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顾城的一生以及创作?

顾城之死,成为文学史家的一块心病。您说如何评价顾城的一生,以及他所作的诗歌,我觉得这个题目还是有些过大[renwugushi.com]。关于顾城的一生和他的创作,我想这首诗是最好的表达。也正是顾城的这次出轨才造就了他悲剧的人生。顾城离开的那一年,他才37岁,正是一个人最富有生命力的阶段。

怎么评价顾城的一生以及创作?

顾城,中国朦胧诗代表人物,被称为当代唯灵浪漫主义诗人。1956年生于诗人之家,父亲是著名诗人顾工。12岁时辍学养猪。

1973年开始学画,次年回京在厂桥街道做木工。1980年初所在单位解体,失去工作,从此过漂游生活。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2年重访欧美并创作。获德国DAAD创作年金,在德国写作。1993 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因婚变,用斧头砍伤妻子谢烨后自缢于一棵大树之下,谢烨随后不治身亡。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著有诗集《白昼的月亮》、《北方的孤独者之歌》、《铁铃》、《黑眼睛》等。顾城在新诗、旧体诗和寓言故事诗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中国新诗的经典名句。从唯道德论的角度看,顾城也许不应该被写在这里,但是从一种更大意义的悲剧和诗意的层面上理解的话,他就变得很有必要。顾城文本的影响力几乎超过了所有当代诗人,这是我们无法将他绕开的理由。他的精神现象学意义虽然有更多负面的角度,但也正因为如此,他的诗歌中也包含了更多幽暗的和深渊式的人性复杂内容,使其单纯的表达中蕴含了丰富的信息。顾城是个感觉至上的诗人。他用灵魂去感受,用心去观察。顾城属于那种用灵魂也为灵魂浅唱低吟的诗人,是纯粹的性灵的写作。他的诗歌安静、舒缓、抑郁、沉着,又不缺少生气和活力。顾城之死,成为文学史家的一块心病。文学史并不是刑事判决书,文学史家也不是道德家,只需知人论事,探究诗人对于诗歌艺术的劳绩。

顾城(1956—1993),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学爆炸”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作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说他是新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诗人也不为过。

童年顾城性格内向而敏感,喜欢安静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少年时期遭遇“文革”,12岁辍学随父亲下放农场,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苦难,造就了一位天才的诗人,他说: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但那些黑暗,也给他的心灵带来永久的伤害,正如他那首《昨天,像黑色的蛇》。这些伤害又为他后来的毁灭埋下了伏笔,他的另一首短诗《小巷》即隐约透露出某种消息:

小巷,

又弯又长,没有门,没有窗,我拿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

终其一生,这“厚厚的墙”一直在他的心里,使他无法融入外面的世界。

天才的一半是疯子。

新时期以来中国最有名、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中,写下《相信未来》的食指(郭路生)精神分裂,至今还住在北京的福利院中;写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査海生)已于1989年3月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而顾城的结局更令人唏嘘,1993年10月,在新西兰激流岛,婚变让这位文弱苍白的书生在用斧头砍杀妻子之后自缢身亡。

他们都是天才的诗人,同时又是生活的低能儿。用文字筑起了自己的王国,然而一旦走出这个精神的城堡,他们又沦落为冷酷现实世界中的乞丐。他们的诗像流星、像闪电划破黑暗,照亮人们的心灵,而诗人却为这瞬间的光芒,燃烧了自己的一切。

在2020清明来临之际,谨以一首小诗来纪念顾城。

在冬天里想像春天,

在黑暗中想像光明,

在活着时想像死亡,

当你终于打开那扇门,

结局不免令人失望。

春天也有凋谢,

光明也有阴影,

而死亡,

谁也不会知道,

那将是永恒的铭记,

还是永恒的遗忘。

放在今天的年代,很多年轻人对于顾城的了解是相对较少的。您说如何评价顾城的一生,以及他所作的诗歌,我觉得这个题目还是有些过大[renwugushi.com]。当然,在这里,只能浅显地讨论一下他短暂的一生到底经历什么。

