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户外自主活动的初探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自由、自发和自主是游戏的本质特征。”同时每个幼儿都应在自己的水平上,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活动。因此,我们以儿童自身的学习规律和特点为出发点,开展了自主活动,让活动成为幼儿的真游戏。《指南》中还指出,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2小时。

关于户外自主活动的初探

游戏是幼儿在园的主要活动形式,然而以往的游戏中,教师习惯于帮助幼儿创设好游戏环境、准备好游戏材料,甚至设计好游戏主题或内容、规定好游戏规则,幼儿只需进去玩就可以了,幼儿自身学习的愿望和积极性不被重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强调:“自由、自发和自主是游戏的本质特征。”同时每个幼儿都应在自己的水平上,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活动。因此,我们以儿童自身的学习规律和特点为出发点,开展了自主活动,让活动成为幼儿的真游戏。我们创设了开放性的游戏环境,即开放的空间、玩具材料、游戏主题和内容。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内容和主题,分享各区材料,并按照自己的需要和愿望自主布置游戏场地,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主题、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伙伴、活动材料。我们期望把游戏权利还给幼儿,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指南》中还指出,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2小时。为了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同时为了更好地开展户外活动和幼儿自主活动,我们将户外和自主活动相结合开展了户外自主活动,每班每周开展两个上午时段一个多小时的户外自主活动和两个下午时段一个多小时的户外自主活动。

一、户外自主活动中游戏环境和材料的开放性

我们将整个幼儿园的户外场地作为幼儿的游戏场地,提供适合幼儿开展各类游戏的环境及材料,如将水池边的墙面装修成瓷砖墙,提供水粉颜料、型号不同的排笔、多功能画架、记号笔、粉笔、黑板擦、布、小桶、调色盘等,创设适合幼儿创意涂鸦的环境;操场另一侧假山旁,在水池边引出水流,流向水池、沙坑,幼儿便可自由选择材料进行玩沙玩水活动;操场空地上,投放各类低结构材料,场地中间一字排开,不规定这些材料既定的玩法,鼓励幼儿自由选材、自主游戏。材料如大小不同的PT管、乒乓球、罩衣、雨鞋、小铲子、水壶、筷子、树枝、杯子、水瓢、木板、纸砖、漆包线轴、轮胎、铁盒、布包等。幼儿利用这些材料不仅开展了建构游戏,也为角色游戏进行了环境创设,还有组织运动游戏。

有些活动是比较适合在户外开展的,如墙面涂鸦、玩沙玩水、大型建构等。总之,整个户外都是幼儿游戏的场地,我们提供的游戏环境和材料允许幼儿自由结伴选择,并到自己需要的场地去开展自己喜欢的游戏,而教师只需要静静地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并适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户外自主活动中游戏主题和游戏玩伴的开放性

在户外自主活动中,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游戏主题和游戏伙伴,自己商量游戏规则,加强了户外自主活动中游戏主题和游戏伙伴的开放性。下文案例将对幼儿的表现加以呈现。

案例1.我们的家

活动一开始,两个女孩把两块地垫紧挨着铺在地上,并用一些围栏围在四周,创设了一个很大的娃娃家。她们又搬来碗、铁盒、奶粉罐、勺子,并把它们摆在一个角落,有的碗里放了一些从假山上捡来的树叶,有的碗里放了一些从沙坑里挖来的沙子,碗旁边还放了一些从假山上捡来的树枝。她们又从材料篮里取来两个布绒玩具,把它们放在铁盒上创设了娃娃的房间,在娃娃房间的里面放置两个靠枕。幼儿的布置吸引了我,我问她们“这是什么”,她们告诉我是“娃娃的家”。娃娃家布置好后,两个女孩就开始游戏了。抱娃娃、哄娃娃睡着之后,她们就开始煮饭,可煮完饭后她们不知该在哪儿吃饭。于是,她们又商量并选择了材料准备布置餐厅。她们从材料篮里找来四个漆包线轴和两块长木板,将长木板架在漆包线轴上,然后将煮好的“食物”装碗摆在上面。

“娃娃家”吸引了几个男生,男生找她们询问是否可以加入游戏,两个女孩同意了,于是他们就开始商量谁扮演爸爸、谁扮演妈妈、谁扮演孩子等等。当她们把桌上的碗收拾好后,一个男孩以为她们布置的桌子是床就躺了上去,后来女生告之这是餐桌,并引导男生到放靠枕的位置躺下睡觉了。

过了一会儿,两个男生和一个女生要去“上班”,于是留下另一女生在家里照顾娃娃(这些是他们游戏中自己商量定下来的)。之后,男生和女生就拿着交通标志、PT管和树枝去“上班”了。

如果在室内游戏,受空间大小的限制,可能就没法创设足够大的“娃娃家"了。案例中幼儿从假山上捡来树叶和树枝,从沙坑取来沙子作为她们游戏的材料,也只有在户外才可以帮助幼儿实现创意。同时,我们在户外提供了幼儿感兴趣的儿童自行车,这让参与“娃娃家”游戏的幼儿产生更多丰富的联想——两个男生扮演的角色是交通警察,可以和其他活动更好地互动起来。

