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父母怎样正确的爱孩子

当今社会流传着一个动听的称号----小皇帝,小皇帝称号是中国人对独生子女的一个称呼。这一称呼表达了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在中国的家庭里,父母往往以爱的名义占有孩子的时间和空间,控制孩子的行为,毫不顾忌地对孩子的生存空间进行侵犯和干扰,并且经常以爱的名义遮掩其纯粹的占有行为。

久扬艺术幼儿园    唐建红

当今社会流传着一个动听的称号----小皇帝,小皇帝称号是中国人对独生子女的一个称呼。这一称呼表达了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仅仅因为是独生子女,就获得家长们最尊崇的地位,这对于孩子来说,是有幸呢?还是不幸?

首先,我们来谈谈什么是爱?

爱是什么?是占有,还是一种平等的存在方式?从古到今人们徘徊在两种爱的形式之中;一种是以占有的心爱,和以尊重生命的态度式的爱。在中国的家庭里,父母往往以爱的名义占有孩子的时间和空间,控制孩子的行为,毫不顾忌地对孩子的生存空间进行侵犯和干扰,并且经常以爱的名义遮掩其纯粹的占有行为。几乎每个家长对孩子表达同一思想:限制你、管制你、打你、骂你,都是出于爱你,因为你是我的,按照我的想法寻找欢乐。其实这种占有式的爱对孩子的身心实际上是一种无情的摧残与折磨。孩子在这种冷漠压抑的氛围里,完完全全变成一个被动的承受者。情感被幽闭于心灵里,得不到呼唤。行为被禁止于规则中,得不到鼓励。整个人成了父母个人的精神和情感的占有品,得不到应有的刺激和给予,丧失了变化、复新、成长的条件。然而导致这种爱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在我的细心观察和教学经验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点想法和观念,仅供大家参考、借鉴。

一、爱是平等,爱是欣赏,爱是宽容

爱是人类最熟悉的一个词,也是人类的生命之源。爱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自我选择;爱孩子,要理解孩子,理解孩子的痛苦和欢乐;爱孩子还要会欣赏孩子的优点,并随时发现孩子的各种能力和热情,为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鼓掌;爱更不以指责和挑剔的态度待人,也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和愿望强加于人。爱所表达的是体谅、信任和理解。记得去年,我班有一位小男孩,他叫杨昊,刚开学时各方面都不太理想,胆小怕事,当时他父母又着急、又失落,对他的表现很不满意,整天训斥他,打骂他。有一次在语言活动中全班只有他能将“蓝色汽车”这个故事完整地复述出来,当时我很惊讶,平时别看他在班上不多言语,其实他暗暗认真、细心地记住老师所教的内容和知识,从那天以后,我和他的父母正式交流了一次,我认为每一位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就是平时你有没有注意,有没有发现,看待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应该是以积极的心态,与孩子交流,应该以朋友的角色去鼓励,去支持他们。

二、怎样正确对待孩子的欲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孩子也一样,因为孩子弱小,在表达欲望和强调欲望时常常要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比如要狭别人,会以哭闹的方式,所以在生活中一旦自己的欲望不被重视,得不到满足,孩子就会心生怨恨。记得上学期,有一位叫凡凡的小女孩,春游那天,父母没有批准她和小朋友们一起去,说“孩子太小,走不动”。第二天,我在课堂上,利用这一次春游,展开讨论,结果,凡凡哭了,哭的很伤心,嘴里不时地说:“坏妈妈”,这一举动,我感悟很深,在幼小的心灵里,就留下了难以抹掉的伤痕,这又是谁的错呢?放学时,我与凡凡妈妈交流了一些想法,真诚地希望休息天,凡凡妈妈带她去公园玩一趟,来弥补孩子多日的欲望,家长需要能够分清孩子这种欲望的性质,并要清楚、认真的深思。不能以管制你、限制你的这种爱,阻碍孩子的成长,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三、不能让孩子成为“笼中之鸟”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有一种病毒一样的东西渗透在成人的教育思想里,那就是成人经把孩子纯粹的游戏看成是浪费时间,好像只有孩子认字、学琴、画画、拿奖才是接受教育,才没有浪费时间。在这种病毒的影响态度,无情地剥夺孩子成长中最宝贵的岁月,破坏了孩子生命原有的接受和自我与外界联系的信息系统,孩子不能在自然的空间中玩耍、游戏。

