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绿色氛围,构建绿色家园

在认识了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后,我园着手健全幼儿园的环保建设机制,努力把“绿色环保”根于全体教职工心中,创设环境、利用环境,包括社区的环境资源,时时处处用自己的环保行为影响孩子,开展种种环保教育活动,并对幼儿进行了初步的环保教育,逐渐达到了无锡市级绿色学校的评审标准,现作如下总结汇报。

环境保护是我园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的重要内容,是当今社会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在全球倡导“爱我家园,保护地球”的今天,创建“绿色幼儿园”,为幼儿创造优美如画的绿色摇篮,给幼儿提供良好的绿色文化氛围,对幼儿实施环境保护教育,向幼儿宣传环境科学知识,帮助幼儿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意识,从小培养幼儿自觉的环保行为习惯,提高幼儿的现代文明素质和环境素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更是顺应全球绿色学校发展的浪潮,推动我国绿色学校健康发展,参与全社会环境保护的起点和标志。

在认识了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后,我园着手健全幼儿园的环保建设机制,努力把“绿色环保”根于全体教职工心中,创设环境、利用环境,包括社区的环境资源,时时处处用自己的环保行为影响孩子,开展种种环保教育活动,并对幼儿进行了初步的环保教育,逐渐达到了无锡市级绿色学校的评审标准,现作如下总结汇报。

一、考虑实际,因地制宜,建设“优雅宜人”的育人环境

我园座落于被誉称为“八湖福地”的具有开发水乡田园风景,生态旅游天然条件的甘露镇中心地带,建于1986年,占地面积五千多平方米,由于建园早,园内环境相对陈旧、落后。根据本园实际情况,我园借助评选江苏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的东风努力把建设美丽、整洁的校园环境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划之中。幼儿园拆除了南围墙边的矮房,新建了一幢二层活动楼,全面改善了老楼的内部设施及布局,室室配套,符合规范,室外活动场地铺设了舒适的安全软地;花园铺上了图案别致的弯弯曲曲的鹅卵石小路,碧绿的草坪上放着各种各样色彩鲜艳的大型玩具;小假山上绿草依依,两排高高的玉兰树形成的长廊格外地阴凉舒适;花园更是四季有花、花香醉人。园舍围墙换上了安全美观的铸铁栏杆,园内又逐渐增种了几十年绿化品种,大大提高了幼儿教育绿化覆盖率,绿化面积达到近两千平方米。整个校园环境在因地制宜地设计和布局后日光充足、空气清新、环境优雅,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加上班班、幢幢活动楼中教师和幼儿共同设计完成的优美的环境布置,无不给孩子美的享受。同时,也为孩子保护维持并继续创设幼儿教育的美丽环境提供了空间和条件。

二、健全组织网络,加强组织领导,提高绿色管理的效益

为了确保“绿色学校”创建和绿色环保教育工作的落实。我园建立健全了从园长、副园长、年级组长、教师、家长等成员组成的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及由园长、副园长、教研组、后勤组、教职工、幼儿组成的环境教育网络,制订了分层管理目标,确立了层层考核的管理机制,将环境教育融合在园务计划、后勤计划、教研计划及各年级的活动计划中,使环境管理常规化、环境工作制度化,并与每月考核及年终考核挂钩,帮助教职工和幼儿树立主人翁意识,如,幼儿园业务园长负责将各项环境教育工作落实到班级一日活动之中,并每周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后勤负责人对园内各室的卫生即后勤人员所分工包干的各个环境区域每周进行检查、验收,力求使整个校园环境美化、净化、儿童化。幼儿园从上到下建立了由园长到幼儿的良好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同时充分发挥幼儿园每个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如:领导小组善于采纳教职工的合理化建议,能给幼儿园绿化管理员一定的自主空间和条件、时间、经济等用于采购绿化品种培植花草等等;让教职工在环境保护和创设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与乐趣,提高了教职工参与环境建设的积极性及创造性。

