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海军基地

如今北海,是远近闻名的商港和度假胜地。自从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后,多有人不甚理解。这是国为它强劲的后发之力,遮掩了它深厚的文化底蕴。据不完全统计,全北海市,可登上文化名录的历史文化遗存,不下80多处,本文只讲北海被人遗忘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军港”,就足以证明其人文根基之深远。古时候,中国称海军为水军。



    如今北海,是远近闻名的商港和度假胜地。自从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后,多有人不甚理解。这是国为它强劲的后发之力,遮掩了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它那宝贵的文化遗产,成了藏于历史档案的瑰宝,不经发掘,难见其丰厚。据不完全统计,全北海市,可登上文化名录的历史文化遗存,不下80多处,本文只讲北海被人遗忘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军港”,就足以证明其人文根基之深远。

 

近代史上北海以商港著称,而今突然冒出个古代“军港”岂不雷人?解读此谜,须以史为证。

 

古时候,中国称海军为水军。最早的水军约出现于3000年前,夏王朝夺取山东半岛之战。那时无非是武士执伐,驾舟冲锋。实乃马步兵登扁舟肉博撕杀。到了公元6世纪,吴越争霸,伍子胥助吴太湖操练水军伐楚时,仅在船只的编队组合方面有所发展,有了所谓“大翼”“小翼”“突冒”、“桥舟工”等船只分工。真正像样的大规模水战,发生在公元208年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曹魏水军已有了,艨艟大舰,称得上真正意义的“战船”。从扁舟水战到战船,期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专门用于作战的舰船始见于西汉。即公元一世纪,中国才有了成建制、有规模的楼船水军。不过这些水军都只在内陆江河活动,不到海上作战,可以随时靠岸补给,休整,算不上专门功能的军港。

 

中国水军大规模用于海战,发生在东汉建武16年(公元40年)。据《后汉书·马援列传》:

 

“交趾女子征侧及女弟征贰反,攻没其郡,九真、日南、合浦蛮夷皆应之,寇略岭外六十余城,侧自立为王。于是玺书拜援伏波将军,以扶乐侯刘隆为副,督楼船将军段志等南击交趾。军至合浦而志病卒,诏援并将其兵,遂缘海而进。

 

  这段引文的史实是:东汉光武帝时,岭南百越发生了一次交趾叛乱事件。征

 

侧、征贰两姐妹率众叛乱,分裂国土,占据了从北海合浦至龙州庭城大片土地的60多个城池,自立为王。于是汉武帝下诏,拜马援为伏波将军,扶乐侯刘隆为副帅,督领楼船将军段志统领的两千多艘楼船南征交趾。之所以取 “伏波”名号,是国为南方多水,战地濒海,镇伏水上叛贼之意。

 

伏波将军马援和刘隆率领本部人马,还有段志的楼船水军,水陆并进,南征交趾。水军穿灵渠,漓江,经桂江、浔江,从南流江进入交趾,一举克复合浦等大片土地。至此,如果继续进军,便是海上追击。

 

南征军事行动初战告捷,若继续海上追击,必须集结楼船,补给军需,以及侦察敌情,制定追击方案,进行战前演练。当此关键时刻,偏又发生一场重大事件。由于长途行军作战,随山刊道,土兵疲惫,体能下降,又遭瘴气袭击,士兵水土不服,军中恶性疟疾流行,大量死亡减员,乃至楼船将军段志也病死合浦军中。前敌损兵折将,士气低落,难以进军。处此困境。作为南征总统帅的伏波将军马援,既要向远在数千里外洛阳的皇帝报告前方军情,请皇帝再派楼船将军;又要救死扶伤,防疫减灾,安抚军心,及补充水军兵员,充实军备,积蓄海上追击军力,进行种种再战准备。如此形势,没有楼船军港,海军基地怎么能行。于是伏波及时就海岸建军港,军港之滨建供应基地及指挥中心。这个军港就选定了当年南流江入海口形成的浦湾水域,基地及前敌指挥中心建在北海市古合浦城郊。

