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践中,对幼儿自主学习行为的调控的策略研究――中期报告

但如何在幼儿园的活动中,让孩子“自己管自己”真正的自主学习,我们很多老师在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之后,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仍会出现两个极端。1.当前幼儿自主学习能力调查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让幼儿自主学习,是幼儿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成人所希望看到的,对自主学习这一概念,我们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我们知道了幼儿只有在自己做主的活动圈子里,在没有来自成人压力的时候,才能体现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如果成人的介入和指导变成了对幼儿自主活动的控制,通过成人去导演和指挥活动,那活动就不成为其自主活动了。但如何在幼儿园的活动中,让孩子“自己管自己”真正的自主学习,我们很多老师在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之后,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仍会出现两个极端。如“放任自流”或“放手了,又不放心,将控制权仍掌握在手里”等,对此,我们课题组提出了教师在科学活动中如何进行有效调控这一活动方案。调控的面很广,涉及到材料,环境、教师自身教育行为等一系列因素。经过一阶段的实践研究,我们发现,由于我们关注点过多,我们把握的时候思路很散乱,同时,我们又发现教师提问的艺术和技巧是启发幼儿观察、想象、引导幼儿积极探索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如何运用提问这一策略成为我们研究实践的重点。

二、概念界定

调控:调节控制。躯体里有一套完整的应激系统,调节集体内外环境的调控功能,使之保持相对平衡。

保护:保全,守住。

自主学习:指在一定环境中,学习者有独立地,自由地按自己的意愿,有选择地、主动地进行学习的过程。幼儿的自主学习,即指孩子在幼儿园中按自己的想法活动心意,选择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水平,自己的学习方式,独立地来接触信息,获得经验,提升认识,自主地发展。

三、研究目标

1.教师敏锐地观察幼儿的需要,为幼儿提供活动所需的材料,环境。

2.教师在活动中,养成强烈的观察意向活动科学的观察态度,要以欣赏、忍耐、研究的态度去观察幼儿,要有一种开放性的心态,充分了解幼儿,会解读幼儿的行为,理解幼儿的行为。

3.彻底破除传统教学中师生的“主体”关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确立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平等换真心,以尊重赢得幼儿爱心,让哟额心情愉悦地运用活动中有利条件,进行富有自主性、创造性的探索。

四、理论依据

从呱呱坠地起,学习就伴随我们走向未来。一段时期以来,幼儿园教育在经历了致力于教育教学的研究之后,我们开始以人本主义的观点,回归教育的本体,更致力于孩子的学习的研究。另外,终生教育的理念的确立,要求一个健全的社会人,必须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为此,我们提出了让孩子自主地学习,并对孩子的自主学习进行研究和实践,努力探索孩子自主学习所需要的条件活动因素,总结教师在实践中,促进孩子自主学习所应具备的教育理念活动教育策略,从而切切实实地促进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五、研究内容

1.当前幼儿自主学习能力调查研究。主要调查分析中班幼儿学习情感和学习态度,学习方式,了解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发现有利于幼儿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因素,来加强教师对幼儿自主学习行为的调控、保护的针对性。

2.采取各种调控和保护手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做到“自己管自己”。这也是本研究活动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分以下几点:

a.“有材料陪伴的学习。”学习材料是孩子的自主学习的物质保证。“有材料陪伴的学习”是孩子的学习特点,材料的适宜性,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自主学习成效。提供丰富、合适的学习材料,供孩子自由自在地选择,犹如为孩子提供了千万条大道,让孩子依据自己的水平和意愿,欢畅地奔向共同的目标,获得发展。

b.教师在活动中,应顺从孩子的兴趣活动需要,追随孩子的学习热点,选择确立孩子自主学习的主题,追随孩子在活动中的趋向,及时提供材料,追随孩子的学习成果,为孩子提供表现的机会。

c.当幼儿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时,他们原有的动力就会消失,兴致降低时,教师的介入将促进幼儿学习的发展,使孩子的学习产生成效。所以适宜的介入,就是在幼儿自主学习中,教师适时的参与。

d.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师要处理好面向群体活动因材施教的关系,面向群体学生,关注班上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是幼儿教育的基本要求。而我们这个群体当中又是各个个性,特长不同的个体。因此,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群体和个体的关系。

