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幼儿科学是幼儿教育的一个内容,它讲究踏实的学习,来不得半点虚假。人类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发明、创造,并具有创造的欲望,所以科学教育强调幼儿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幼儿自由探索,培养好奇、好问、乐于尝试的愿望,形成对身边科学现象、科学问题的求知欲。科学教育对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科学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幼儿科学是幼儿教育的一个内容,它讲究踏实的学习,来不得半点虚假。科学需要创造,需要幻想,需要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观察、感知、探索,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旨在使幼儿获得经验,认识世界的一种活动。人类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发明、创造,并具有创造的欲望,所以科学教育强调幼儿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幼儿自由探索,培养好奇、好问、乐于尝试的愿望,形成对身边科学现象、科学问题的求知欲。科学教育对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科学教育的指导思想

1、珍惜幼儿的好奇心,积极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

幼儿天生具有好奇心,对周围的世界充满惊奇,他们渴望发现世界上的一切秘密,所以,幼儿有各种数不清的问题,对于好奇的东西还会去摆弄、去触摸它们。如果对于幼儿的这一种行为,不去引导他们,让他们弄清个中原因,那他们可能会变成一个破坏王;如果对他们的这种行为进行斥责,不准他们“动手动脚”,那他们也可能会变成一个胆小、无好奇心、行事畏缩的人。柏拉图说:“好奇心,好奇看,知识之门。”幼儿的好奇心是科学思维的萌发,我们要珍惜和鼓励幼儿的好奇心,并进行及时的引导,为他们创设自由探索的条件,这样才能满足幼儿心理需要,丰富幼儿的知识,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2、以耐心、严谨的态度幼儿的问题。

幼儿对于客观世界的种种特别好奇,有的问题经常问到你不知如何去应付他,对于幼儿的这些问题,我觉得应该耐心地、客观地向幼儿进行讲述,对于不懂的问题不要不懂装懂。

科学教育的兴趣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老师。皮亚杰的认识发现理论认为,3—6岁的幼儿正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能逐步使用外部世界的内部表象,运用符号来表示周围的人和事物。因此,我们完全可以通过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玩“沉、浮”的活动中,我准备了木制品,石制品、纸制品、塑料制品、玻璃制品、泡沫制品等各种各样的材料,供幼儿在水中自由投放,发现他们在水中的现象,从而让幼儿体验到重的东西会往下“沉”,轻的东西会“浮”上来的道理。从而引起了幼儿的兴趣,最后,得出了水有“浮力”的结论。小朋友在实践中发现,思考甚至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想象力、思维力得到了发展。可见,以身边的、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科学教育的内容

科学教育内容的来源有四大部分:幼儿常见的自然现象(季节、气象)及其与人类动植物的关系;幼儿周围的物质世界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培养幼儿关心、爱护周围环境的态度行为和方法;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人体的奥秘,例如:《我们都在长大》,通过活动让幼儿观察人的生长过程:婴儿 —幼儿—儿童—学生—成人。培养幼儿探索生命现象的兴趣,知道所有的生物都有生长过程。选择科学内容时,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适合幼儿思维特点的内容。

幼儿思维以具体形象性为主,为了便于幼儿获取直接经验、形成生动形象的认识,在选择材料时,我们以那些可观察、可触摸、可操作的材料和现象为主。例如:“夏季用具和服装”,通过让幼儿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制作扇子,绘画夏天的衣服,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比较、概括能力、培养幼儿对现代产品的兴趣。

2、选择有关自然生态的内容。

自然环境(土壤、空气、水)是人类和动植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离开了适宜的生活环境,人类及其动植物就不能生存和发展。环境问题已给人类带来了巨大危害,在幼儿科学教育中,环境保护问题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要采用适当的方法才能较好地使幼儿认识这一问题。如,为了让幼儿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我设计了“谁吃掉谁”的活动,让幼儿了解动植物之间的依存关系,猫头鹰吃田鼠,田鼠吃稻谷,大家经过讨论后知道,没有猫头鹰吃田鼠,田鼠会成灾,吃掉大量粮食,没有青草,羚羊会饿死,老虎也没有食物了。虽然,幼儿还未能明白什么是生态平衡,但也意识到自然界的物质是多种多样的,它们都各有自己的食物,自己生活的“家”,谁也少不了食物,谁也不能没有生存的地方,谁也少不了谁。开展这些活动使幼儿知道保护花草树木和动物的重要性。

3、适当加入行为教育的内容。

幼儿是喜欢动植物的,但是许多幼儿又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做,所以,我觉得应对幼儿的行为、方法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如我们在“有用的纸”活动中,不仅仅是让幼儿观察纸的用途和特征,而是要教育幼儿爱惜纸张,让幼儿知道应该怎样去爱惜图书、纸张和节约用制。又如在“不要乱扔垃圾”活动中,我们不仅告诉幼儿生活垃圾会污染环境,还要让幼儿知道:在车上发现有瓜皮果壳应该怎么做;在路上、公园里又应该怎么办等。这样做使幼儿的情感、态度与幼儿的行为紧密结合起来,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总之,通过开展科学教育,教师的目标意识加强了,幼儿的自学能力与操作能力大大提高了,幼儿不仅能丰富科学知识,拓宽视野,满足了好奇心,而且能培养幼儿动手、动脑,实际操作的创造能力,而在教学上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每个幼儿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较大的发展,真正达到了让幼儿了解更多的东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的目标。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