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幼儿丢掉心中的“拐杖”

生怕哪位幼儿吃不饱,所以每次进餐时都忙得不亦乐乎,帮这个舀勺子菜填嘴里,喂那个一口稀饭……尽管不停地提醒,几个淘气的宝宝还是常常在那里仔细把玩一粒米、一条粉丝、一片菜叶。如果过多的依赖拐杖,人可能就越来越不会走路了。幼儿心中要是有了“拐杖”,会无形中失去很多发展的机会。为了幼儿的成长进步,快帮他们丢掉心中的“拐杖”。

生怕哪位幼儿吃不饱,所以每次进餐时都忙得不亦乐乎,帮这个舀勺子菜填嘴里,喂那个一口稀饭……尽管不停地提醒,几个淘气的宝宝还是常常在那里仔细把玩一粒米、一条粉丝、一片菜叶。往他嘴里塞,他就张嘴吃,不塞,他就等着。一学期过去了,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几乎没有长进,反而对老师形成了很强的依赖性,自己能吃的也不吃了。

这一学期幼儿一下增多了,老师不可能每个都喂了,必须锻炼他们的自理能力,这对孩子的发展也有益。所以,我决定帮幼儿丢掉心中的“拐杖”,鼓励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进餐时间到了,我先跟孩子们谈话:“我们都长大了,要自己吃饭,不让老师喂。小手勤快了,脑子会越来越聪明;小手懒惰了,脑子就变笨了。吃饭的时候,我们比一比,谁不用老师帮忙,自己吃得好!”

大部分幼儿有进步,可那几位依靠老师惯了的幼儿仍有点“涛声依旧”。最后我忍不住帮了一位,可我发现,另外几个也不自己吃了,眼巴巴看着老师,大概是说:“你怎么帮他呀?我也要帮!”第二天早餐,我除了不断催促提醒外,哪一个也不帮。看看实在是没依靠了,孩子们都自己吃起来。到午饭时,不用老师提醒,大家都自己动手吃起来了,我及时进行了表扬鼓励。

穿衣服也是如此。大部分幼儿都能自己穿了,可几个弱小点儿、动作慢点儿的孩子,因为老师帮助的多了,连自己会做的也不做了。午睡起床时,别人都在忙着自己穿衣服,可他们懒洋洋地坐在床上等老师。我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法—帮他穿上一条裤腿,另一条留给他自己穿;帮他系上最上面的两粒扣子,剩下的留给他自己扣……慢慢的,衣服全部由他自己穿。这个办法还不错,现在孩子们都能自己穿衣服了。

如果过多的依赖拐杖,人可能就越来越不会走路了。幼儿心中要是有了“拐杖”,会无形中失去很多发展的机会。为了幼儿的成长进步,快帮他们丢掉心中的“拐杖”。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