六、活动中的困惑理论上讲,高认知水平(发散思维、评价思维)的问题能激起幼儿高水平的认知活动,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行为的产生。我们在实践中发现,这样一些情况下的提问非但不能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行为的发展,反而有碍于孩子的学习:

1)、准备不够充分的的提问。我们在备课或教学过程中,由于问题的提出没有充分的考虑和思索或不能查找更多的资料,常常被孩子们的反问弄的十分尴尬。比如在探索活动《好玩的电筒》中,幼儿对电池没有电线为什么会让电筒发光?由于事先没有找到关于这方面的具体知识,不得以用“先坐下”,“下课老师再回答你”,“长大就会了”等来敷衍了事,使孩子在一堂课中经常有许许多多的不满足。

2)重复问题和重复幼儿的回答。

教师常犯的错误是习惯性重复问题的回答。这种不良习惯把幼儿训练为只会抓住“重复”的问题而不去认真地或直观地注意问题的初次出现。这种习惯会导致大量有意义时间的丢失,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3)、调动不了积极性的提问。孩子们希望的是新鲜的问题,是吸引人的问题,是能够答出来的问题,最好是启发性的问题。可实践中,有些问题如同一杯白开水,让孩子在回答问题上产生不了兴趣。比如你喜不喜欢上实验课?为什么喜欢上?等等这样,这些问题激发不了孩子的回答欲望,浪费了时间。

4)、不会倾听正在回答问题的幼儿。一般人都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当老师面带微笑的,认真的倾听你说话的时候,你可能会说出许多你根本没有事先想好的要点。而当老师表现不耐烦的时候,你可能会连想好的要点的还没有答完就匆匆结束了回答。

5)、引导和控制难的提问。教学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是幼儿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不让说也说;一是幼儿不会回答问题的方法,不会思考问题的方法,老师提出的问题幼儿乱说,课堂活而乱。出现以上两种情况常使教师不知所措,使下一个环节的教学无法进行。教师应巧妙的引导,有控制的提问。

7)、语气不坚定,模棱两可的提问。出现这类提问使幼儿无法回答。有时老师课前预见过这样的提问,但是答案有些难以解释回答案不是唯一的,因此虽然这样饿问题锻炼幼儿的思维,但是不利于幼儿构建正确的知识观,这类提问有利有弊。

七、活动中的尝试

(一)掌握提问艺术,优化课堂教学

1.有针对性的提问能引发幼儿对事物的注意力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注意就是那扇门,一切由外部世界进入人的灵魂的东西都通过这扇门……”注意是幼儿认识的开始,只有注意才能观察得更深入。在幼儿观察某一事物时,提问可以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例如,在做“蛋宝宝”实验中,我问到:“请小朋友告诉我蛋壳的外面是什么样的?”小朋友在仔细观察之后,从不同角度找到了答案。例:有幼儿发现蛋壳有点圆有点尖的椭圆形的;有的幼儿发现蛋壳颜色不一样,有的是粉色的,有的是白乎乎的;还有的幼儿发现有的蛋壳上有一点一点的咖啡色的圆点;还有的幼儿发现有的蛋壳上有凹下去的小圆点,而有的蛋壳摸上去是很光滑的……接下去的提问是:“请小朋友看看蛋壳里面是什么样的?”当幼儿兴奋地打开鸡蛋后,发现了里面有粘乎乎的蛋清和圆圆的黄颜色的蛋黄,还有观察仔细的小朋友发现了蛋壳的里面有一层白色的膜……这种让幼儿带着目的去思考的问题能让幼儿集中注意力去仔细观察事物,如果我们提出的问题包含着答案或者只是一般的是非判断,如“是不是?”“夏天天气热不热?”之类的问题,幼儿不用仔细观察,不用动脑筋就可以回答的问题,会抑制幼儿的观察力,进而抑制其积极探索的能力。

