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开发与利用

[摘要]《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本文结合《纲要》与《指南》精神,及我园民间游戏课题的实施情况,浅谈了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有效开发与利用的策略以及课题研究的成果、感悟。

浅谈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开发与利用

[摘要]《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民间游戏作为一种游戏的形式,集趣味性、娱乐性和教育性于一体,朴实生动,取材方便,活动形式灵活多样,是幼儿获得快乐的重要来源,能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本文结合《纲要》与《指南》精神,及我园民间游戏课题的实施情况,浅谈了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有效开发与利用的策略以及课题研究的成果、感悟。

[关键词]  民间游戏 开发 利用

民间游戏是流传于广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是一种朴实生动,取材方便,活动形式多样的游戏。它是我国优秀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很多人带来了童年的欢乐, 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及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它不但符合幼儿好动、好学、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而且易懂、易会。它能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发展。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游戏是幼儿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民间游戏作为一种游戏的形式,也恰恰是孩子获得快乐的重要来源,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园在进行《民间游戏在幼儿园开发与利用的研究》的课题研究中,在《纲要》精神的引领下,对民间游戏的有效开发和利用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让民间游戏大大丰富了我园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玩民间游戏的过程中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探索与实践

(一)挖掘整理、改编创新

1.对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游戏进行调查分析,并挖掘、整理和研究适合幼儿玩耍的民间游戏。

(1)全园教师各显神通,通过网上查找、书籍查阅、回忆询问等,自主收集民间游戏。

(2)深入家庭、社区调查,向家长及相关社会团体征集民间游戏。为了收集到更多的民间游戏,首先,我们召开了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民间游戏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性,引导家长对民间游戏形成正确的认识,支持幼儿玩民间游戏。其次,全面发放调查问卷,动员全园的家长回忆小时候都玩过哪些民间游戏,师生、家长一起收集素材。把自己小时候玩过的游戏的名称、玩法、规则和所需材料一一详细记录下来。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各种形式,逐渐把多种民间游戏,如“猎人、老虎、枪”、“炒黄豆”、“丢手绢”、“指星星”、“木头人”等一一展现在大家面前。

(3)根据游戏的不同类型、组织形式等,结合科学性、教育性、适宜性、趣味性等原则,选择一些积极健康的、寓教于乐的、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民间游戏,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如根据年龄特点分为:适合小班年龄段的民间游戏(“指鼻子”、“金锁和银锁”等);适合中班年龄段的民间游戏(“顶锅盖”、“洗白菜”、“种莲子”等);适合大班年龄段的民间游戏(“跳皮筋”、“抓七子”、“五子棋”等)。

2.观察分析幼儿对民间游戏的喜爱程度,对适合幼儿发展的民间游戏进行改编和创新。

民间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时代和地方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对收集到的第一手民间游戏资料,不仅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更重要的是在保持其特有的游戏风格的基础上,对游戏的内容和形式进行适宜的改编与创新,使民间游戏更具科学性、思想性、教育性和可行性。

比如很多民间游戏都配有相应的儿歌、童谣,随着时代的变迁,部分儿歌内容已陈旧,所以我们对它进行改编,赋予其新的内容,使之与时代精神、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相适应。又如有些游戏在进行过程中危险性较大,我们对其玩法、规则进行改编,使其内容与形式更为丰富和灵活,充分满足各年龄阶段的幼儿的需要,像常见的“老狼老狼几点钟”,孩子们在往回跑时非常容易摔倒或与其他小朋友碰撞,我们将这个游戏与“我是萝卜”结合起来,允许幼儿在逃避追逐的过程中立即蹲下说:“我是萝卜”(或其他老狼不爱吃的东西),这样老狼就不可以抓这个小动物了。

(二)合理创设游戏环境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陈鹤琴先生说过:“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为更好地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我们把幼儿园的环境从整体上进行了全新的布置,全方位、多角度地打造设计,形成了特色鲜明、品味高雅、开放互动的全新育人环境氛围。走入我园,具有民间文化氛围的环境让人流连忘返,只要稍微留意就能阅读出其中蕴含的教育信息。主要包括两点:

1.园内大环境

首先,我园户外场地宽阔,我们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为幼儿创设良好、丰富的物质环境,在平整的操场上画上有情趣的五颜六色的大大小小的“圆圈”、“格子”、“铺上鹅卵石的小路”等,以方便幼儿在离园时自由自主地玩上几次“跳圈”、“跳海”、“走平衡木”等。

