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群体的教育管理及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建立良好的幼儿群体,是幼儿园心理环境的重要内容,它能促进幼儿个体心理的发展。从群体意义上讲,首先要归属于幼儿园里的班级集体,为此,教师不仅要掌握幼儿的身心发展的规律,还要研究幼儿的群体组织管理问题,努力使群体对其中的每个成员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宝鸡幼儿园     韩梦青

群体是我们社会生活的基础,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群体当中,幼儿也不例外。建立良好的幼儿群体,是幼儿园心理环境的重要内容,它能促进幼儿个体心理的发展。从群体意义上讲,首先要归属于幼儿园里的班级集体,为此,教师不仅要掌握幼儿的身心发展的规律,还要研究幼儿的群体组织管理问题,努力使群体对其中的每个成员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并且,“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促进幼儿主动发展”。那么,如何让幼儿群体生活环境更适合幼儿发展,在充分发挥其潜在教育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幼儿积极主动参与,自我自主管理,从而促进其素质的全面发展呢?

首先,在教师初建班集体时,应坚持正面教育和集体教育的教育态度,创设民主宽松充满平等关爱的气氛,使幼儿个体的才能在集体中得到充分表现,逐渐使每个幼儿产生自信和自主感。教师应注意引导、鼓励和帮助幼儿参加各种活动,并随时肯定、表扬他们的积极性和良好表现,这将会激励他们的主动精神;如果对儿童的活动及活动结果要求过严,指责过多,评价不公正,甚至采取讽刺、挖苦的口吻或不合理的惩罚,必然会挫伤幼儿的心灵,使他们自卑、失去信心,对自己应付周围环境的能力发生怀疑,对自己的行动或自身产生羞怯感,影响幼儿对群体的亲和力,进而影响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其次,建立良好的师与师、师与幼、幼与幼之间的交往关系。现代管理科学认为,人际关系是激励工作群体的不可缺少的社会心理因素。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教师和幼儿都有喜欢交往的倾向,通过交往活动,他们都能使各自的心理愿望和精神需要得到满足。无论是教师之间还是教师与幼儿之间,所有的行为规范和集体准则,无一不是在人际交往与协调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通过富有感情色彩、充满友情的交往方式,消除教师和幼儿之间人际交往的冷漠与紧张,避免“孤独世界”所导致的恶果,无疑对教师和幼儿的心理健康都是有益的。因此,维系良好的师与师、师与幼、幼与幼之间的关系,对幼儿在群体生活中的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另外,教师应掌握和认识幼儿与人交往过程中的各种方式和活动规律,以便针对幼儿的差异,有效地训练他们群体活动能力。同时,教师应成为幼儿人际交往的榜样,因为,在缺乏人际交往互动的环境里,幼儿无法获得人际交往所需相互性和意向能力,无法获得意义感,不能认识关系。教师及时了解幼儿性格特点,主动用合适方式与幼儿沟通,并运用集体的力量纠正幼儿交往过程中的不良倾向,培养幼儿良好的交往品质,让良性交往成为幼儿群体交往品质的主导。

还有,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自由交往机会,促进群体良性发展。从教育者的立场上看,家长希望幼儿能与他人交往,并希望幼儿有较强的交往能力,不愿看到幼儿没有伴儿,也不愿意幼儿孤独。教师更希望每个幼儿都能够与同伴友好相处、互相关心、相互帮助、团结合作。人以群居,物以类分,自由交往可给幼儿更大选择度,许多教师发现,自结游戏伙伴进行时,幼儿更显和谐融洽,活动更现有趣持久。所以,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群体环境资源,为幼儿创设自由交往机会,为幼儿交往开设活动区,使他们在群体环境中树立交往意识,发展交往技能。例如,幼儿在活动区活动时自选游戏内容,自结游戏对象,自定游戏方式,自立游戏规则等。

在幼儿群体管理中,发挥幼儿自我管理作用,是达到良好群体管理效果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幼儿群体中的自我管理能力应包涵以下五个层面:1。自理能力即自我服务与保护能力;2。自我认知能力即自我认识及情绪的调节能力;3。自律能力即自我行为的约束控制能力;4。协调自我与群体关系的能力即与同伴的交往合作能力;5。明辨事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五个层面整合成幼儿群体生活中的自我管理能力,而每个层面间又是随幼儿年龄的增长逐次递增的。年龄越小,层面越低,能力越弱;年龄越大,层面越高,能力越强。作为教师,应准确把握群体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有效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群体生活中显着的幼儿自我管理效果。