记得上学期,我们班上的一位小男孩,他叫杨扬,刚开学时,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游戏活动中,他是那么的积极、主动,但在后来的日子里,我观察到,他变了另一位小孩似的,以往的活泼、自信、乐观的孩子,我再也找不到了。有一天我主动与他父母了解情况。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原来,小杨扬每天被父母接回家后就被他父母关在家里,一人独自在家写字、看书、画画,不允许与外界沟通,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孩子出去玩,会影响学习,而且也怕别的小孩欺负他。”当时,我在想,这也叫爱孩子。通过这一事例,我想在社会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被父母严密包裹着的独生女,父母不敢将他们放飞,害怕外面的环境,飞出去会遇到什么。慢慢的孩子就会变得懒惰、胆小,飞的本性也渐渐会蜕化了。在此我友情提醒这些孩子们的家长,你们的举动是不正确的,只会失得其反。孩子就好比自然界中的小鸟,只有在飞翔中才能练硬自己的翅膀,只有在自然界运动中和创造中,增长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本领、情感和思想,也只有在社会运动中才能迸发出来。

四、竞争观念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现在全社会最熟悉的两个字是“竞争”,家长们不断提醒孩子的也是这两个字,并且要求孩子成为竞争中的胜利者,而不是失败者,在当今社会上,孩子的学习已不在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几乎整个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都要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在竞争中残酷地要求孩子不能出错,因为出错就意味着失败。可孩子恰恰是在一次次出错中成长起来的,就像刚会走路的小孩子,是在一次次跌倒后爬起来学会走路的。

曾有一件类似的事就发生在我身边,我邻居家有一位刚上一年级的小男孩,平时的学习时间安排特别紧,平时除了要上五门兴趣班之外,还要完成老师以及父母的回家作业,在一次考试中,孩子没有拿到100分,他的母亲就急眼了,一边打骂上前,一边数落孩子不争气,给孩子列出一长串这次失败推导出来的可怕公式——得不到第一,就当不上三好学生,当不上三好学生,就不能上重点中学,上不了重点中学就不能考重点高中……,我们都懂这个母亲的推理方式是现实的,也是客观的。但她给孩子留下的是什么呢?那就是一点,不能出错,那怕是一点小错,渐渐的孩子就有了恐惧感,不但影响孩子生命的健康成长,还不断地给孩子制造心理盲区和盲点,孩子因时常恐惧,失败和害怕出错而畏缩不前。

我认为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去当胜利者,父母应该引发孩子对求知世界探索的求知欲和热情,以及好奇心。这种好奇心是孩子学习的真正动力。不管孩子对什么发生兴趣,只要他有兴趣,就完全身心地投入,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才能真正地吸收生活中的养料。

爱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自我选择;爱孩子,要理解孩子,理解孩子的痛苦和欢乐;爱孩子,要会欣赏孩子的优点,为孩子的每一点进行鼓掌;爱孩子,要宽容孩子身上的各种毛病,以及成长中随时暴露出来的各种缺点。

我真诚地呼吁这些父母们,快快觉醒吧!

真正对孩子的爱是一种平等的存在式的爱,父母要以自己生命的激情以心灵的相互撞击给孩子以生命的活力,不断促使和催发孩子生命向上生长的能力,只有把孩子看作一个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独立的人,而不是自己的一位私有财产,一个能替自己实现理想的实践者,才能给予孩子纯粹的爱的美好感情。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