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孩子一把通向成功之门的钥匙―兴趣

兴趣是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者爱好某种活动的一种强烈的倾向。他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人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活动中发生、发展起来的。需要的对象也就是兴趣的对象。兴趣是幼儿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为幼儿打造这把钥匙,让他们走向成功、体验快乐。

何谓兴趣?兴趣是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者爱好某种活动的一种强烈的倾向。他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人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活动中发生、发展起来的。需要的对象也就是兴趣的对象。正是由于人们对于某些事物产生需要,才会对这些事物发生兴趣。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和从事活动的心理因素。

兴趣在幼儿的学习和一切活动中起着动力作用。兴趣是引起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幼儿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主动地去探究它。兴趣使幼儿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对认识过程产生积极的影响。兴趣是幼儿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为幼儿打造这把钥匙,让他们走向成功、体验快乐。

一、细致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育活动的选择应注重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只有选择了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作为教育的内容,幼儿才有可能全身心地投入,才有可能丰富经验、拓展视野。为了了解孩子们的兴趣所在,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必须细致观察每一个幼儿,倾听他们的心声,走进他们的世界,真正成为孩子们活动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1、关注中倾听孩子的心声。

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每天与我们朝夕相处。他们与每一个成人一样有着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渴望,自己的追求。只有以尊重为前提、以信任为基础,给他们以无微不至地关注,才能真正读懂这些幼小的心灵,了解他们的心声,知道他们的兴趣所在。

春游那天,我们带着孩子参观了蓝印花布艺术馆,孩子们看到琳琅满目的各种蓝印花布制品,不断地发出阵阵惊叹声。有的说:“好漂亮呀!”有的说:“瞧那小兔子,多可爱!”还有的说:“还有小伞和扇子呢,真好看!”孩子们情不自禁地想去摸摸那些精致的蓝印花布制品。从他们的眼神中我读到了他们对蓝印花布的喜爱,对蓝印花布的兴趣。于是我便把“蓝印花布”这一值得南通人骄傲的特产引进了我们班,孩子们在兴趣的牵引下积极地投入活动,开展了“蓝印花布制品展览会”,设计了“蓝印花布图案”,进行了“蓝印花布服装表演”等一系列活动。孩子们完全陶醉于自己的创造之中,享受着成功带来的快乐。

2、互动中走进孩子的世界。

孩子是活动的主人,他们有主动活动的权利和自由。在愉快的游戏情境中,孩子们可以大胆地探索、发现、交流、互动,无限地施展他们最天真、最烂漫、最活泼、最可爱的天性。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始终保持一颗像孩子一样清澈、纯真的童心,和他们一起体验成功、感悟失败,成为他们的游戏伙伴,那么我们在孩子的眼里会变得更加可亲、可爱、可信、可赖,真正地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世界。

区域活动时,我加入了“建构屋”小朋友们的活动,和他们一起设计公园、高楼、马路。游戏中,我发现孩子们对那些玩具汽车似乎特别感兴趣,在自己搭建的马路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玩具汽车。有些孩子还能象模象样地说出些有关车的门道。经过一番讨论,我和孩子们决定搞一次汽车总动员,由孩子们自己收集喜欢的汽车。活动中,他们一会儿是介绍汽车的推销员,一会儿是驾驶汽车的小司机,一会儿又变成了一个个辩论小高手,极力维护自己所爱的那款车……孩子们围绕自己感兴趣的汽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他们主动地参与、大胆地探索、快乐地享受。