那么,如何在群体中有计划有步骤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呢?幼儿不是被动的“被保护者”。首先,教师要尊重幼儿不断增长的独立需要,在保育幼儿的同时,指导他们学习生活自理、自我服务技能,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锻炼自我保护能力。如指导幼儿正确有序地穿脱衣服、折叠衣服,让幼儿随时检查鞋带并学习系好系牢固的方法,会轻轻地吹热汤热水,能挑干净鱼刺……许多需要教师护理照管的生活小节,幼儿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做,决不包办代替,这样的训练,会使幼儿在自己的劳动实践中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自理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将大大促进幼儿在群体中活动的信心。

教幼儿主动大胆表达自身愿望,能较正确说出自己生理、心理的感受,学会在群体中交流调节自己,保持稳定积极的快乐情绪。良好的情绪是幼儿融入群体生活的基础。受天生气质影响:有的幼儿遇事爱生闷气,为一件事会一整天闷闷不乐;有的幼儿十分急躁,动不动摔扔东西或拿同伴发泄;有的幼儿特别脆弱,动不动哭哭啼啼;有的幼儿心思多,老揣度别人……针对不同气质类型,教师引导幼儿认识不良情绪对健康的的影响,引导幼儿主动通过与同伴、老师或父母交流内心感受,让幼儿在群体的交流中化解不良情绪,得以身心满足,情绪愉悦,体会更多群体生活的快乐。

其次,帮助幼儿理解行为规则的必要性,尝试个人制定群体规则,共同遵守。尊重幼儿自身人格,教师把幼儿当成自己工作的第一鉴定者,开展“如果你是老师”、“假如没有规则”等探讨活动,师幼换位,让幼儿明白群体与个体的关系,知道个体必须遵守群体规则才能人人快乐,没有群体规则就没有个体公平等道理;组织“你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老师听你们指挥”“你需要老师怎样做”等机动活动,了解幼儿需求,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及形式,共同制定活动要求,约定群体规则,参与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幼儿内在需求得以满足,自我建立的规则就更容易内化为自身真正的行为,达到制定规则个体参与,遵守规则群体响应,个人与群体和谐统一的良好效果。

建立良好一日常规,培养幼儿自我检查,减少不必要的教师管理行为。常规是群体生活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幼儿有适度而良好的常规,群体会呈现出活而不乱、收放自如的管理效果;而过度的常规要求,则会使群体出现毫无活力、死气沉沉的状态。作为教师,应把握所带幼儿群体年龄特点,制定宽松适度的常规。在常规培养过程中,放手让幼儿自己相互督促检查,让幼儿轮流当一日活动不同环节中的常规“小督察”“小领导”,在活动中幼儿既要检查别人,自己也要以身作则,常规意识和常规行为会明显的提高。教师在对群体的安排指导中,会让常规逐步建立于每位幼儿行动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常规的整体性同步提高,会让幼儿更喜欢在群体和谐交往中友好合作,在友好合作中共同进步。

帮助幼儿树立“我的问题我来想,我的困难我解决;同伴有事我能帮,更替老师想办法”的意识,培养幼儿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琐屑平常的一日生活难免有司空见惯、鸡毛蒜皮的小事情重复发生。针对群体中常出现的问题,定期组织幼儿集体大讨论,“没带本子怎么办”“铅笔丢了以后”“有人搞破坏”“碰倒别人了”“撒了饭以后”……把问题交给幼儿,让幼儿自己想,幼儿在你一言我一语中逐渐明白事理,不断澄清是非,并用不同的标准衡量和校正自身行为,许多看似烦心的小事情在幼儿认识提高以后就会自然平静的不了了之。针对个别幼儿出现的矛盾、冲突,让他们先自己用规则去分析并试图合理解决,然后全体幼儿展开讨论,对不同的问题在商讨中达成共识。经过引导,幼儿分析解决自身及同伴问题的能力会普遍提高,当类似事情发生时,许多需要老师插手的问题在静观与等待中幼儿就会很好地解决,让人人参与群体管理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长期的有意识培养,会使得幼儿普遍认识你快乐,我快乐,大家一起多快乐;你帮我,我帮你,我需要你你需要我,暖融融的集体中有人关心有人爱护,幼儿获得了被尊重,被保护,被需要的成就感,则更深感受自我在群体中的价值。幼儿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提高,减少了教师许多重复性工作,大大解放了教师的手脚,教师也就更有精力与体力投身于益于幼儿发展的活动,使群体生活更为有益、有序,群体智慧群体受益,促进幼儿全面整体性发展。

幼儿园班级性的群体生活环境,是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最重要的心理环境,而群体生活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与之紧密相连,班级性的群体教育管理与群体中幼儿的自我管理有效结合会发挥显着教育效果,从事幼儿园班级工作的教师都值得好好探讨研究。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