其次,我们把宽敞的走廊场地布置成“民间游戏廊”,提供丰富的民间游戏材料,如大型迷宫、竹影棋韵、快乐翻绳、滚铁环等。幼儿可以在课间、离园时自由选择玩耍。

另外,在幼儿的视线范围内,楼梯墙面上,我们布置了幼儿游戏时的照片,展示了不同年龄、不同班级的经典游戏,让幼儿在这样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班内小环境

我园从园内大环境到班级小环境都彰显出民间特色。班班设有民间游戏区角,我们将具有经典性的富有浓郁民间特色的,符合幼儿认知与情感需要的民间游戏在班级不同区域中展现,发挥不同的教育功效。班级根据幼儿的特点开辟了“印染”、“剪纸”、“棋乐”等特色活动区域,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材料,为幼儿走近民间游戏提供了自主活动的空间:剪窗花布置节日的教室,扎染手帕送给妈妈作节日礼物……幼儿在真切、丰富的民间游戏中愉快地参与活动,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有价值的学习经验和情感体验。

(三)巧妙融入日常活动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因此,我们针对幼儿园的实际,将民间游戏作为教育的重要形式,充分利用教育途径,让幼儿尽情地玩耍、嬉戏,让他们充分体验民间游戏带来的快乐。

1.将民间游戏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过渡环节中。

《纲要》指出:“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尽可能减少消极等待现象。”民间游戏种类丰富,取材方便,而且一般不受时间、场地、人数等条件的限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我们进行有效选择,优化一日活动质量,保证各环节过渡自然,以减少活动中幼儿等待的时间。

在组织游戏时,我们按各环节实际要求选择适合的民间游戏,注意活动内容动静交替,环节过渡自然,幼儿等待时间短等。如:晨间活动及离园前活动,幼儿在室内玩起了“鸡吃虫”、“指鼻子”、“金锁银锁”等民间游戏;餐前饭后幼儿玩“掐小狗”“东南西北”等活动量较小、较安静的游戏;活动间隔时的零散时间, 选择“翻绳”、 “弹蚕豆”、“石头,剪子、布”等不受时间、场地限制,便于收拢的游戏。

2.把民间游戏融入到幼儿园日常教学中。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密切结合教学内容选取适当的民间游戏,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游戏,尤其是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许多民间游戏能促进幼儿走、跑、跳、钻等大肌肉动作,例如:“跳绳”、“脚尖脚跟脚尖踢”、“揪尾巴”等。一部分民间游戏又能发展手的小肌肉群和手眼的配合协调,例如:“挑花线”、“抓七子”、“弹蚕豆”等。因此,我们在预设活动计划时,按照教育目标适当选用适合年龄特点、班级实际情况的民间游戏。例如,中班上学期促进动作发展目标之一--跑:“在一定范围内四散地追逐跑”。此目标分别制定在月、周计划中,最后落实于日计划中完成。在预设活动时,我们按班级实际情况分别选择“老狼老狼几点钟”“瞎子摸人”“我是萝卜”等民间游戏。它们能很好地实现 “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追逐跑”的目标,且游戏形式生动有趣,幼儿在愉快的嬉戏中发展跑的动作,达到目标要求。


3.让民间游戏走进幼儿园区域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材料,支持幼儿开展民间游戏。把一些适合几个人进行的小型民间游戏搜集起来,根据游戏的特点分成益智游戏、美工游戏、语言游戏等,然后在各区角投放相应的民间游戏材料,开展相应的民间游戏活动。如在益智区投放 “找东南西北”“刮刮片”“玩火柴棒”等,使幼儿在轻松的状态下积极开动脑筋;在探索区投放“拉纽扣”“捻捻转”等游戏材料,幼儿自己发现或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怎么才能使纽扣在双手一开一合的拉扯中像着了魔一样飞转起来,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学会观察与探究;在美工区增加“剪纸”、“编织”等材料,在活动中培养了幼儿的细心和耐心,同时也激励了幼儿大胆实践积极创新,其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体育活动区,投放“高跷” “毽子”“风车” “皮筋”等,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了基本动作,提高了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培养了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

二、收获与快乐

(一)发展了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

开展民间游戏,扩大了幼儿园的游戏范围,丰富了幼儿的生活内容,他们在玩手、动脚与全身活动类型的民间游戏中动作的发展是显而易见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而且在玩的过程中他们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语言、思维、情感、集体意识及社会性交往能力都得到了潜移默化的促进。民间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自我教育的机会。他们从民间游戏中不仅学会了遵守规则、平等待人、团结合作,还能克服自身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足,从而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品质,促进了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提升了教师科研意识和水平