三、根据幼儿特点,渗透绿色课程,逐步提高幼儿环保意识

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为此,我园根据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把幼儿园的环境教育有目的地渗透在各个年龄班的课程之中,并在一个个教育活动中根据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侧重点和要求,有效地相互揉合,形成整体,逐步在日常生活中组织实施。例如,为了让幼儿感受幼儿园环境的美丽、整洁,我们在大班中设置了主题活动《我喜爱的环境》,通过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附近被污染的脏乱的环境引导幼儿将其与校园内整洁、舒适的环境进行比较,体验良好环境与脏、乱、差环境对人身心的影响,使幼儿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通过“我是环保小卫士”活动,让幼儿在学习清除环境中杂物的过程中知道不能随地乱扔瓜皮纸屑,养成见到脏物主动拣起,见到杂草主动拔掉的好习惯,还会督促家长、成人不乱扔东西保持环境整洁,并在其中体验了劳动、成功的愉快;在班级活动区里,我们有一个专门收集废旧材料的筐,幼儿、老师平时都会把一些家里没用的东西拿来。幼儿在游戏时,会自己去选择有用的材料,拼拼、搭搭、做做、玩玩。有时我们老师根据课程目标还会开展一些专门的教育活动如“有用的报纸”、“罐箱乐”、“小树林”……我们还根据孩子的发展情况在课程中设置了管理自然角的活动,让每个幼儿自己种植并管理一盆植物,学习种植、管理的方法,提高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的能力和兴趣;通过各种活动,我们不仅让孩子学会在认知中辨析,在辨析中自我反省,同时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逐步提高了幼儿的环保意识,帮助他们慢慢积累保护环境的经验,懂得了保护环境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四、开展亲子活动,加大环保宣传,增强环保能力幼儿环保意识的萌发,环保能力的提高以及幼儿园绿色环境的创建,离不开家庭、社区、幼儿园三者结合的大环境。我园设立了环保宣传之窗,布置了环境教育专栏,向家长发放了环保宣传资料,并利用多种形式定期向幼儿、家长宣传生动有趣的环保知识;同时教师还能积极关注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及幼儿的需求、问题、意见、兴趣,从中发现并挖掘其特有的教育价值,及时关注与当前活动相关的环境教育信息,积极开展“家园共建绿色文化”的丰富多彩的活动。

例如,为了让家长、孩子逐步了解乱扔废旧物品是形成污染的重要因素,很多废弃物都有回收利用价值,从而增强进一步环保意识和能力。教师们首先从环保出发,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各种幼儿活动器械,如易拉罐做成了梅花桩,让幼儿练习平衡;旧袜子做成流星,供幼儿进行投掷活动;废纸盒做成飞盘,塑料袋做成风筝等等,让家长、孩子获得变废为宝的体验。其次,在园内开展收集废旧物品的活动,引导幼儿参与收集活动,通过分类让幼儿发现一些包装盒(或纸)上的可回收标记,理解节约资源的道理,逐渐形成物尽其用的意识和行为,并和幼儿一起分析这些垃圾回收后可以做什么?小朋友可以利用哪些无毒废旧物品制作玩具,制作哪些玩具?在此基础上,我园又开展了亲子制作活动,组织家长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各类具有操作性、活动性、观赏性的玩具、工艺品……园内走道的橱窗和亲子作品陈列室,摆满了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的件件作品,纸盒做成的小动物、毛线编织的小衣小帽,易拉罐做成的欧式家具,树枝编成的相框、相架……这样,既让家长掌握了各种变费为宝的技能,又增强了家长、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能力,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创建绿色学校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我园将进一步确立环境教育理念,学习其他先进学校的管理方法,采取更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环境教育质量,形成良好持久的环保文化氛围,在争创无锡市级绿色学校的基础上,积极向省级绿色学校的目标攀登。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