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损人行为的实验研究与矫正策略

道德教育包括道德启蒙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幼儿园幼儿有损人行为的表现,如:偷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不及时归还等。幼儿损人行为是否成为道德行为?对不良道德行为应如何矫正是人们十分感兴趣的问题。研究幼儿损人行为是否成为道德行为为幼儿品德发展方面及幼儿心理发展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一直是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的重要方面。道德发展包含道德认知的发展和道德情感的发展两个方面。道德教育包括道德启蒙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幼儿园幼儿有损人行为的表现,如:偷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不及时归还等。幼儿是否已获得有关日常行为道德规范的知识及能否利用这些知识对行为做出相应的判断?幼儿损人行为是否成为道德行为?对不良道德行为应如何矫正是人们十分感兴趣的问题。

幼儿认知发展的新进研究成果强调幼儿获得的知识对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幼儿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和大量的科学知识既“朴素理论”——行动结果满足需要便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并据此逐渐学会区分物理、生物、心理等不同领域的对象、现象,认识其独特的因果制约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对有关概念的认识,形成有关领域的认知结构①。研究幼儿所具有的道德知识水平可以促进幼儿道德认知发生发展等理论的再发展。

道德行为是品德的外部表现方式,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客观指标。只有当一个人充分认识到行为的道德意义,他的行为才可能称得上道德行为,如果一个人无意中做了一件好事,其行为不能称为道德行为。研究幼儿损人行为是否成为道德行为为幼儿品德发展方面及幼儿心理发展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幼儿不良道德行为是不被接纳的行为,是培养良好个性品质的障碍,是幼儿品德培养和幼儿道德教育的重要解决问题。有关幼儿不良道德行为的研究虽然不少,但还不够丰富。研究这一问题可以丰富幼儿品德培养方面的知识文化。

道德发展深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我国有崇尚道德教育的传统。幼儿教育目标中,就身心两个方面的发展来说,我国更重视幼儿身体的成长,而西方国家更重视心理发展。因此,此研究假设我国幼儿的道德认知和情感的发生发展可能表现出与西方幼儿不同的特点。

道德行为是人在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推动下产生的涉及道德意义的行为。研究幼儿损人行为是否成为道德行为,也为我国幼儿的道德认知和情感的发生发展提供了相关的资料。

如今谈得较多的是如何培养幼儿的求知欲、学习兴趣等,而对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却谈得很少。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生理、心理的逐渐成熟,思维逐步趋向抽象,幼儿的社会性将不断发展,如何对幼儿不良的道德行为进行矫正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于“幼儿道德判断的发展水平”国外有研究表明:幼儿道德判断的发展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但这种发展并非直线式的,而是具有波动性的,甚至在一定年龄段出现发展的倒退现象;并且幼儿的道德判断水平也因判断内容不同而异。这一结果反映了品德现象的复杂性。皮亚杰说:“幼儿的第一个道德感是服从”。他把这时候的幼儿道德认识称为他律为主要特征的阶段。所谓他律是指幼儿的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②。他把10岁以下的幼儿对道德判断问题分为客观责任和主观责任两类。可发现6岁以下的幼儿还不能进行比较,平均7岁幼儿对道德判断表现为客观责任,而9岁左右的幼儿开始表现出主观责任。对“幼儿损人行为情绪”的研究表明:幼儿虽然知道损人行为不对,却并不对损人行为产生不快情绪。斯金纳对“不良行为的纠正问题”的研究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1.模疗法:分两步第一步,让病人先观看别人的行为以及行为的强化结果。这些行为与强化都是病人所希望的。2.随机强化法:一种比较灵活的治疗方法,包括操作学习技术。3.代币法:代币法实施于精神病院。4.厌恶刺激法:当患儿发生不良行为时要求教育者要说“不!”

国内对“有关幼儿损人行为的道德判断”研究表明:幼儿已经逐步获得了有关社会道德的日常概念水平的基本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对道德的正确性做出判断。对“幼儿损人行为是否成为道德行为”有研究表明:我国幼儿对自己假设的损人行为感到不快,较早地萌发了遵守道德规范的需要。对“不良行为应如何矫正”有关研究表明应采取的措施有:1.榜样示范;2.表扬鼓励;3.坚持家园一致的原则。

本课题研究目标:1.幼儿是否已经获得有关日常行为道德规范的知识及能否利用这些知识对行为做出相应的判断。

2.幼儿损人行为是否是道德行为

3.拟订对不良道德行为的矫正对策。

本课题研究内容:1.实验采用临床访谈法,个案处理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幼儿是否已获得有关日常行为道德规范的知识及能否利用这些知识对行为做出相应的判断”和“相应的情绪预期”进行研究;来证明幼儿损人行为是否成为道德行为。