首先,进一步提升了我园教师“以幼儿为本”的科学教育观念。在民间游戏的开发与利用中,我园教师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个性,坚持“观察在前、目标在后”、“目标在前、活动在后”的原则。确立了新的价值观、儿童观、发展观,顺应了“教师要为幼儿发展服务”的观点。在民间游戏活动中,我园教师会想方设法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合理安排游戏时间与内容,努力挖掘、实现民间游戏的不同价值及价值最大化,使幼儿在玩民间游戏的过程中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其次,提升了全园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水平。在课题的实施中,我园教师认识提高了,视野拓宽了,科研意识、能力提高了,实现了从“模仿型”、“经验型”向“科研型”、“创新型”的转变。每一位教师都在实践中思考如何更好地开展民间游戏,落实课题计划,其计划能力强了,反思能力强了,组织能力也强了,获得了开展课题研究、问题研究的有益经验。教师们学习了如何进行调查,如何进行观察,如何进行资料整理、分析评估等。

(三)建构初步的民间游戏园本课程

我们努力学习相关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努力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对民间游戏进行系统归类整理,为建构初步的民间游戏园本课程充实了文本资料。

1.对筛选的民间游戏进行详细规范记录,便于学习。


对筛选出来的众多民间游戏,进行了详细的规范记录,如名字的不同叫法、游戏准备、游戏目的、游戏适合年龄、游戏玩法与规则、游戏的改编等等,整理成册打印出来,并建立电子文档。这样方便教师交流学习,迅速掌握更多的民间游戏。

2.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改编游戏、调整规则。

各班在实际开展民间游戏的过程中,有的会发现一些问题,需要调整规则等,教师及时反馈,提供建议并记录下来。如果是各班级开展中的共性问题,可以直接调整该游戏,如果是个别的,调整方案可作为该游戏的备选方案。

3.对民间游戏进行归类。

民间游戏四季篇分类:根据游戏中反映的内容的季节特点或活动量大小,进行民间游戏的季节分类,制定民间游戏的四季篇。

民间游戏发展体能分类:根据民间游戏发展幼儿动作、能力的不同侧重点来分。如有的是锻炼平衡能力的、有的是锻练跑跳技能的,有的是锻炼手臂力量、有的是锻炼全身协调能力、有的是锻炼身体控制能力的。

民间游戏年龄段分类:根据民间游戏本身的难度大小,进行相对性划分,归类小、中、大班适宜的游戏。

(四)在家园配合中开发教育资源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家长的职业、阅历与专长等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挖掘家庭的教育资源,把家长请进班级,让家长作为一分子参与到幼儿园课程的改革中,对幼儿课程目标的落实有着不可估量的收益。我们开展的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中,请家长和幼儿共同玩精彩的民间游戏,家长都给予了热心的支持,这不仅密切了家园联系,融洽了亲子感情,对民间游戏的深入推广也很有意义。

(五)节省资源,弥补经费的不足

幼儿民间游戏灵活、自由度大,一般不受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所需要的玩具材料也简便,可以发动教师自制玩具。如我园教师在实践研究中,利用课余时间制作了数百件玩具,为全园节约了一大笔经费。

三、思考与感悟

(一)幼儿民间游戏作为我国优秀民间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充分挖掘了身边的教育资源,以追求最大的教育利益。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民间游戏正逐渐走出我们的生活。虽然我园将民间游戏作为课题研究,取得了明显效果,但如何将我们的课题成效推广开来,如何与更多的开展此课题的姐妹园进行联合研究,还需进一步的工作。

(二)虽然我们也利用家庭、社区资源,但如何更好的、更深入的利用这些资源,如何结合我园所处的环境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也需不断的进一步研究。

(三)民间游戏蕴涵着丰富的现代教育价值和发展潜力,是幼儿健康成长的良好伴侣。我们应充分利用好民间游戏,让它们像璞玉般散发出奇异的光彩,让幼儿在民间游戏中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 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4-38.

[2] 虞永平.文化、民间艺术与幼儿园课程[J].幼儿园教改,2004,(01):12.

[3]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指导纲要解读[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6-51.

[4] 李颖.儿童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机制研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8-21.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