在我读高中的时候,读诗成为一种潮流,90年代末时,顾城和海子一样,都成为15、16岁时的少年人心头颇为神秘的诗人,尤其是他的个人经历。我记得在翻阅报纸阅读时,我了解到了顾城短暂的一生概述,在外人看来,他的私人生活是极为不可思议的。妻子和情人,三个人生活在一起。而且他的妻子对情人还是相当好。当然,作为局外人,至今也没有人能够真正了解到,顾城为何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妻子谢烨,最后选择自杀来结束这场看似表面和谐实则暗涌多年的三角恋情。

很多人看来,顾城就像一个神经不正常的人,往往80年代的诗人,多被冠上了神经质的称号。似乎正常人是不会从事文学、艺术创作的。要么是偏执狂的天才,要么真得是疯子才有可能成为诗人或者哲学家之类的另类群体。

回到他的诗歌本身来说,我曾经买过一本顾城的诗歌集,也曾多次拿出来读上几首。

比如“草在结它的种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很美好”,最著名那句短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这是一首充满哲理的小诗,还有《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希望

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

画出笨拙的自由

画下一只永远不会

流泪的眼睛

读他的诗歌,你会觉得顾城是一个童心未泯,天真烂漫的诗人,他的诗中有美好、有温暖、有哲理的思考,当我们在读他的诗的时候,很难想象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因为很难将这些美好而温暖的诗句,跟他最后所做出的残忍事件等同在一个人身上。

如果说他是不是病了,是不是病得很深,实际上,也许他得了较为严重的抑郁症,严重缺乏安全感,他拼命去爱却始终在爱中得不到最终的满足,最终走向了与自己所爱的妻子一起同归于尽的凄惨结局,给世人画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顾城,有着当代“唯灵浪漫主义诗人”的称号。他出生在一个诗人之家,从小就接受文化的熏陶,再加上顾城本身性格就敏感,所以,他年纪轻轻就流露出了诗人的特质。

顾城从17岁开始自己的创作之路,在他短短的20年创作生涯中,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又引人深思的诗作。他在《我是一座小城》中写到:

“我的心,是一座城,一座最小的城。

没有杂乱的市场,没有众多的居民。冷冷清清,冷冷清清,只有一片落叶,只有一簇花丛,还偷偷掩藏着儿时的深情。”

关于顾城的一生和他的创作,我想这首诗是最好的表达。

一、任性的孩子,天生的诗人

顾城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这不仅是他对自己的评价,也是别人对他的评价。他任性地相信自己的童话王国,从不肯往外多走一步,他的内心永远都是澄明纯净,一直都是用孩童般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这也让他的诗作显得非常干净和有灵性。

顾城的任性和敏感,让他的思维异常活跃。所以,他有着丰富又细腻的情感,能感知旁人所不能体会的情愫,梦和幻觉都能在他笔下幻化成诗,他仿佛就是为诗人这个身份而生的,他就是一个天生的诗人。

二、悲剧的人生,辉煌的创作

顾城的人生悲剧,其实也是性格悲剧。他爱谢烨,但他对待谢烨更像是对母亲一样无止境的索取,所以,他才会爱上第二个人——李英。他觉得自己和李英天生就是一种人,或许正是这种惺惺相惜才让他为了这段感情奋不顾身。也正是顾城的这次出轨才造就了他悲剧的人生。

当一个天才遭遇上悲剧人生,他的光环就更加闪耀了,他短促的生命让他的创作显得更加辉煌。

三、永久的谜团,不朽的影响

或许每一个天才的内心都住着一个疯子。所以,顾城才会在砍伤谢烨之后,自己自缢于树上。关于顾城的死,一直都是一个谜团,人们仅仅只是通过他的几封遗书找寻蛛丝马迹。

顾城的任性、顾城的纯真、顾城的疯狂,都因为他的死而增加了几分神秘色彩,顾城诗歌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顾城离开的那一年,他才37岁,正是一个人最富有生命力的阶段。关于他的选择,很多人都想不通。但我想,或许正如他在《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中写到的那样:

“我是一个孩子,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