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北宋的陆游为什被世人称为南宋诗人

生在北宋的陆游为什被世人称为南宋诗人导语:陆游在南宋诗坛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陆游出生在在腐败难振,国家遭受金人侵略的北宋,成长在民族灾难深重的南宋。在这期中,陆游曾拜南宋初年江西诗派的著名诗人曾几为师。

生在北宋的陆游为什被世人称为南宋诗人

导语:陆游在南宋诗坛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南宋初年,虽然局势危急,但士气尚盛,诗坛风气也颇为振作;随着南宋偏安局面的形成,士大夫渐趋消极,诗坛风气也变得萎靡不振,吟风弄月的题材走向和琐细卑弱的风格日益明显。陆游对这种情形痛心疾首,他高举起前代屈、贾、李、杜和本朝欧、苏、黄及南渡诸人(吕本中、曾几等)的旗帜与之对抗,以高扬爱国主题的黄钟大吕振作诗风,对南宋后期诗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江湖诗派中的戴复古和刘克庄都师承陆游。到了宋末,国破家亡的时代背景更使陆游的爱国精神深入人心。

北宋时期,陆游出生于宋微宗宣和七(1125)年七日十一日,他的出生地应该是淮水。他父亲陆宰任淮南路计度转运副使,接到皇上的圣旨奉调入京,带着全家从淮水乘船入京,在船上生下了陆游。

就在陆游出生的这一年冬天,北方的女贞族建立的金朝,大举举兵南侵,当时宋王朝政治腐败,军队豪无战斗能力。

陆游两岁时,开封沦陷,三岁时,宋微宗赵佶、宋钦宗赵桓成为金国俘虏,这就是著名的"靖康之变。"康王赵构从河北逃往南京(今河南商丘),五月一日即位。改国号为建炎,就是人们所称的南宋宋高宗。赵构沒有抗敌的决心,采取的是妥协政策,在金人的施压下,仑皇渡江南逃。绍兴八年定都临安(即今淅江杭州),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南宋。

陆游出生在在腐败难振,国家遭受金人侵略的北宋,成长在民族灾难深重的南宋。当时,中国的大片土地被金人占领,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金朝一心想灭掉南宋,开封陷落之后,仍然准备南侵,广大人民展开了反对妥协投降,坚决抗金收复中原的斗争。

陆游同全国人民一样,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痛苦,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目睹了金人的残暴。

三岁时,父亲陆宰就带着全家大小,先逃到寿春(今安徽寿县),后来又逃到山阴。在这一段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中,在陆游幼小的心灵里铭刻下了对金人的深深仇恨。

经过颠沛流离,十岁以后,回到山阴,居住在乡间农村。其时,正是秦桧杀害岳飞,南宋朝廷向金朝纳贡称臣的时候,往来于陆游家中除了那些爱国的政治家以外,还有很多的文人学者,大家的一个共同心愿就是洗雪国耻,收复中原。

在这期中,陆游曾拜南宋初年江西诗派的著名诗人曾几为师。曾几反对议和,抵触权贵,为官清廉,是一个有德有才的诗人,他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教授陆游,并且在为人方面也潜移默化,影响了陆游。陆游生活在官僚地主阶级家庭,他自称远祖是"凤歌笑孔丘"的陆通,近祖是唐丞相陆贽。其实,直到宋贞宗赵桓大中祥符年间,陆游的高祖才通过科举考试重新恢复了士大夫世家。

陆游的祖父陆佃,青年时跟随王安石学经,是王氏新学的人物之一,不愿接受王安石的新政,被视为"元祐党人”,陆佃因此得罪王安石,只以经学任用。陆游的父亲陆宰,师承家学,也是王学人物。陆佃撰写《春秋后传》二十卷,陆宰又撰写了《春秋后传补遗》一卷,并且爱好诗文,有诗作。宋微宗政和末年,做过淮西常平使者和转运副使,赠少傅、会稽公,住山阴。后来受秦桧排挤,不再做官。

陆游出生在诗书传家的家庭,又亲历国运纷乱的时代,深知国家的危亡和人民的命运相联,对此感触十分深刻,况且承师有名的诗人,加上深厚的家学渊源,本人又勤奋好学,满怀收复中原话雄心壮志,因而,铸就了陆游成长为一位伟大的南宋爱国诗人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