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园早操活动的科学组织

幼儿爱游戏、爱活动,尤其喜爱户外的游戏活动。然而,当今多数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很少,普遍缺乏锻炼。很多幼儿园只侧重于小小游戏,形式上很热闹,效果却不高。因此,让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快快乐乐的接受锻炼,就显得异常重要。下学期进入春夏季,天气转暖,幼儿动作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可以发挥教师创造性,编排各类轻器械操。

浅析幼儿园早操活动的科学组织

幼儿爱游戏、爱活动,尤其喜爱户外的游戏活动。然而,当今多数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很少,普遍缺乏锻炼。很多幼儿园只侧重于小小游戏,形式上很热闹,效果却不高。因此,让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快快乐乐的接受锻炼,就显得异常重要。

一、合理安排户外活动形式,提高户外活动质量

合理安排户外活动形式,提高户外活动的质量,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基础。精心选择内容,选择适合不同年龄幼儿的体育活动。如:跳跃区的袋鼠跳、助跑跳、跳格子、跳绳等,这些都比较质朴、活泼,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游戏主题,生成新的体育游戏内容,使户外体育活动如鱼得水。确定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提供器材,并在运用幼儿园现有体育器材的基础上自制适用的体育器材,如纸球、沙包、毽子、拉力器等器械。在组织幼儿活动时,注意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形式要生动活泼,富有启发性、趣味性,以有效激发幼儿的锻炼兴趣进一步增强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主动参与性增强幼儿体质。

二、选择多样活动器材。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选择丰富多样的器材,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因时为幼儿选择合适的体育器材,激发幼儿的体育兴趣,促进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同时,通过运动游戏,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敏性,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等良好品质。体育器材主要有:(1)跳跃区:袋鼠跳、助跑跳、跳格子、跳绳等;(2)走跑区:跨栏、乌龟鞋、过平衡木、绕障碍跑、赶小猪、滚铁环、大鞋小鞋、挑水等;(3)钻爬区:车轮滚滚、爬爬车、毛毛虫爬等;(4)益智区、攀爬区、投掷区等区域中投放的适合幼儿年龄特点自制体育器械。这些体育器材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创新性、多元化、多玩性的特点,适合幼儿每天的体育游戏活动。

在器材的使用上,一是根据目标选择。通过使用器材达到锻炼目的并完成目标。如周目标的一项内容为练习孩子的平衡性,教师选择内容有走跑区的跨栏、乌龟鞋、过平衡木、绕障碍跑、赶小猪等等,通过科学合理、系统的安排,较好地完成周目标,达到锻炼的效果。二是根据材料特征选择。幼儿习惯选择轻便、灵巧、既能一物多玩又能满足其多种多样需要的材料;对于幼儿喜欢的活动材料要投放足够的数量,已免发生争抢的现象;提高活动材料的娱乐性和趣味性。三是根据季节的影响选择。在春夏季提供活动量小利于孩子运动的的材料,如过平衡木、绕障碍跑、赶小猪、袋鼠跳、助跑跳、车轮滚滚等;秋冬季应多提供运动量大、活动强度大的材料,如爬爬车、毛毛虫爬、乌龟鞋、跳格子、跳绳、挑水等。

三、幼儿教师参与其中,做到师生同练共乐

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近出版的《神经病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说:每当参加完体育活动后,儿童学习时会更加集中注意力,而且学习成绩也会更好。这些体育活动包括体育课、课间活动以及放学后的体育运动等。为了解参加体《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健康领域“内容与要求”的第5条明确指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早操活动是幼儿园在早晨开展的、以基本体操为主要内容的一种体育活动,是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日活动的重要环节。它既能使幼儿的身体较快地进入兴奋状态,增强机体活力,又能促进幼儿养成乐于锻炼的良好习惯,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如何科学有效地组织早操活动,发挥早操活动在幼儿园应有的作用,是我们学前教育工作者不断研究、探讨的重要内容。

早操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幼儿园早操通常采用列队队形——基本操节——放松活动的结构形式。早操的组织形式一般分为集体列队法和分散列队法。集体列队法是以级部为单位,各班分别在指定地点集合,按统一音乐做相同的动作。这种形式场面宏大,整个级部动作整齐划一,浑然一体,富有较强的表现力,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利于教师的组织和幼儿的学习。分散列队法即幼儿听到早操音乐后,从各自的教室快活地跑向操场,在欢快的音乐节奏下边歌边舞,寻找自己的做操位置,自然地形成做操队形,并在相同音乐的伴奏下以班级为单位分别做不同的动作。这种形式灵活多样,生动活泼,适用于中班的下学期和大班孩子,在幼儿动作协调性、灵活性得到进一步发展时组织,能较好地调动教师创编动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为幼儿提供充分的自主创造空间。

