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从“学会”到“会学”

“尝试教学理论”提倡“先练后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主张培养幼儿“试一试”的精神,激发幼儿想一想,让幼儿从“学会”到“会学”。“学会”到“会学”仅仅是两个字颠倒,但其内涵却大不一样。只有“会学”了,交给他们学习的钥匙;才能“学会”,打开科学知识大门;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在教育改革逐趋深入的今天,幼儿教育也以其特有的姿色在改革的浪潮中翻起层层波澜,邱学华先生创导的尝试教学理论也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并且收益非浅。“尝试教学理论”提倡“先练后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主张培养幼儿“试一试”的精神,激发幼儿想一想,让幼儿从“学会”到“会学”。

“学会”到“会学”仅仅是两个字颠倒,但其内涵却大不一样。“学会”着眼于让幼儿学到某些知识,记住某些东西,强调的是“教”的作用?注重教育结果;而“会学”则相反,它重视幼儿认识过程的发展,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向幼儿传授掌握问题的方法,养成幼儿主动探索、动手操作的习惯等,它突出了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同时“学会”是目的,而“会学”则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和方法。只有“会学”了,交给他们学习的钥匙;才能“学会”,打开科学知识大门;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一、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是打开幼儿学习内部动机的金钥匙,是打开幼儿变“学会”为“会学”的前提条件。

如:在《东西放在水里会怎样》的科学活动中,老师准备了积木、弹子、回形针、盐、木块……多种玩具材料,让幼儿操作、尝试,自己来发现规律口这种有趣的实验提供了一种尝试的环境、尝试的气氛,幼儿在情绪高涨的气氛中认识事物、发现规律,他们会激动地叫起来:“为什么这么大的木块不沉下去呢?”“盐呢?哈哈,盐没有了,融化了”。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根据尝试精神,采用各种尝试活动来激发幼儿无限高涨地兴趣一一通过运用生动、直观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解决教学中的难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活动来改变枯燥的传授教学,提高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通过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来使他们产生再次活动的兴趣……,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

“会学”体现在注重向幼儿传授掌握问题的方法上在教育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教会幼儿正确的学习方法使非常重要的。如:在语言的看图讲述活动中,教师首先就要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幼儿根据由近到远、由主到次的规则来进行观察:图上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哪些人?推测他们在干什么?引导幼儿顺着故事发生、发展的线索来连贯进行讲述。再如:在组织“比较粗细”的数学活动中,先让幼儿尝试自己比较粗细?孩子们想出了很多方法:可以目测、可以用铅笔量、用积木量、用绳子量……,教师在引导他们掌握测量规则后,孩子们在兴致勃勃的根据自己的想法运用正确的测量方法来进行尝试活动,获取知识,使幼儿真正作到变“学会”到“会学”。

三、重视幼儿动手操作

我深刻地认识到:尝试教学渗透于教学活动中是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掌握知识,是孩子们变“学会”到“会学”地一个关键性环节。如:在音乐节奏活动“好玩的扑克牌”中,教师先出示扑克牌引起幼儿地学习兴趣,在引导幼儿掌握游戏规则、会玩这个游戏后,再让幼儿听着音乐尝试自己动手来摆放扑克牌,并且根据扑克牌不同地摆放玩出各种不同的节奏,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从一个人玩到同伴之间玩;从小组玩到四组一起玩;从空手玩到拿乐器玩……这不说明了孩子们“会学”到“学会”了吗?

我们这一代都处在世纪之交,而孩子们则是新世纪的希望和将来,肩负着我们社会进步、祖国繁荣的重任。现在我们处处提倡素质教育,让孩子们从“学会”到“会学”就是把素质教育的观念转变为可操作的教育实践的具体表现。通过幼儿的尝试活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使幼儿的潜能获得充分发展,为今后的学校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奥特曼效应
下一篇:让幼儿学会交流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