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为何在创作巅峰时期想不开?

在当代诗坛,海子就是这样一种存在。提起海子,大家总会想起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此诗问世后,各种鲜花和掌声都来了,海子的诗歌生涯达到了巅峰,那一年海子25岁。西川与海子、骆一禾被誉为北大三诗人,这两人和海子交情匪浅。但酒馆老板的这句玩笑话,真的能成为海子想不开的主因吗?如今海子已经走了31年了,我们还在想他。

海子为何在创作巅峰时期想不开?

有些诗人的存在,总是能让大家想到“天才”二字。在当代诗坛,海子就是这样一种存在。

提起海子,大家总会想起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此诗问世后,各种鲜花和掌声都来了,海子的诗歌生涯达到了巅峰,那一年海子25岁。

在此之前的7年时间里,海子写下了200万字的作品。200万字对诗歌来说是什么概念?李白一生存诗千首,加起来才不会超过10万字。虽然现代诗和古体诗不一样,不能这样类比,但这个产量在现代诗中也是首屈一指的,可见当时他是极有创作热情的。

可是就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问世两个多月后,海子便卧轨于山海关附近,25岁的生命就此终结。到底为什么?很多人在问。因为事业不顺肯定是不可能的,因为爱情也似乎有些牵强,毕竟他和喜欢的姑娘已经分开了许久。

多年后,高晓松在节目中讲了这样一件小事,令人心疼不已。高晓松说海子走的那天,其实是比较伤感的。那天他走到一个酒馆,跟老板说自己没有钱买啤酒,但可以给他读诗来换酒。老板说了一句很伤人的话:“我求你了,你别读诗,我请你喝酒”。

这件事听起来很像一个段子和笑话,但高晓松却对此言之凿凿,这件事最开始是由著名诗人西川回忆的。西川与海子、骆一禾被誉为北大三诗人,这两人和海子交情匪浅。

海子走后,西川回忆了很多关于他的点点滴滴,也编写了各版本的海子诗集。现在我们知道的关于海子的很多小事,都是由西川及海子生前的同学、好友口中说出来的。以诗歌换啤酒这件事,既然西川公开说过,高晓松也敢在节目中拿出来说,那真实性应该还是有的。

但酒馆老板的这句玩笑话,真的能成为海子想不开的主因吗?

通过海子与酒馆老板的对话,我们看得出来,海子是一个极天真的诗人。他对诗歌有一种执着,在那个时期诗歌可能就是他的一切,是他平生唯一的骄傲[renwugushi.com]。

海子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因为有天赋,他15岁就考上了北大法律系。那时的他,不会是班里条件最好的,个子不算高的他长得也很一般,内向的他只能寄情于文字中。18岁还在大学的他,便开始写诗,21岁时写出了《亚洲铜》。

后来他的同学们回忆大学时光时表示,海子和同学们并不合群,很多时候大家开着玩笑,海子便因找不到话题走开了。但是毕业时,海子却给班里的同学一人送了一本名叫《小站》的诗集。这本诗集是他自己花钱油印的,还专门请同学在每本书上刻了个“赠”字。这时候是1983年的毕业季,可见对当时的海子来说,诗是他在同学们,甚至所有人面前最大的骄傲。

毕业后,海子被分配到一所大学的校刊任编辑,也算是从事了相关专业的工作了。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名校毕业,稳定饭碗,这就是美好生活的开始。但是对海子来说,这些都不重要。

离开学校后,孤独感就笼罩着他,他曾像如今很多觉得迷茫的年轻人一样两次入藏,希望能在远方找到什么,但他失望了。这段时间,他写了两首很有名的诗,一首叫《远方》,诗如下:

这首诗写于1988年,也就是他离世的前一年。诗最出名的便是第一句“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另一首叫《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这首诗捧红了戈壁滩上的小城德令哈,至今仍有很多诗迷去那里追寻海子的足迹。在这首诗里,海子说:“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这种发自内心的悲伤海子已经无法控制。

其实以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这种悲伤其实就是海子性格里的多愁善感,这是他能成为一个优秀诗人的原因,也是将他压垮的原因。对乐观的人来说,远方的草原什么都有;对悲观的人来说,只能看到戈壁滩的茫茫沙海。

酒馆老板的那句玩笑话,在一瞬间将海子从诗歌的梦里唤醒了,也就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这话对别人来说可能是笑话,但对诗歌有执念的海子却接受不了。所以此话虽并非主因,却是一个诱因。如今海子已经走了31年了,我们还在想他。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