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说,北宋亡于王安石,你同意吗?

司马光和王安石的斗争,延续到北宋灭亡,如果有一支王安石新法练出的军队,北宋会灭亡吗?显然,这是王安石知识中无法解决的,只能简单归咎于反对派掣肘。既然,王安石率先破坏了君子政治的和谐传统。归根结底,王安石为其党徒引领了道路,比如新党所有官员皆被列为佞臣,唯一只有王安石幸免,估计也是在看笑话吧?

有学者说,北宋亡于王安石,你同意吗?

宋代是酝酿大变革的时代,王安石正是这个大变革中的佼绞者。

司马光在这个大变革的潮流下,居然一味反对变革,阻挠进步,让王安石这个伟大的改革家最终失败。

王安石变法虽然最终失败,却也实现了短暂的富国强兵。尤其是熙河开边,那是有宋一朝少有的大胜利。

就在这灭亡西夏的最佳时刻,却因司马光等人反对而作罢!

秦桧跪在了岳飞墓前,司马光也应该跪在王安石墓前!

为什么司马光不仅没有跪下,反而让王安石背上“亡宋祸首”的黑锅?很简单,他是最终胜利者,他是文史大家掌握着话语权。

岳飞案中,秦桧杀岳飞,岳柯又翻案,一切都在赵构掌控之中。

司马光和王安石的斗争,延续到北宋灭亡,如果有一支王安石新法练出的军队,北宋会灭亡吗?

个人比较赞同。

一、变法于国无益

除王韶占领河珉五州外,王安石及其党徒变法对国家财政、经济发展、外交、国防建设毫无建树。

王安石被吹嘘为清廉,但其弟弟、儿子、侄儿及学生,个个捞得脑满肠肥。这样的清廉其实就是一个笑话。

二、王安石破坏君子政治传统

民不加赋而国用足,在今天看来就是个虚假的伪命题。结果就是,民被加赋了,而国用依旧不足。

以最有意义的青苗法为例。

青苗法规定,国家政权以常平、广惠两仓的粮食为本于青黄不接时向农民提供贷款,收获后收取20~30%利息,以达到农民不被高利贷剥削的目的。听起来这就类似现代的农业小额贷款,非常具有先进性。

然而,中国幅员广阔,各地差异很大。江南地区成都平原很富裕,百姓不需要贷款,而山陕等地农民则需要这笔钱。地方官为完成上级的利润指标,或强迫老百姓贷款或将粮食交给地主们放贷,真正需要的农民反而拿不到手。百姓被骚扰之后当然怨恨。

显然,这是王安石知识中无法解决的,只能简单归咎于反对派掣肘。更是利用宋神宗的信任以辞职来胁迫处置反对派。既然,王安石率先破坏了君子政治的和谐传统。那么司马光当政自然要将变法废黜并贬斥新党。

三、王安石应负大部分责任

然而,宋哲宗、宋徽宗两兄弟被新党洗脑,采取无原则信任,新党之章淳,王安石女婿蔡京当权后,对仅仅贬斥他们的旧党采取了疯狂的打击,剥夺亡者封赠,褫夺子孙职务,禁止出仕,建党人碑,以言治罪,亲属连带,等等无以复加的报复。

宋徽宗宠信蔡京数十年,任意荒唐行政,奢侈无度,发新钞废黜旧钞以掠夺财富,花石冈令无数人倾家荡产,引蛇出洞处分谏言者,最终导致百官钳口,百姓漠然看着国家灭亡。200万人口的首都竟连守城墙的人头都招不齐,民心厌恶可见一斑。

归根结底,王安石为其党徒引领了道路,比如新党所有官员皆被列为佞臣,唯一只有王安石幸免,估计也是在看笑话吧?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