早操的编排和音乐选择

幼儿园早操的编排和音乐选择应基于幼儿的身心特点,遵循早操活动量上升——稳定——下降的一般规律。整个编排要明确锻炼的目的,有整体的构思,同时还要考虑音乐在整个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织作用。

(一)早操动作的编排

1.早操开始部分的编排

早操开始部分一般安排运动量较小的内容,让幼儿的身体、心率及其他各项生理指标由相对静止的状态逐渐进入运动状态,运动量也逐渐上升。传统的队列队形变换形式因幼儿年龄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小班幼儿因运动协调性和方向感较差,一般采用沿着圆圈一个跟着一个走的形式,最后,幼儿面向圈里,间距均匀地站在圆圈上。中班幼儿动作协调性增强,有了一定的方向感,一般是在走、跑交替的基础上进行切断分队走,最后形成四路或六路纵队。这需要教师提前安排各路纵队的排头,要求幼儿听指令或看教师手势分队。大班幼儿动作协调性、反应能力和方向感进一步得到发展,一般进行左右分队走。这对幼儿的有意注意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


教师也可在常规早操队列队形编排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采用横队入场、多面入场、十字交叉走等形式,改变单调、传统的准备动作形式,让幼儿产生浓厚的兴趣,或者辅以有趣的游戏,提高幼儿参与早操活动的积极性。

2.早操基本部分的编排

基本部分阶段,运动量达到了一定强度并保持一段时间,此阶段的基本操节是早操的主干部分。编排动作要考虑幼儿身体各系统尚处在发育阶段,尽量均衡地选择身体各部分的动作练习,做到动作难易适中,合理搭配,让幼儿身体各部分肌肉、器官、各系统得到均衡发展。操节动作一般是按照头部、上肢、腰部、下肢、全身的顺序进行设计。上学期处在秋冬季,一般编排徒手进行的动物模仿操、武术操等。下学期进入春夏季,天气转暖,幼儿动作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可以发挥教师创造性,编排各类轻器械操。轻器械操的器械既可选用现成的呼啦圈、哑铃、球、风车等常规器械,也可鼓励教师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自制铃棍、彩罐、彩绳等体育器械,巧妙运用各种轻器械的特点,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提高幼儿参与早操的兴趣,达到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目的。

3.早操放松部分的编排

早操放松、结束部分。运动量逐渐下降,一般安排一些比较柔和、放松的动作,对身体各部分肌肉、器官、各系统进行有效调节。可以采用“游戏化”和“趣味化”的方式,从动作、表情、情境入手,编排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游戏,也可以做动作舒缓的舞蹈组合进行放松整理,使幼儿的心率、脉搏由运动状态逐渐恢复、过渡到基础状态,让幼儿在轻松自然、开心快乐的环境中体验早操带来的身心愉悦。早操结束时,教师可以观察幼儿,如幼儿面色稍红、呼吸加快并有少量出汗等现象,说明基本达到了运动量的要求。一般而言,上学期处于秋冬季节,最后的游戏活动可设计以增加幼儿活动量为主的跑跳类游戏,如接力跑、蛇形跑、单双脚交替行进跳,也可进行动感十足的搏击操;下学期处于春夏季节,最后的游戏活动一般设计放松幼儿身心的游戏活动,尽量使幼儿身体逐步趋于放松状态,如钻山洞、小飞机等运动量较小的游戏活动。

(二)早操音乐的选择

一套编排合理的早操除了设计促进幼儿机体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增进健康的动作之外,还要配以合适的音乐。早操音乐既起到对幼儿运动的组织作用,又发挥艺术熏陶作用。比如大班做的是武术操,那么配以屠洪刚演唱的“中国功夫”歌曲。音乐浑厚、雄壮有力的风格特点,与武术操的风格特点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更显磅礴气势,并使幼儿体验民族精粹,培育爱国之情。早操音乐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主观感受,可选择幼儿熟悉、喜欢、节奏鲜明、曲调简单、能引起幼儿共鸣的乐曲或歌曲,有时也需要跟上“潮流”,如选择幼儿喜爱的动画片中的歌曲或音乐。

