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责任心培养的对策研究

现在的幼儿,由于所处的家庭条件优裕,孩子们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而这些孩子的智力并不低,但是成年后却无声无息,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缺少责任心。责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

金小洁

一、问题的提出:

人的全面发展和精神完善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人们生活在家庭、集体、社会中都要承担有关的责任。现在的幼儿,由于所处的家庭条件优裕,孩子们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而这些孩子的智力并不低,但是成年后却无声无息,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缺少责任心。所谓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

在面对国际政治经济竞争激烈的二十一世纪,我们的孩子就更应该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责任。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创新意识。因此,责任心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和精神完善化以及对孩子健康成长,成才和才智的充分发展能起到不可估量的催化和促进的作用。所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是迫切的,是每一位家长不容忽视的。

二、研究的方法:

1、调查的时间:

2004年1月

2、调查的对象:

本园2004年在园三个大班的幼儿家长103名,其中有效卷100份。

3、调查的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法、座谈法、交流法、访问法

4、调查的内容:

(1)基本情况:(幼儿的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主要教育者的学历、职业、兴趣爱好、家庭结构等等。)

(2)幼儿责任心的现状:

三、结果与分析:

1、通过调查发现,幼儿四种责任的发展水平由高到低为:对集体、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

2、幼儿责任心三个层面发展水平由高到低为:情感层面、认知层面、行为层面。

3、影响幼儿责任心发展的因素有:

(1)幼儿性别,男孩的社会责任心水平不及女孩,男孩与女孩在责任心发展水平上有差别。

(2)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责任心发展,独生子女对自己负责的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对社会负责的水平低于非独生子女。

4、经进一步研究发现:

(1)幼儿责任心发展的水平与幼儿身心发展的总体水平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情况下责任心越强,身心发展水平也越高;责任心水平越弱,身心发展水平也弱。

(2)幼儿责任心的水平与幼儿行为习惯、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水平存在着关系。

(3)幼儿责任心的水平与幼儿卫生习惯和学习习惯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4)幼儿的责任心水平与独立性、关心他人和亲子关系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根据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采用以下的对策进行实施。

四、幼儿责任心培养的对策:

(一)让家长明确培养幼儿责任心的重要性。

一个对家庭、对社会负责的人,才能够让人感到可信任;一个对生活、对事业负责的人,才会不断地进取、创造;一个对民族、对国家负责的人,才会去献身、去贡献。成就伟大事业的人都有强烈的责任心,责任心是事业心的基础,也是许多高尚精神和良好品德的基础。所以责任心的培养从家庭到学校,从家长到老师,从小事到大事这样循序渐进。

1、要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现在的家长他们过分的溺爱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许多事情家长都包办代替了,还有许多幼儿是爷爷奶奶带领的,那就更加宠爱了。他们认为,孩子这么小,懂得什么责任心,等他们长大了,自然就有责任心了。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因为责任心不是某一天突然就有的,而是需要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的。

2、要让家长知道自己有着特殊的教育责任感,要对自己的孩子负责,从一定角度来说,父母的责任心水平可以折射出孩子的责任心。所以父母们平时尽量自己来教养孩子,利用空余的时间多学习,多交流,这样给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3、家长们还应该学会如何地爱自己的孩子,不过分的溺爱孩子。作为父母关心、爱护孩子是天生的本能,可是很多父母在关心,保护孩子的同时却忽略了孩子是需要学会负责任的。

(二)幼儿园的家长指导工作

幼儿责任心的培养,家长和幼儿园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家长由于自己在观念、教育、培养的手段上不够合理,不够科学,所以幼儿园有必要进行以下的活动,让家长能够更好地对幼儿进行责任心的培养。

1、园内开展专题讲座

通过一系列的讲座,来让幼儿家长了解到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应该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在家里,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孩子从小树立起一种责任的意识。让孩子在家庭的岗位上受到责任的份量,同时也帮助家长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

2、出版家庭教育小报、黑板报专辑

我们园内有定期的黑板报、校刊能够及时地让家长了解到最新的教育理念,给家长提供培养幼儿责任心的科学知识及经验。

3、充分利用家长园地,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

通过家长园地,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在幼儿园里责任心的表现,有了进步教师及时的表扬,这样更能激起幼儿培养责任心的兴趣。

4、开展咨询活动。

在园内,开展责任心培养的咨询活动,让家长把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碰到的疑惑可以面对面的进行交流,找出问题的答案,以便让家长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责任心。

5、通过园内开展亲子活动、征文的交流,让家长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在园内经常开展各类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在活动中来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并且通过家长的来稿征文,把好的经验介绍给其他的家长,使他们共同提高。

6、发放各类宣传资料。

通过发放各类有关培养幼儿责任心的资料,让家长进一步的了解,并且能更好地对幼儿进行教育。

(三)指导家长培养孩子责任心的方法:

责任心的培养应遵循这样一个规律:从自己到他人,从家庭到学校,从小事到大事,从具体到抽象。指导家长在家里培养幼儿独立生活,放心大胆的让幼儿自己去实践。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家长可以让孩子从具体的小事做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在家里应该明确哪些事情是由爸爸妈妈来做的,哪些事情是由爸爸妈妈一起帮助来完成的,哪些事情必须是自己做的,这样只要父母不包办,让幼儿逐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来完成的习惯。久而久之,幼儿的自理能力也有了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责任心。如:大班的孩子完全有能力自己穿脱衣服,而且他们会把脱下的衣服折叠整齐,这时我们的家长切记不要一味地包办,这样使他们减少了劳动的机会,削弱了他们的责任心。

2、家长有意识地交给孩子一些任务,锻炼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

因为劳动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好方法,及早地让孩子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适当地承担家务,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孩子的责任心。如:孩子的手帕脏了,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去洗。如果孩子碰到了困难,家长可以用语言在旁边指导,不要包办,让孩子有机会把事情独立地做完,等孩子把事情做好了,家长不要忘了及时地表扬,鼓励。如果孩子任务完成的效果不好,那么作为家长不要一味的批评,而要多和孩子进行讨论,进行交流,找出问题的所在,这样让孩子有兴趣完成以后家长所交代的任务。

3、家长要鼓励孩子勇敢地承担责任。

因为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还小,还不懂事,做错了事没关系,对孩子行为的结果姑息迁就,把责任扛到自己的肩上,问题就解决了。那么孩子呢?自己做了错事还若无其事,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做错事情,家长就要帮助他们勇敢地承担责任。如:孩子在一起玩玩具,一个孩子把另外一个孩子的玩具弄坏了,那么作为家长要让他明白由于自己的过失才造成这样的后果,并且帮助孩子承担起责任,可以陪他一起去买玩具赔偿给另一个孩子并且向他道歉,使他进一步认识到这是自己的过失,要勇于承担责任。

4、家长要鼓励孩子做事情要自始自终,不能虎头蛇尾。

因为我们的孩子永远都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好奇心特别强,而且他们的随意性也很大,所以作为家长也要督促孩子认真地做事,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

5、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服务工作,这是培养孩子社会责任的开始。

总之,家长在培养幼儿责任心的过程中,也要善于捕捉时机,及时适当地进行鼓励,不要说一些打击幼儿的言语,使幼儿的责任心萎缩,而应该把握好其中的尺度,来培养幼儿的责任心。

(四)教师培养幼儿责任心的方法

在孩子责任心培养的过程中,教师也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目的,运用恰当的手段来对幼儿进行培养。

1、教师明确责任心培养的任务。

首先,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让幼儿懂得要对自己负责,培养幼儿对自己的责任心。在园内,教师积极鼓励孩子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让幼儿自己脱衣服,自己整理玩具等等。通过这些培养幼儿的责任心,使他们知道玩好了东西要整理好。

其次,教会幼儿关心别人,培养幼儿对同伴,对集体的责任心。引导他们互相帮助,让他们养成乐意帮助别人的好品质。

再次,在幼儿园中,教师还要培养幼儿对社会的责任心。通过在园内开展各种活动,教师设计各种游戏,让幼儿知道,每一个人都要对社会尽责任,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定和秩序。并且通过各种主题活动来教育培养幼儿,使他们富有责任感。

2、教师要在一日活动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牢记身教重于言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因为模仿是幼儿发展的途径之一,榜样塑造着成长中的孩子,促使他们在生活中有责任感。如:面对幼儿玩好玩具后所制造出来的残局,我会伤心地说:“小玩具,谁把你丢在这里的,我送你回家。”于是把玩具放回原处。刚开始他们会很好奇,渐渐地,他们也会跟着你做了,时间长了,他们就养成自己整理玩具的习惯了,所以,模仿能使幼儿潜移默化的学会了很多东西。

3、在班内建立值日生制度。

通过让幼儿进行每日的值日,给花草浇水、摆放桌椅,每日为幼儿报菜谱等让幼儿逐渐养成责任的意识。

4、在自主性游戏活动中,逐渐培养幼儿的责任心意识。

在游戏活动中,特别在娃娃家、医院、理发店等活动中要求幼儿要承担起角色中的责任,完成角色中的任务,这样有利于幼儿责任心的养成。

5、通过情景感知,来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教师定期的组织幼儿参加一些社会性的服务,通过参与、感知来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如:为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捡树叶、檫桌椅等在植树节自己动手种小树苗等,让幼儿在亲身的实践中来培养责任感。

6、教师在平时的一日活动中,加强对幼儿的观察,分析幼儿的行为,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引导。

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要注意对幼儿的观察,发现了情况要及时的分析,进行反思,然后找出原因的所在,才能够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知道,这样有助于幼儿责任心的形成。

总之,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关键是要让孩子在家里、在幼儿园都要有实践的机会,使家长和幼儿园密切配合,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使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同步,形成合力,这才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五、主要参考资料

1、庞丽娟姜勇《幼儿责任心发展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3

2、王建新《道德责任心浅论》山西大学学报1999.4

3、孟维杰《浅谈现代教育中责任感及其培养》松辽学刊2000.8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