2.根据影响道德行为的主要因素,提出对不良行为的矫正对策。

2实验方法

2.1被试

从沈阳市两所普通幼儿园中随机抽取60人。被试分为4岁、5岁、6岁三个年龄组。年龄范围为足月前后三个月,每组20人,男女各一半。

2.2材料和方法

以幼儿熟知的日常生活小故事为访谈材料。为考察幼儿判断的稳定性,以及不同情境反映出来的差异性。本研究自行设计了4种不同故事情境,依次为(1)对他人的优点或成绩给予嘲笑讥讽的态度。(2)争夺玩具和伤害别人。(3)偷拿别人的物品。(4)借物不及时归还。每个故事配有图片,方法采用临床访谈法。

故事一、

小朋友,有一天老师检查小朋友讲故事的好坏,小红讲完故事后,老师表扬了她,并夸她聪明。这时小刚对其他的小朋友说:“她讲的什么啊,你看她长的那么难看又那么胖。

提问:1.小刚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小刚这时心里感到高兴不高兴?为什么?

3.如果你像小刚一样这样说小红,你会觉得高兴不高兴?为什么?

4.小红觉得高不高兴?为什么?

5.你刚才说小刚这样做不对,那他怎么做才是对的?为什么?

6.如果小红真的讲的不好,小刚这样说她对不对?为什么?

故事二、

有一天,玲玲和芳芳在图书区里看书。玲玲正在看《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芳芳也想看,可是图书区里只有这一本书,芳芳则把《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这本故事书抢过来自己看。

提问:1.芳芳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芳芳这时心里感到高兴不高兴?为什么?

3.如果你像芳芳一样把故事书抢过来不让别人看,自己看,你会觉得高兴不高兴?为什么?

4.小朋友,玲玲觉得高兴不高兴?为什么?

5.你刚才说芳芳这样做不对,那她怎么做才是对的?为什么?

6.如果玲玲已经看完好多遍《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了,芳芳这么做对吗?为什么?

故事三、

小朋友,一次老师让小朋友们自己准备叶子用来上美术课。上课时浩浩发现自己忘带了叶子,他看见小军有就拿了他的叶子。但小军没有了叶子也上不了美术课。

提问:1.浩浩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浩浩这时心里感到高兴不高兴?为什么?

3.如果你像浩浩一样把别人的叶子拿来自己用,你会觉得高兴不高兴?为什么?

4.小朋友,你觉得小军高兴不高兴?为什么?

5.你刚才说浩浩这样做不对,那他怎么做才是对的?为什么?

6.如果小军还有很多叶子,浩浩这么做的对不对?为什么?

故事四、

上美术棵时,玲玲向芳芳借了一个红色的彩笔,当芳芳要时玲玲却不还。

提问:1.玲玲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玲玲这时心里感到高兴不高兴?为什么?

3.如果你像玲玲那样借了芳芳的笔,当芳芳要时不归还,你会觉得高兴不高兴?为什么?

4.你觉得芳芳这时高兴不高兴?为什么?

5.你刚才说玲玲不对,那她怎么做才是对的?为什么?

6.如果芳芳不用,还要回彩笔。玲玲这么做对不对?为什么?

3.1道德认知部分

对于问题1,几乎所有被试在所有故事里都回答损人者做的“不对”。在表1变化情境中(问题6)判断损人行为“对”和“不对”的频次中,我们可以看见,虽然问题6加入了情境因素干扰,但4岁的被试在大多数情况下已能判断损人者做的“不对”。

3.2道德判断理由部分

在表24岁、5岁、6岁幼儿道德判断所依据的各类理由的百分比中,比例最高的四项依次为(1)道德规范.(2)所有权.(3)权威的态度和惩罚.(4)对他人利益的考虑。

3.3情绪判断部分

表3对于(问题3)被试判断损人者产生负情绪百分比表中可见:回答“不高兴”的随着年龄的增高频率逐渐升高,回答“高兴”的逐渐降低。但仍有少数被试组均回答“高兴”的比例显著高于回答“不高兴”的。并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了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脱节的现象。但是幼儿对此行为的解释分别为权威的态度和惩罚、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等。

4讨论

4.1幼儿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与其掌握道德知识及一般能力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幼儿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与其掌握道德知识水平有关。本实验显示最年幼的被试(4岁)已能判断损人行为是“不对”的。并且在损害程度大小等情境干扰下,仍能判断损人行为“不对”占89%。表明了幼儿道德认识的水平,这与他们已获得越来越丰富的道德知识有关。从表24岁、5岁、6岁幼儿道德判断所依据的各类理由的百分比中可以看出,幼儿不仅懂得必须遵守享用财务有关的道德规范,根据其回答的理由也可以看出他们已经懂得必须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各类人际关系和基本的道德标准。回答理由中有“团结友爱”“拿别人的东西要和别人商量”等。但是由于幼儿的一般认知能力尚处于较低水平,其道德知识仍是直观的、形象的、其个体内部各种道德知识的发展不平衡。在幼儿道德判断理由中,仍有少数幼儿做出了不确切不恰当的规范判断。

