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种活动形式,满足幼儿发展需要

《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合理运用集体、小组、个别等多种形式,为每个儿童提供充分活动的条件。良好的活动组织形式是达成教育目标的重要因素。

管弄新村幼儿园   朱勤

《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合理运用集体、小组、个别等多种形式,为每个儿童提供充分活动的条件。

良好的活动组织形式是达成教育目标的重要因素。教师在组织教育活动时不能用统整划一的方式去指挥进行,一定要根据活动的内容和孩子的学习需要灵活合理运用各种形式组织教育活动,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与条件。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有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化学习。教师对各种活动组织形式的特点、目的功能和教育作用都要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合理恰当地安排一日活动和课程实施,才能更有效地利用时间和空间,提高幼儿学习的有效性,并使幼儿自然地投入到各种活动之中,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我园在幼儿的集体、小组和个别化学习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探索,现在我们就以正在进行的主题活动“在秋天里”——秋天的大树为例,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实践的一些心得:

主题活动“在秋天里”——秋天的大树

主题目标:

1、观察秋天中植物的变化,感知秋天的季节特征。

2、尝试用比较、观察、排序、分类等方法初步发现事物之间关系。

3、愿意尝试使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提升想象力、动手能力及欣赏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教育活动的内容:

围绕着这三个主题目标,根据新参考用书、幼儿实际水平,选择相应的活动内容:

1。集体活动:捡落叶、落叶、小树叶、在苹果树下、树叶的PARTY

2、小组及个别学习:树叶拓印、我画的树叶、树叶制作、树叶项链、树叶的故事、树叶分类……。

教育活动的组织:

一、发挥集体教育功能,提高教育的效率

什么是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是集中全班幼儿一起整体学习的形

式。集体活动是贯穿整体学习活动的一条线,通过集体的分享与讨论,引发幼儿学习探索的动机,并帮助幼儿建立及整合一定的经验与概念,以便在小组或个别活动中继续延伸。

例一:秋天的树叶

在一次远足活动中,孩子们发现树上的叶子落下来了,,公园里的路上、草地上都飘满了落叶,孩子们还发现有的树叶是绿色的,而有的树叶却变黄了,咦,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了让孩子们初步感知秋天的特征,激发幼儿共同参与的兴趣,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我们设计开展了“秋天的树叶”的活动,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目标:

1.感知秋天树叶的变化。

2.乐意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

活动价值:在集体的氛围中交流分享,直接体验欢乐的情绪。

幼儿表现:

远足活动结束以后,孩子们的情绪还是非常兴奋,当老师问到:“我们去远足活动的时候,你们发现了什么?”的时候,孩子们纷纷举起了小手,“老师,我发现风一吹树叶就掉下来了。”“老师,我发现树叶变黄了。”“老师,我发现有的叶子有点黄,也有点绿。”“老师,我知道秋天来了。”“老师、老师……”孩子们高兴地说着自己的发现,瞧,他们是多么得意,多么自豪……

当孩子们诉说着自己的发现的同时,也有孩子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有的孩子问:“有的树上的树叶为什么还是绿的?““有的树叶为什么会变黄的?”“有的树上有果子,有的为什么没有?”“叶子的形状为什么不一样”“……。。”

活动成效: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知道秋天来了,集体活动使孩子们分享了他人的经验,并引发了新的问题,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秋天的兴趣。

除分享交流活动适合采用集体活动形式以外,还有类似于以听、感受为主的音乐活动、文学作品欣赏等,比较适合用集体的方式进行因为这类活动既需要有集体活动氛围,又不会因为人数多而受到影响。

例二:树叶的PARTY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目标:

1、能情绪饱满地随音乐进行有节奏的表演,体验表演的乐趣。

2、能根据树叶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比较。

活动价值:整合已有经验,创造相互感染的学习氛围。

幼儿表现:

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小树叶们开起了欢乐的PATTY。孩子们随意地找到了自己的朋友,跟着音乐有节奏的舞动着,脸上洋溢的都是快乐。

在第二次表演之前,老师提出了一个要求:“你可以找一片和你有相同的小树叶做你的朋友。”于是孩子们忙活开了:有的孩子在找和他的树叶名字一样的小树叶、有的孩子在找和他颜色一样的小树叶,也有的孩子在找和他大小一样的小树叶……并且兴奋地告诉大家:我们都是大树叶、我们都是黄树叶、我们都是梧桐树叶……

当音乐再次响起的时候,孩子们采用了同伴的经验,用不同与第二次的方法找到了不同得朋友,并且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感受着音乐、表现着音乐……

活动成效: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到了共同表演的乐趣,并且在找好朋友的过程中,尝试了把同伴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经验,把个体化的经验转化为集体的经验。

二、尊重幼儿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开展小组合作及个别化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合作伙伴是儿童可以自己选择的,或在探索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可能是要探索一个共同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是为了完成一项共同的目标而组成的一个团体。个别化学习是指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儿童的个性化学习方式,承认每一个儿童的思维状态,在一定的时段、范围内选择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去解决各自面临的问题。

例三:我想用树叶做什么

我们和孩子共同收集了各种各样的树叶,并设计了问题情景“我想用树叶做什么”。考虑到幼儿在活动中的体验不同,获得的经验不同,继续探索的兴趣也不同,当老师提供了各种材料之后,孩子们所表现的方式也不同。

活动形式:小组、个别

活动目标:

1、愿意尝试使用树叶等材料进行简单的创作。

2、体验和同伴共同创作的乐趣,学习合作与分享。

活动价值:提供幼儿个体发展的空间,满足同伴合作的需求。

幼儿表现:

在活动中,幼儿三三两两,自由结伴,有的用树叶在进行拓印;有的用树叶做成了树叶项链;有的幼儿用树叶进行描画;有的幼儿用树叶进行拼贴画、有的幼儿在优美的散文背景音乐下表演……孩子们在探索中感受乐趣,在创造中体验着成功。

活动成效:在活动中,部分孩子满足了个体发展的需求,按自己的方式自主的进行探究,而更多的孩子是在合作、交谈、借鉴,相互学习和帮助中,提高了交往、合作、沟通的能力。

在实践中,我们认为:各种活动形式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应该要交替结合、有机联系,满足幼儿完整学习的需要。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索集体、小组和个别学习方式的价值,合理运用、优化组合,真正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以上只是我们在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浅见,希望大家指正。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