 

2000年前,北海古合浦城在今石湾镇的大浪乡与州江村之间,比现在内缩约40公里左右。那时,古城往东南是一片海水。水滨露出星星点点,高低起伏的坎屿,洽似现在北海市区的外沙那样的诸多沙洲。其中四方岭、地角、冠头岭较高,像小岛一般。这里沙洲坎屿沿岸,正好集结楼船。环沙洲坎屿宽阔的海面,正好水上练兵。地角、冠头岭又是练习登陆作战的理想地形。北海,真是一个天造地设的楼船军港。两千余楼船环岸停靠,水上高楼成行成排,蜿蜒数十里,槁樯林立,舳舻蔽水,蔚为壮观。水上练兵,千帆竞发,浪如雪花,海岸登陆喊杀震天,军威严整,气势雄伟。

古代陆战,击鼓进军,一鼓作气。来到海面,水汽浓重,鼓声沉闷,难以指挥。便换用从城陵(今北流)得到的铜鼓发号施令。铜鼓声脆响,穿透水雾力强,楼船进退有序,士气高涨。铜鼓也震奋岸上“观战”的民心,民间因称练兵海域为“铜鼓池”。

 

沦海桑田,如今“铜鼓池”早已湮没,呈现一片海滨小平原,惟有四方岭、外沙、地角、冠头岭还能辨识当年地形。学者从地质结构及土壤成分分析得知,此地,乃大容山、六万大山千百年冲积造出。铜鼓池已由海湾变为沃土良田。唯四方岭上数以千计,国家级文物保护的古汉墓群,成行成列的简易封土,尚可向人们诉说;他们是当年伏波大军远征惨遭瘴疠,大量为国损躯的英灵。这里是汉伏波大军的无名烈士军人公墓。而楼船将军段志,他毕竟是有官有衔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其墓葬理所当然要高大突出,与众不同,以彰显其身份地位。

 

如今,博白县水鸣乡南,有一特大古汉墓,30平方米,三层楼高,是古代大官员死后才得享有的冢墓规格。汉时,这里属北海合浦郡治下。此一带在水军基地周边。至今当地民间仍广传为“伏波墓”。而据史传明文记载。伏波马援是在南征凯旋,北归后八年,再次率军征讨五溪蛮时,病死于壶头山前线,并按他的遗愿,“马革裹尸”以还故乡。博白水鸣乡的汉古墓冢,大有段志冢寝之可能。待考古发掘,方可证明。

 

伏波大军,师出有名,又亲民抚民,得到人民支持,当地百姓用土方救治病员,使士卒得以“常饵食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战胜疾病恢复体能。楼船水军经过约一年的体整与备战。军力充实,士气高涨。马援又接到圣旨,诏命他直接统领段志遗留的楼船水军,海上追击。马援也就成为水陆总统帅了。史书上说:

援将楼船大小二千余艘,战士二万余人,进击九真贼征侧余党都羊等,自无功至居风,斩获五千余人,峤南悉平。

 

由于水军有了基地,并在港内经过充分休整补充,聚集了海上进军的锐气,一出港追击,便势如破竹,节节胜利,登陆剿灭叛匪余党于巢穴之中。史书记述的战况如下:

 

十八年春(公元42年),军至浪泊上,与贼战,破之,斩首数千级,降者万余人,援追征侧等至禁溪,数败之,贼遂散走。明年正月,斩征侧、征贰,传首洛阳。

 

马援继而一鼓作气,直捣叛贼老巢,彻底,干净地消灭了溃匪,取得了南征的完全胜利,并及时帮助地方修城固防,帮助百姓恢复生产,社会安宁,重申边规界约法规,而后班师回朝。

 

北海军港为伏波南征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北海无愧于中国军港之首,中国最早的海军基地。它的历史文化意涵昭然,是不应随着沦海桑田变化而湮灭的。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