4.2道德情感的发展与道德认知的关系。

众所周知,道德感是个体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标准,在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言论和意图是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道德感是建立在道德知识、信念基础上的,幼儿对损人行为做出的负情绪评定可以作为幼儿道德感发展的一个指标。本实验中,6岁被试已有94%的人在四种不同故事情境中一致的做出自己将“不高兴”的判断,并且在判断自己感到“不高兴”的理由(表2)中,道德规范和作为道德规范基础的所有权两项占优势地位。表明了他们已能把做出损人行为后的情绪反映与相应道德规范联系起来,显示了道德认知的发展对道德情感发展的制约作用。本研究中,幼儿对故事中损人者的情绪判断仍表现出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相脱节的现象,在教学实践中出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脱节的现象,但幼儿对此行为的解释分别为权威的态度和惩罚、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等。在表3对于(问题3)被试判断损人者产生负情绪百分比表中,少数被试对故事中假设自己作为损人者可能产生的情绪反映的判断情况中回答“高兴”的占了29%。主人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当然会“高兴”。但是他们对这些行为表示无所谓的态度。虽然幼儿这些行为是无意图的,无意识的,但是幼儿会在这些错误的基础上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应给予重视。

4.3道德发展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幼儿道德发展实质上就是幼儿道德社会化的过程。幼儿道德社会化主要是通过家庭、幼儿园、同伴和大众传播媒介实现的。因此它受到社会文化和教育等因素的深刻影响和制约。在本研究中发现,6岁组的幼儿对自己假设的损人行为感到不快,萌发了遵守道德规范的需要。并在表24岁、5岁、6岁幼儿道德判断所依据的各类理由的百分比表中,道德规范居首位,可见我国重视道德教育的程度。在我国,家长和教师是非常注重用强化手段来规范孩子们的行为的。“好孩子”会得到承认的称赞。德育教育一直是教育方针的重点。但研究中发现在表3对(问题3)被试判断损人者产生负情绪的百分比表中,幼儿对故事中损人者的情绪判断仍表现出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相脱节。并在教学实践中有发现有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脱节的现象,但幼儿对此行为的解释分别为权威的态度和惩罚、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等。,少数被试对故事中假设自己作为损人者可能产生的情绪反映的判断情况中回答“高兴”的占了29%。所以道德教育应继续加大力度的实施下去。

4.4幼儿不良行为的矫正措施

本研究中,虽然幼儿对损人行为表现出无意图无意识的状态,如对“偷拿别人玩具”的回答是“因为我没有”诸如此类的理由,有些理由是笼统的规范和不确切不恰当的规范。但是如果不及时矫正,幼儿会在这些无意识的错误基础上形成不良行为。

4.4.1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良好的心理环境是幼儿接受教育的心理基础。幼儿的情绪变化大是幼儿心理特点之一,教师只有为幼儿创设友爱、温暖、安全的心理环境,才能使幼儿活泼、愉快、健康的生活,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活动,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4.4.2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重视家庭教育。

孩子生活在稳定和谐的环境里,从小他们就感受到父母的关心、爱护,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积极健康的促进作用。同时应提高家长在幼儿教育方面的素质。家长与幼儿之间具有密切的情感依恋,家长是幼儿模仿、认同的主要对象。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幼儿的人生观、价值观。家长还应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多了解一些幼儿心理方面的知识,多学习一些教育幼儿的本领,不应因他们的年纪小就不给予重视。

4.4.3榜样示范、表扬鼓励,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幼儿的眼中是女神,是一切美丽的象征。所以教师对工作的热情、态度、精神风貌、言谈举止、衣着打扮无不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幼儿。由于幼儿的道德判断还处于他律阶段,具有喜欢模仿和情绪不稳定等特点。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为幼儿做良好的榜样的同时,也可以利用榜样示范的方法在日常生活、游戏活动中注意品德教育的随机性,来让幼儿模仿好人、好事,以达到纠正过错行为的目的。比如:当看见有小朋友遇到困难时,老师可以说:“小朋友,你们知道雷锋叔叔遇到有人遭到困难时是怎么做的吗?谁想做助人为乐的好孩子?”同样因为这个原因,表扬鼓励也是对幼儿进步或优点的评价,是激发幼儿上进心、自尊心,增强道德认知水平,改正不良行为的有效方法。如果对幼儿经常采取表扬鼓励,一方面可以培养其自尊心、进取心,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其道德认知,对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4.4.4家密切配合,注意道德教育的一致性,提高教育效果。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