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动手操作的思品活动

动手操作满足了幼儿好动、探索的需求,所取得的效果也是事半功倍。动手操作也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

导读:动手操作的活动,既能检验出幼儿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来印证自己学到的知识,也易于让幼儿发现新问题。动手操作满足了幼儿好动、探索的需求,所取得的效果也是事半功倍。动手操作也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

在目前针对幼儿所进行的教育活动中,思品教育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在幼儿教育中一直处于一个难点的位置。那么,如何让思品教育既达到它应有的效果,同时也利用幼儿接受呢?

一、思品教育及它的意义。

在全国加以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试验”会议中,朱小蔓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德育是教育中最重要、最艰难、最有前景的工作。道德教育是由一个完整的教育思想来统领的事业。研究大、中、小、幼一体化既要科学的、反复的螺旋上升,又要同时避免在内容上重复造成低效。所以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回到人的生活本身。人的生长发展去考察内在的一体性,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朱教授指出:当前德育教育表现出五种改革走向:

(一)道德教育进一步走向整体性、全息性、渗透性,从而改变智德分离的德育、校内外分割的德育。现在幼儿所接受的思品教育形式比较单一,基本上以老师的说教为主。如:我班的思品活动《关爱老人》中,幼儿在园期间讨论如何去关爱老人,都很全面,诸如端水、扶老人走路、拿毛巾等。可都难以落实到行动中去。当老师组织幼儿谈谈自己都为家里老人做了什么时,幼儿为了获得表扬而夸大事实,甚至还有幼儿说:“我妈妈不让我去爷爷家,所以我没有做。”这说明,对幼儿的品德教育不仅需要幼儿园的努力,也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

(二)是改变过到抽象过于空洞过于理想化的德育,走向一个驾照基础驾照生活性的德育。幼儿的年龄特点及他们大脑发育状况决定了幼儿对于抽象的内容难以理解。所以我认为应该结合幼儿身边的人或事对幼儿进行形象具体德育教育。诸如“爱祖国、爱人民……”等,内容对幼儿都不适应。

(三)改变惰性的知识性德育,强调情境性和体验性。以前的德育活动基本以说教为主,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效果也不好。结合非典,我班开展了一次“关于非典”的思品活动

(四)教育的互动性和对话性,改革单向的传递式的德育。在幼儿的讨论中,他们对“非典”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甚至王钰松小朋友问老师“你知道非典的英文名吗?我知道是SARS。”

(五)主动性和发展性,改变以教为主的德育。

二、目前思品教育存在的问题

1、幼儿会说不会做如:幼儿都知道要互敬互爱,可一旦在玩玩具时发生争执,立刻以武力相争。

2、思品教育效果只能保持一段时间,难以持久如:幼儿在园期间都不乱扔纸屑果皮,可一旦放假,回来后幼儿都需要一段时间改正乱扔垃圾的毛病。

3、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未形成幼儿在园受到的老师思品教育在园外的环境中受到很大冲击,如:幼儿要求不打架、不说脏话、可如果幼儿间偶然有了冲突,家长就教幼儿马上打回来再说。

三、结合幼儿特点达到思品教育目的

由于幼儿年龄偏小,对于抽象的说教内容领悟性较差,但由于幼儿好动,对新奇的事物有探索欲望,我以为利用幼儿的这一特点进行教学,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结合防非典工作,我们把保护自己的健康,预防非典也融合到了教学工作中,同时,为了卫生,老师在为幼儿添饭时也都戴上了口罩。幼儿对口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由此展开了一场讨论,

(1)预防非典的工具有哪些?

(2)戴口罩能起到什么作用?

(3)要戴什么标准的口罩才能达到预防作用?

         等等。幼儿把自己在电视上看的,在父母口中听到的都进行了一次交流。同时,幼儿也关注到老师戴口罩,可小朋友们相互间没有,那互相间也就没有了保护,怎么办呢?幼儿经过讨论认为他们也应该戴,可又没有那么多的口罩分发怎么办?幼儿决定自己动手制作。在讨论所需材料时,幼儿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口罩的结构,他们在观察口罩后,有人认为口罩里是棉花,有人认为是布。众说纷纭,最后决定拆开来看,当拆开后,幼儿发现竟是一大块纱布。他们都觉得很有趣,开心的大笑大跳。第二个难题是:幼儿很想知道口罩为什么用一根线就能戴到脸上。幼儿实践下来,最少用两根线,最多用四根线。第三个难题:如何将线固定在口罩上,有的幼儿尝试用针线来缝,有的用剪刀在口罩上扎洞,有的把线系在口罩的四个角上。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可幼儿都在聚精会神地用自己地用自己的方法尝试解决问题。现在他们会告诉你口罩是最常用的“防非典”用口,它的层数越多越厚,预防的效果越好。要想用一根线戴口罩,就要在折叠时注意折叠方法了。通过动手操作,幼儿巩固了对SARS病毒的认识,也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

动手操作的活动,既能检验出幼儿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来印证自己学到的知识,也易于让幼儿发现新问题。动手操作满足了幼儿好动、探索的需求,所取得的效果也是事半功倍。动手操作也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有了学习积极性,才会有好看学习效果。综上所述,我认为在今后设计德育活动时,应充分体现泉小蔓教授的五种改革走向。把德育教学落脚于整体性、全息性、渗透性,回归基础性回归生活性的德育。

贵州铝厂第一幼儿园 孙玲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