二、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著名的情境教育家李吉林老师经过数十年的潜心研究,认为:“情境教育利用移情作用,形成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且在加深情感体验中陶冶情操。概括地说,儿童从关注,产生对教育教学内容的积极的态度倾向,到激起热烈的情绪投入教学活动;然后,自己的情感不由自主地移入教学情境的相关对象上;随着情境的延续,儿童的情感逐步加深,最终情感弥散渗透到儿童内心世界的各个方面,作为相对稳定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逐渐内化,融入儿童的个性之中。”由此不难发现,优化的教育情境可以将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帮助幼儿自主地、投入地参与活动,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中秋之际,我们围绕“月儿笑”这一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在开展“小小月饼设计师”的活动时,活动之前我创设了一个“月饼商店”的游戏情境。活动的一开始我便以月饼商店的经理的身份出现在孩子们面前,并邀请每一位幼儿都来当商店里的小小月饼设计师。生动的游戏情境,富有感染力的言语,一下子将孩子们的活动兴趣激发出来,他们争先恐后地戴起了点心帽,拿起了小画笔,积极地投入到创作中。孩子们设计的月饼各色各样、琳琅满目。有造型独特的小蘑菇月饼;有生动可爱的小蜗牛月饼;有太阳、月亮、星星系列星球月饼;有长方、正方、三角、圆等不同形状的图形月饼;还有小花、蝴蝶、爱心等散发浓浓浪漫气息的温馨月饼……孩子们设计完了月饼之后,我又交给他们一项新任务,那就是为自己设计的月饼做广告、招揽小客人。为了让自己设计的月饼受到大家的青睐,孩子们开始了绞尽脑汁地思考并演说广告词。有的说:“快来买呀,我这里有新鲜的奶油月饼。”有的说:“我的月饼又香又甜,小朋友们快来吃呀,我相信你们吃完以后还会再来买的。”还有的说:“我有刚出炉的月饼,大家快快来呀,你来得早,就买得到,来得晚,就没有了。”经过孩子们的一番争先演说,设计月饼的活动被推向了高潮。

活动中,我以优化的情境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让他们幸福地扮演角色,大胆地进行创造,快乐地与同伴互动。孩子们积极的表现证明了兴趣是他们成功的关键。

三、肯定鼓励巩固幼儿的兴趣。

孩子们的活动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就会表现出无比地兴奋与投入,感受到无比的享受和快乐。但由于幼儿阶段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的情绪是易波动而且不稳定的,尤其是当幼儿面临挫折、困难时,他们对原本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就会失去兴趣,因而巩固幼儿的活动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新学期开始了。孩子们都带来了崭新的油画棒,卢毅也不例外,妈妈给他准备的是一套18色的樱花油画棒,卢毅可喜欢了,从笔带来的那一刻开始就不断地问我,什么时候才开始画画呀,他似乎有点等不及了。看着那可爱的模样,我也和欣慰。终于要用新油画棒画画了,卢毅小脸乐开了花。可是没画多久,卢毅就趴在桌子上不愿画下去了。我一问才知原来是旁边的小姑娘嘲笑卢毅画得不好,卢毅生气了。我拿起卢毅的画仔细看了又看,不由点了点头,这一切都被卢毅看在眼里,聪明的他试探性地问了一句:“老师,你觉得我画得好,对吗?”看着卢毅期盼的目光,我认真地告诉他:“毅儿,老师看了你今天画的画特别高兴,因为你的进步可大了。”我拉着卢毅坐到我身边,又接着告诉卢毅:“不过小朋友说的也有道理,瞧,你涂颜色的时候有点粗心,所以画面看起来很脏,如果你再细心一点老师相信你会画得更棒,你说对吗?”卢毅听了开开心心地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当我在卢毅的画上仔细地印上五颗星的最高奖励时,卢毅对绘画的兴趣又恢复了。

幼儿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期的教育是孩子终身教育的基础。也许我们现在努力地去了解、去激发、去巩固孩子们处于萌芽阶段的兴趣,并不能看到一个个成功的歌唱家、画家、科学家的诞生,但是我们已经在这些幼小的心里埋下了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我相信只要希望在、兴趣在,我们有理由去憧憬自己培育的小苗苗茁壮成长的一天。于是,我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送孩子一把通向成功之门的钥匙——兴趣。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