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为什么不喜欢苏轼?

王安石和苏轼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和苏轼这名垂青史的两大文豪,有过相互不喜欢对方。其一,王安石与苏轼学派不同,文风各异。而推崇经义之学的王安石,不喜欢苏轼带有策士气息的文风,他曾公开散布:“如果我是考官,我就不录取他。”其二,王安石与苏轼的政治立场不同,他们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王安石与苏轼的不和是君子之争。

王安石为什么不喜欢苏轼?

王安石和苏轼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是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苏轼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王安石和苏轼这名垂青史的两大文豪,有过相互不喜欢对方。

是因为:

其一,王安石与苏轼学派不同,文风各异。

苏轼兄弟二人科考时,被宋仁宗朱笔亲点录苏轼为制科试三等,苏辙入四等。苏家兄弟无限风光,成为全国考生争相崇拜的对象,三苏的文章天下文人争相阅读。而推崇经义之学的王安石,不喜欢苏轼带有策士气息的文风,他曾公开散布:“如果我是考官,我就不录取他。”

苏辙的“商州军事推官”任命书,被王安石故意阻挠,无限延期;苏轼被流放到边穷之地……可以说王安石为苏家兄弟的前程抹了黑,为苏家的财道和官道设了几道坎。苏家老父苏洵气不过,写了《辩奸论》抄写了声讨王安石的上百份檄文,亲自送到了王安石府,把王安石气得“胃疼”,从此两家结下了梁子,彼此看对方不顺眼,更不喜欢对方了。

其二,王安石与苏轼的政治立场不同,他们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的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苏轼代表的是守旧派,从背后一击,把王安石大骂一顿,并劝其不要做“逆人情之事”,而要“使圣人之道焕然复明于世”。

王安石与苏轼的不和是君子之争。

在苏轼的“乌台诗案”中,王安石曾为苏轼求情。王安石处于政治需要贬谪过苏东坡,在道义上又援助过苏东坡。所以,苏轼和王安石是政治上的敌人,是道义上的朋友。苏东坡成名成家后专门去南京拜访过早已退休的王安石,伟人之间碰撞出来的友谊之火花,成为中国历史上光辉的亮点。

苏轼被贬黄州之后,因为政策变动,没过几年他又被重新诏了回来。王安石知道苏轼要回来了,路上经过长江三峡,于是写信给苏轼,让苏轼给他带些长江中峡的水,用来做药引子。苏轼欣然答应,但是在苏轼所乘客船经过长江中峡时,因为贪恋沿岸的景色,竟然把取水的事给忘了。直到船至下游时才想起来,苏轼想要返回中峡,可水太急,船掉头向上不方便。苏轼想:“都是一条江之水,下峡和中峡应该没啥区别,从下游取点算了!”但让船工打了一罐子下峡的水。

回到京城,当苏轼把水送给王安石,王安石马上命人把水煮开,用此水冲泡了一壶阳羡茶。茶冲好后,王安石确定地说,这不是中峡水,而是下峡水。苏轼大吃一惊,不知道王是如何分辨出来的。

王安石见苏轼吃惊的表情,便解释道:“《水经补注》里提到,上峡水太急,下峡水太缓,中峡水适中。泡阳羡茶时,下峡水性黄味淡。中峡水急缓相当,浓淡适宜。而这杯茶好一会才泡出茶色。一定是下峡水。”

以小见大,通过取水的事,王安石还是觉得苏轼办事不太靠谱。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