的不是破坏性的举动,就不要在众人面前批评他,也不要制止或干涉他们的游戏,尽量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和谐、自由自主的交往环境。教师同时也在游戏中多给孩子创造参与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与孩子交谈,引导幼儿说话并与同伴进行交往,因为孩子在游戏中,他们可以学习合作、互助、轮流、分享,学习怎样与他人共同生活。慢慢的孩子有了笑脸,爱讲话了,愿意敞开心扉与我们交谈了,看到家长和孩子脸上的笑容,作为教师的我感到很欣慰,并从中体验到交谈能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为了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在我班我都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抽出点时间陪陪孩子,与孩子说说话、谈谈心,也让孩子把心里的话讲给爸爸、妈妈听,家长对孩子的谈话作出积极的应答,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这样成长着的孩子是快乐的,成长着的父母也是快乐的。

二、教师的正确引导,促进幼儿之间相互交流

1、利用游戏促进幼儿的交往

在我班我们教师给幼儿创设了一个能使他们积极应答的环境,鼓励幼儿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幼儿有话就说,为幼儿提供多层次、趣味性多样化的谈话材料,吸引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把语言学习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小组、个别、集体、游戏及自由活动的优势,激发幼儿谈话和说话的兴趣。如我班的时秋晨小朋友,刚来幼儿园时不知道问候教师,不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也不与其他小朋友交流,只是默默地坐着,当家长来接时也不主动与教师说“再见”,针对这种情况,我就引导她从说一句话开始,当家长来接前,我组织幼儿来玩“买衣服”的游戏,我说:“卖衣服啦。”幼儿看到是自己的衣服时就说:“我买,我买。”幼儿只有说话清楚、声音洪亮,才能买到自己的衣服。在这个游戏中,时秋晨小朋友看到别人都买到了衣服,这时她也说出了第一句话:“我买,我买。”虽然她的声音很小,但是我却很高兴,因为她能根据游戏的规则说出了这句话,并且是她自己主动说出的,看到她自己买到了衣服,她自己也高兴地笑了,在家长来接时我奖给她一朵小红花,鼓励她给教师说再见,只见她轻轻的说:“老师再见。”虽然只是一句有礼貌地再见,在我听来却是那么的悦耳,那么的好听,她能主动给老师说话了,这就是进步。

2、树立自信心,提高交往的艺术

幼儿的自信心是在学习、生活中不断受到肯定或获得成功而培养起来的,有了自信孩子才会和别人正常的交往。我班有个小女孩,长的漂亮、可爱,可她较任性,只听别人表扬她的话,在外面很少与别人说话,很不和群。在家时她就一直缠着父母听她唱歌,无论父母多忙她都要求父母陪着她玩,自己很少自己玩,使她的父母晚上根本无法看书、学习。于是父母找到了老师,请老师帮助纠正,我们认为,只有肯定她的成绩,多给她掌声与微笑,学会与同伴进行交往,再引导她做个懂事,但不影响父母的好孩子。于是在玩角色游戏时,我特意将她引导到小剧院组,她在“小舞台”上大声唱,她的伙伴们在旁给她伴舞,她的声音特别宏亮,表情也很自然,演唱结束后我和“观众们”一起给她鼓掌,在讲评时,称赞她唱歌自然大方,小朋友都爱听,并希望她有好听的歌时,要唱给小朋友听,同时再引导她做听爸爸妈妈话的好孩子。几个星期后,小女孩的妈妈高兴的说:“佳佳变得非常懂事了,会倒垃圾,愿学绘画,背儿歌了,当我们忙时,她就自己玩,有时还请邻居家的小伙伴一起玩。”当然在幼儿园她表现的更好,学会了关心体弱的小朋友。她的进步,可以说就是从不自信到树立起自信心逐步有所提高的,玩角色游戏可以使那些平时胆小、内向、羞涩的孩子树立自信,敢于参与各种活动,并能够大胆的和其他幼儿进行交流。

3、多给幼儿创造机会,促进幼儿的交往

为了使每一名幼儿都有所发展,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给幼儿准备了贴绒卡片、学具看图讲述的图片,让又利用课余时间自由的拼贴、组合,然后说一句完整的话或者编一个短小的故事,讲给同伴或老师听,每天有一段时间让幼儿互相讲述或到前面来讲述自己感到有趣的事情,在活动中教师及时梳理谈话内容,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及微小的进步,促进孩子在活动中不断构建新的经验。只要孩子能说的就让孩子说,让孩子拥有表达的机会,从而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三、教给孩子一些交往的技巧

孩子之间有种天然的亲和力,他们喜欢在一起游戏,但在游戏中,却常常会出现各自游戏、互不干扰的局面,或相互攻击、争抢玩具的现象,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孩子年龄小,缺乏社会交往经验造成的。针对这种现象,我认为教给孩子一些相互交往的技巧是必要得。首先,教师应引导幼儿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在游戏中,引导幼儿使用礼貌用语,有的幼儿去娃娃家做客时,会主动的敲门,娃娃家的小主人呢,往往也是热情的款待“你好,请坐,请吃水果”。到小商店里买东西时,“售货员”应有礼貌的说:“你好,请问要点什么”?“顾客”询问时,幼儿也是认真的回答,“顾客”走时,还不忘说一声:“请拿好,欢迎下次再来”。通过游戏,使幼儿体验到礼貌用语给人带来的愉快,当踩到别人时,会说:“对不起”,慢慢的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了主动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然后,我再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协商,会处理同伴之间的矛盾。小朋友们将自己的玩具、画书拿到幼儿园来,和班内的幼儿一起交换着看,交换着玩,并和好朋友互相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一个故事、故事里的谁?幼儿在说的过程中,同伴之间就有了交流,这时,我又让小朋友说一说自己带来得画书都给谁看了?你有没有玩别人的玩具?自己的好朋友是谁?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慢慢的,小朋友学会和别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并有了好朋友。所以说孩子的进步离不开教师适当的引导。再经过老师正确的引导,幼儿都能正确大胆的使用礼貌用语。

在一次又一次的交流活动中,教师不仅为幼儿积累了谈话的经验,更让幼儿感受到了其中的乐趣,孩子们畅所欲言、条理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并得到认可,使幼儿获得了成功感和满足感。有了成功的喜悦,孩子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只有给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氛围,提供交流的机会,这些聪明、可爱的孩子们才会在相互交流中,活泼、健康地成长。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