在这个案例中,幼儿在没有任何教师引导的前提下,自主结伴、自发创设游戏主题,共同商议游戏环境的创设和游戏情节的发展,充分体现了活动中游戏主题和游戏伙伴的开放性。幼儿根据已有经验给“娃娃家”创设了厨房、卧室,在游戏过程中发现没地方吃饭,便创设了餐厅。后来两个原本当交通警察的男生的介入推进了游戏的发展,幼儿间的交往更加密切了,需要商量的事情也更多了。在整个过程中,幼儿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相应提高。


三、户外自主活动中教师指导的开放性

在户外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做到认真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不轻易对某个行为下结论:把握机会倾听幼儿的声音,理解幼儿行为背后真正的原因;不把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强加给幼儿,在对幼儿行为有一定了解的前提下方可对幼儿提供适当的支持。

案例2.房子的畅想

第一次游戏

户外活动时,齐臻觉得天气很热,想用木块建构一个小木屋。他将四周围合好后,开始盖屋顶,他先用木块横着搭在项上,两块木块长度刚好,可当他搭第三块木块时,木块太短了,摆在上面时四周的木块受力不均,围合好的房子就坍塌了。齐臻看起来有点沮丧,我赶紧开导他:“没关系,我们再来一次,刚刚你的房子为什么会塌了呀?”“木块太短了。”“那我们换个方向看看木块长度够不够。”在我的鼓动下,齐臻开始了第二轮的围合搭建。这次他将前两块木块搭好以后,将第三块木块换了一个方向搭建,果然成功了。齐臻兴奋地叫来其他小朋友参观。小木屋建好了,他们好想进小木屋里玩,先尝试将头伸进小木屋里,可是身体怎么也进不去,怕弄坏小木屋,他们只好慢慢地退了回来。接着又尝试双脚先进,可还是失败了。于是,我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呀?”“我们要去小木屋里玩。”“那怎么不进去呀?”“进不去。”“为什么进不去。”“太小了。”“那怎么办?”被我这么一问,他们恍然大悟。齐臻说:“我们把木屋盖大一点儿。”

齐臻在建构小木屋时碰到了盖屋顶的问题,教师引导幼儿换个思路想办法;第二次他探索成功了,可盖出的房子又偏小了,教师再次介入引导幼儿寻找原因。教师的介入不是将问题的解决办法告诉幼儿而是引导幼儿寻找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第二次游戏

经过讨论,齐臻和又鸣换了一种搭建的方法,将漆包线轴当柱子,将长木板架在漆包线轴上,用这种方法搭了三面,接着用短木板架在漆包线轴上搭第四面,然后,再用木板将顸上盖住。这样,既省了木板,房子也搭高了,他们就可以钻到里面去玩了。齐臻和又鸣搭的房子吸引了好几个小朋友,他们都想到房子里去玩。幼儿躲在小木屋里,一会儿从两个漆包线轴之间探出头来说“这是窗户”,一会儿移开顶上的木块,探出头来说“可以敞篷”。除此之外,幼儿没有其他游戏行为了。小木屋建好了,可是小木屋在他们的游戏中的利用率却不高。因此,可以引导幼儿讨论“我们可以在小木屋里做什么”,让幼儿讨论分享。

第三次游戏

今天幼儿一拿到材料就开始搭建小木屋,这一次参与的人数更多了。当他们围合了木屋的三面以后,照样选择用漆包线轴和长木板搭建第四面。很快张宇晨发现,四面都选择一样的材料搭建根本没办法进入小木屋里。他建议道:“我们把这一块放斜一点儿吧。”说着,他就动手将第四面移开了一点儿。慢慢地他们发现第四面为进出小木屋造成不便,因此他们就把第四面给拆了。

小木屋搭建好以后,他们和旁边围合的小朋友商量,一组建厨房,一组建房间。于是,旁边厨房的围合就和小木屋连在了一起。他们一会儿捡来树叶在厨房里煮东西吃,一会儿搬来漆包线轴坐在厨房里吃东西,一会儿又跑到小木屋里用漆包线轴当枕头躺在上面睡觉。我看到他们躺在地上,觉得不卫生,于是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我们在睡觉。”“你们睡在什么地方呢?是睡在床铺上吗?”经我提醒,张宇晨马上想起来应该用木板铺一张床。

经过几次的探索,他们将建构与角色游戏完美地结合起来。他们自由地组合玩伴,自主商量建构的主题,自愿选择游戏内容进行游戏。

在这个案例中,幼儿在搭建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叠高、围合、对称搭建、量屋顶宽度选择适合的材料,还学会了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幼儿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总之,自主活动在户外开展比在室内开展更有空间的优势和材料选择的优势,也更能激发幼儿想象和创新。同时在户外自主活动中,教师充分将游戏的主动权还给幼儿,为幼儿创设了开放性的游戏环境和材料,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主题、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伙伴、活动材料,活动成为幼儿的真游戏,幼儿成为游戏的真主人。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