2.启发式提问能引发幼儿找出事物的因果

这种问题主要是让幼儿从事情的结果找出原因,从而诱发其探索答案的动机。如在《巧提沙》活动中,我首先出示了一根小棒将一整杯沙提起来,引起幼儿的兴趣,随之提问到:“怎样才能用小棒将一杯沙提起来呢?”小朋友带者目的去尝试操作,有的幼儿在一次又一次的提沙过程中,自己总结出规律:要将小棒深深地插到沙子里面,还要将沙子捏捏紧。我追问到:“怎样才能让沙子紧紧地抱在一起呢?”幼儿在操作中发现新方法,将杯子在桌上抖一抖,沙子就会紧紧地抱在一起了。有了这个成功的经验,我继续进行下一个环节:“你能不能用一根小吸管将一杯沙提起来吗?”幼儿在操作之后提出小吸管不能将沙提起来。我追问到:“为什么?”“有幼儿说:”它的力气太小了。”“是嘛!小吸管的力气太小了,那你们有什么办法让它的力气变大一点吗?”幼儿思考了一会,提出来,“可以将几个小吸管合在一起,它的力气就大了。”于是,我请小朋友尝试了一下,发现了这种方法是可行的。最后孩子们在实践中,总结出了提沙的方法,并学会了用细小工具提沙的方法。

3.多维性提问能引发幼儿的想象、推想

想象是思维跳跃的火花。在探索问题时,还可以引导幼儿利用已获得的知识进行推想。而此时老师的提问尤为重要。例:在《船为什么浮在水面上》活动中,有幼儿问到:“不管轮船载多重的东西都不会沉下去吗?”为此,我和小朋友一起做了一个实验。将橡皮泥捏成了盘子状,并提问:“用橡皮泥捏成的的盘子会沉下去吗?”“那块状的橡皮泥是浮在水上还是沉下去的?”幼儿通过操作发现盘子状的橡皮泥会像船一样浮在水上。于是,我在活动中继续设计了以下一系列问题:

1、“请仔细看,我把一块石头放在‘船’上,会发生什么事情?”

2、“我再请一个小朋友来帮老师往‘船’里放石头,你们想想看,‘船’还会浮在水面上吗?”

(让幼儿推想,并问为什么?)

3、“那再加5块石头,‘船’怎么样了?”“为什么‘船’沉下去了?”

4、“如果是真的轮船,能不能无限量地载很多东西呢?”(再请幼儿进一步推想)

幼儿根据观察得出的事实就可以推想出船超载也会下沉。老师一步一步地循循善诱,让幼儿思考、回答,这样,他们的学习、探索能力就会增强。

实践证明,有效的提问可以促进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得到较好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考虑我们每一次的提问,让我们的提问更具启发性,诱发性,让幼儿能插上想象的翅膀在科学的王国里尽情遨游!

(二)提高应答技巧,优化课堂教学

我们对教师在幼儿科学活动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的提问包括追问,反问等各种形式,其中追问又包括教师如何回应幼儿,如何进行有效的反问等一系列策略。经过我们一阶段的实践研究,我们又发现,从某种程度上讲,教师的应答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起一个扭转、引申、激励的作用。教师必须灵活而又智慧地应答。在我们开展的《影子》、《无影灯》、《站住,别倒下》等一系列活动中,我们总结出如下几点:

1、教师在应答过程中要巧妙提升孩子的经验。

巧妙提升。在孩子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巧妙提升。比如在《影子》活动中,小朋友们猜测为什么会有影子?幼儿讲:“我们站在太阳下就会有影子。”幼儿:“晚上用电筒一照,也会有影子。”教师答:“对啊,只要我们在有光的地方就会出现影子。”在孩子稚嫩语言的基础上,引导孩子感知规范而又成熟的语言,孩子将获得更深层次的经验。

