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帮孩子圆谎

我们班的龙龙小朋友今年才四岁,他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我知道龙龙根本没有去过动物园,但他坚持说自己去过,而且还说是跟爸爸妈妈一起去的,还给我们描述了老虎、狮子、大象等许多的动物,讲得还头头是道。每当我遇到这些情况,我并不戳穿孩子的谎言,而是会帮助孩子圆谎。

案例描述:

我们班的龙龙小朋友今年才四岁,他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当老师夸奖某个小朋友的新衣服漂亮时,他就会马上跑过来说:“老师,老师,我的也是新衣服,也很漂亮的!”(其实他穿的并不是新衣服);又有一次,老师问小朋友们去过动物园吗?我知道龙龙根本没有去过动物园,但他坚持说自己去过,而且还说是跟爸爸妈妈一起去的,还给我们描述了老虎、狮子、大象等许多的动物,讲得还头头是道。

每当我遇到这些情况,我并不戳穿孩子的谎言,而是会帮助孩子圆谎。我会说:“是吗?你的衣服也很漂亮,是谁给你买的?”“是吗?你跟爸爸妈妈去动物园玩了。你看到了什么呀?玩的开心吗?下次带老师去好吗?”然后,龙龙就会表现出一副很自豪的样子,又给我们讲了一大堆去动物园的趣事。接着,其他孩子也你一句我一句的议论开了,好象在开研讨会一样。

案例分析:

我们可以从此案例中看出,帮助孩子圆谎比戳穿孩子谎言更为有效。我们可以分析如下:

一、从发育上来考虑:

小班四岁的孩子会将幻想的世界和现实世界混合起来。他们会想象自己和天上的星星说话,会和地上的小草聊天,甚至想象自己飞到天上去和外星人做好朋友。这种将事物看成有生命的行为叫做“万物有灵论”,是发育过程中会有的自然现象,甚至还会扩展孩子独特的意识思维,也就是说这和大人式撒谎有本质的区别。如龙龙小朋友就是把现实生活和幻想混淆起来了。他幻想自己跟爸爸妈妈一起去动物园玩,而且希望能看到自己喜欢的动物。他还幻想去给老虎喂东西吃,和老虎亲一亲、抱一抱,和它做好朋友。在我们大人眼中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但在孩子心中却想象成真实的事了。

这也可以说是谎话的空想,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自然消失的。若到了小学三、四年级还会说这样的话,那时才需要担心。

二、从孩子的性格和行为方式来考虑:

万物有灵论是发育过程任何人都会有的一般现象,但若在现实生活中大人处理不当,则会对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产生影响。

教师若提出超乎孩子年龄的高要求,并要孩子严格遵守,或过分干涉孩子,那么孩子则会渐渐地将自己封闭起来,不再向外表现自己。如果不接受孩子、不认可、不赞扬孩子,则孩子的心就会枯萎,对任何事情都不再积极。如果孩子持续无法进行自我充实,则自我将无从发挥,只有把自己关在游戏的幻想世界里。如我们对龙龙这种行为不赞同,马上责骂他:“你这是在撒谎,你怎么可以撒谎呢?真是个坏孩子。”听老师这么一说,那其他孩子也肯定会责怪龙龙,有的可能会说:“龙龙是个骗子,我才不信他呢。”有的可能会说:“龙龙是个撒谎的坏孩子,我以后再也不跟他玩了。”有的……那可想而知会对龙龙小朋友的心理造成多大的伤害,他可能就会因此失去了同伴的信任,渐渐地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敢与人交往了。相反,若教师认可孩子自己选择的游戏,随着孩子一起感动、一起游戏,那么孩子就会对许多东西感兴趣,激发无穷的好奇心。就像龙龙小朋友经老师这么一说,他觉得老师同意他的看法,他就很高兴,对讲述这样事物更感兴趣了,从而他就滔滔不绝地给我们讲了动物园里的很多趣事。这样又激发起其他孩子的讲述兴趣,从而锻炼了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和培养了孩子的思考、讨论的能力。

有许多自己想做的事、实现后感到满足的经验多的孩子,会活跃地不断探寻游戏的对象,积极地介入朋友中间。这种行为多的孩子,会渐渐不在沉溺于幻想的世界,也不会将幻想和现实混淆了。

三、撒谎的原因来考虑:

教师要正确对待孩子的撒谎行为,首先要了解孩子撒谎的原因。比如,龙龙小朋友他撒谎的原因是因为他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同伴的肯定,有了表扬和肯定这些动力,才会激发起孩子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那我们教师又何必去扑灭他的欲望呢?又比如,教师发现教室里的一个玩具摔坏了,问孩子们是谁摔坏的,孩子们都说不是他,那肯定有一个孩子在撒谎。那这个孩子为什么要撒谎呢?教师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如果教师平时发现孩子犯了错就狠狠地责骂孩子或处罚站壁,那孩子当然害怕,不肯承认了。如果教师在孩子犯了错后,不是急于批评,而是耐心教导,那孩子又何必要撒谎呢?

反思与讨论:

我觉得孩子撒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孩子的谎言巧妙蒙蔽过关时,孩子就会产生侥幸心理,每次犯了错,他都会用谎言来蒙骗,把责任推卸掉,那对他的心理健康成长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所以,我觉得我们教师要学会帮助孩子圆谎。我们应该做到让孩子面对大人时能保持安定的心情,能够放心地表露自己,我们要充分地接纳和承认孩子的行为。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