在早操的不同阶段。应根据运动量的变化选择不同的音乐,使整个早操音乐浑然天成。准备部分的热身环节可以选择节奏明快、铿锵有力的进行曲,可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和欲望,使幼儿在行走过程中尽快达到热身的目的。基本操节部分可以选择节奏感较强、利于舒展基本动作的音乐,便于幼儿在做操时达到一定的强度和运动量,提高心肺功能。放松环节的游戏音乐可以选择有故事情节、节奏欢快、活泼可爱的曲目,让幼儿体验音乐与动作完美结合的独特魅力;也可以选择轻柔舒缓的音乐,使幼儿的呼吸得到调整,情绪得到平复,身心得到放松。


早操的科学安排和有效组织

幼儿园早操活动的质量,取决于幼儿园领导思想上的重视和教师行动上的落实。幼儿园对早操活动的科学安排和教师的有效组织是充分发挥早操功能的关键。

(一)早操的科学安排

早操时间的合理安排可有效发挥早操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一般安排在幼儿早饭后30分钟为宜。在室内外温差较小的春秋季和气温较高的夏季,早操可安排在晨间接待、早饭后的第一个环节,让幼儿充分沐浴晨间的阳光,达到锻炼目的。而在气温较低的秋冬季,则可把早操活动安排在室内活动之后,等地面温度升高后再让幼儿出来锻炼。要使幼儿对早操感兴趣、乐于参加,还要充分考虑各类操的特点,将模仿操、韵律操、徒手操、轻器械操等合理科学地进行搭配。徒手操一般用于各年龄段的上学期开展。动作形象、逼真的小动物模仿操有利于调动小班幼儿积极参与其中,变化多端、形神兼备、独具特色的武术操适于大班幼儿,形式多样的轻器械操则适合每个年龄段幼儿下学期开展。

(二)早操的有效组织

在整个早操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可操之过急,每次的时间安排和练习密度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应采用分步练习、个别指导和整体调控相结合的办法,循序渐进地将早操活动的学习有效融入到日常健康教学活动和户外游戏活动中。

在每日的早操活动组织中,教师的积极指导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动作示范要规范、到位;要有必要、及时的语言提示,如在新操刚学会后幼儿还不太熟练时,在动作衔接的当口给予幼儿“小手向上伸”“扭扭小屁股”等提示;还要注意恰如其分地运用手势、眼神以及亲切、温柔的鼓励性评价;特别在小班.教师还要注意不断变换自己的站位和朝向,如站在圆圈上的不同位置,以照顾到不同的幼儿。幼儿熟练掌握早操后,教师可请动作发展较好、音乐节奏感较强的幼儿扮演教师的角色带操,可大大提高幼儿对早操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同样可以扮演幼儿,和幼儿融为一体,全身心地投入到早操活动中去,并在此活动中,对幼儿的动作进行更多、更深入和有针对性的内部指导。

教师带操的服饰也是整个早操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要以便于运动、色彩醒目的运动装和运动鞋为主,为避免视线遮挡,带操时不留披肩发。同时,每次早操前都要注意检查幼儿服装、鞋子,确保幼儿活动安全。

总之,幼儿园早操活动的科学组织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大胆尝试,以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价值,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育活动与集中注意力的关系,研究人员对21名年龄为9岁的学生进行了测试。第一天,研究人员让学生先休息20分钟,然后对他们进行一系列“刺激辨识”测试;第二天,研究人员让学生先在跑道上步行20分钟,然后再进行这项测试。结果发现,如果刚参加完体育活动,学生们在回答问题时会更集中注意力,答案也更准确;而且问题越难,答案的准确率就越高。同时,能更好地分配注意力资源,而不容易受噪音等因素的影响。可见,游戏的过程能使幼儿情绪愉快,潜能得到开发。为此,我们在设计活动时注重融入互动理念,根据幼儿对新奇事物特别感兴趣的特点,提供多样化运动材料,供幼儿自主选择活动,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游戏情境,使得单调无聊的游戏变得有趣而生动,使幼儿达到兴奋情绪、锻炼体能、增强锻炼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总之,将体育器械合理地融入于户外游戏活动中,在运动中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思维灵敏性,就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使孩子们在快乐幸福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