2。教师在应答过程中要学会“散”。

这里说的散是指形散神聚的“散”,是一种激发孩子猜测问题热情的多样性应答的体现。应答语言散。对孩子回答的问题不是千篇一律地“恩,好的,噢”或不答,而是要注意应答语的广度,给孩子一种激励感,使活动呈现动感。如,你市这么认为的,拟订想法与别人不一样,你的想法很有道理,拟订想法不错。在富有个性的应答中,让孩子感觉到老师对他问答的特偶的鼓励和特别肯定。

应答对象散。除了教师应答孩子这种叫多见应答方式外,还可采用孩子应答孩子的方式,把一定量的问题交给孩子,让孩子有一个评判他人关的过程,学习赞同和批判。比如,老师问:“他的想法怎么样?”孩子回答:“好。”老师又问:“他的说法你同意吗?”孩子答:“同意(或不同意)。”老师再问:“为什么呢?”———

3、教师在应答过程中要学会“转抛”。

抛问题。当孩子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巧妙地采用抛的发生让孩子自己去解释。这样减少了教师以一味回答的情况,让孩子成为问题的主人。如:在《站住,别倒下》活动中,有幼儿问为什么将多根细小的吸管绑住,它就不会倒了呢?教师说,对呀,这是为什么啊?教师边问边看着周围的孩子,把孩子向自己提的问题又扎扎实实地抛给了孩子,孩子又开是了新一轮的思考————

孩子的想像是丰富的,有时是离奇的。在科学活动中,虽然有严谨的科学原理,但假设的过程是孩子预测科学结果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教师要跳过现象找本质,对孩子的假想教师必须保护,要站在让孩子敢想敢说敢做的层面上去应答,讲究应答的技巧和智慧。对他们的想法和猜测不做错与对的定论,而是鼓励孩子的独特想法,因为答案的正确与否,孩子可以在实验中进行验证,孩子自己的想法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来判断。

八、幼儿与教师的成长

(一)幼儿的成长

幼儿园开展课题研究,起实效必须体现在孩子圣上,提高幼儿素质。在科学活动中,通过教师提问的改变,激发了幼儿对探索自然的浓厚兴趣,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初步养成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行为习惯。在老师创设的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孩子有了学习的主动权,逐步养成孩子自信、大胆、活泼开朗的良好性格。同时,将在科学领域研究中形成的历年、积累的经验拓展到其他领域,其实提高教育效率,让幼儿的综合素质获得全面发展。

(二)、教师的成长

由于课题的深入研究,提高了我们教育能力和研究水平,在写论文的时候也特别得心应手,觉得有话可说。课题组成员撰写的论文、随笔、案例分获市、区二、三等奖。这对我们以前的研究工作无疑是一种莫大的奖励,同时在今后的继续研究工作中也是一种无形的动力。

九、今后研究的方向

(一)、引导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自主的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幼儿自我提问,互相提问的能力。课堂教学应是教师互动的过程,然而我们有时将课堂提问视为自己的专利,而让幼儿“答”,忽视了将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因此,下个阶段我们将在区角里面投放材料,让幼儿边操作边发现问题,让他们在玩中发现问题,并学会主动提问。

(二)、引导幼儿带着问题进行操作活动

在大多数的科学活动中可以看到,幼儿的操作被重视了。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看到孩子们很忙、很投入、很高兴地在操作材料,这跟过去纯粹的传递性教学相比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但是,仔细的看一个活动,特别是从研究的角度来看,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操作仅仅处于一种表面的形式,老师在孩子操作前并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或任务,所以幼儿的操作显得没有目的、没有“研究”的味道,有的孩子玩呀玩呀就把操作当成嬉戏了。我们是要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纯粹的孩子去玩就行了呢?显然,如果,孩子们带着问题去操作,效果就肯定不一样了。否则的话,当幼儿的操作熟练了,那么,不再新鲜的活动对他就难以有很大的吸引力了。而以问题为线索的活动,每当一个问题解决了,更加深入的另一个问题又会自然出现,研究的点也会一步步深入。所以问题如同针头一样牵引着操作和探索这条“线”一步步向前走。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