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被称为诗佛的原因​

王维被称为诗佛的原因导语: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后人亦称王维为诗佛,此称谓不仅是言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更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朝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隐居终南山期间,王维吃斋念佛,写诗作画,创作出的诗句清新自然又极富禅意。

王维被称为诗佛的原因​

导语: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后人亦称王维为诗佛,此称谓不仅是言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更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朝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善书法,篆的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

王维,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画家,因官拜尚书右丞,也被后人称为“王右丞”。也是南宗水墨山水画的创始人,堪称“诗画双绝”,他通过对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因而被人们称为“诗佛”也被称为“诗隐”,与孟浩然合称“王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后人对王维最中肯的评价,他把绘画的精髓带进诗歌的天地,以极具灵性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幅或浪漫、或空灵、或淡远的传神之作。

作诗美如画的”王维王维于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出生在蒲州(今运城永济市),号摩诘居士。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从中年以后日益消沉,在佛理和山水中寻求寄托,他自称“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这种心情充分反映于他的诗歌创作之中。过去时代不少人推崇王维此类诗歌,一方面固然由于它们具有颇高的艺术技巧,一方面也由于对其中体现的闲情逸致和消极思想产生共鸣。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王维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佛性的诗,写出人生最高境界姓王,名维,字摩诘。诗佛王维这名可是大有故事可讲。王维的母亲崔氏笃信佛教,在王维出生时因梦见维摩诘进入室中,故取字号「摩诘」。王维早年就信仰佛教,曾「十年座下,俯伏受教」于道光法师。他一生习禅,与南、北二系的禅师均有交往,先受北宗神秀一系禅学思想的熏陶,又受南宗荷泽一系禅学思想的影响。

王维不仅对佛学有深厚素养,还是一位虔诚的佛教修行者,他把自己的生活体验与禅宗思想相互印证后,形成自己独特的看法。禅宗影响王维的诗歌创作艺术,可分为三个层次:以禅语入诗、以禅趣入诗、以禅法入诗。

他不仅写过一些阐扬佛理的诗文,还把宗教思想与宗教感情化为诗思,在唐代诗坛上独树一格。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居生活和佛教禅理,他善于在诗中表现一种「空」、「寂」、「闲」的境界,正是得力于他的禅学修养的完美呈现。他不仅能把佛教义理化为诗的语言来表现,而且能以其对佛教的认识来丰富诗的内涵。

隐居终南山期间,王维吃斋念佛,写诗作画,创作出的诗句清新自然又极富禅意(这也是为什么后世称其为“诗佛”的原因)。在留存下来的400多首诗作中,著名的《山居秋暝》和《终南别业》就是他隐居时的作品。而《终南别业》也最能体现出他身上的佛性。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为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写初秋时节山居所见雨后黄昏的景色,当是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别墅)时所作。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中南别业,是王维在终南山下建造的一座别墅,他半官半隐,从仕之余别在此吟诗作画、参禅理佛[renwugushi.com]。

这是王维晚年的作品。这时候的王维经历了安史之乱,已经对仕途不抱期望。一心向佛,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先看看诗歌的意思: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这儿的道并不是道教,指的是佛教。王维到了晚年开始一心向佛,研究佛学。胜字在古文中可以指承受,比如“高处不胜寒”,可以指名胜,比如“予观夫巴陵胜状”,在这儿指的是快乐的事。

最出名的当属颈联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话蕴含了很深的人生哲理,人生本来就起起落落,用不同的心境去面对,人生也自不同。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与之相近,但没有其中的佛理韵味。

尾联,偶然一词由有心到无心,把这人世纷忧,凡尘喧嚣都忘怀在这畅怀的谈笑间。后世杨慎有一句词“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从历史的角度去写这种人生状态,与此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王维的诗歌,艺术境界极高,影响非常的大。曾经有句话这么说: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

也许王维的诗歌在思想内容上不像李白、杜甫那么宽广、深刻。但是,其实只从个人际遇来说,李白杜甫都没有王维过得好。

佛家说,人人皆有佛性,也许王维就是这人间一尊入世的佛。他活出了凡间的精彩,领悟了佛家的超脱,终成一代诗佛。

这便是这两句诗所蕴含的人生最高境界:随遇而安,活在当下。

人生,是一场修行,愿你我在不断修行中臻至诗文中那种境界

王维60岁时官至尚书右丞,达到了人生巅峰,但他早已淡泊名利。而上天这次要夺走的,是他的生命。

761年,王维预感将不久于人世,看着镜中的自己,从青丝到白发,从意气风发到垂垂老矣,繁华如过眼云烟般消散,写道:“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消。”临终前,他从容写信和好友告别,含笑离开。

他终于和宇宙融为一体,如一朵芙蓉花,于无人之际悄悄凋落,不悲不喜,不哀不乐。

王维的放下,终成一代诗佛。

人生的上半场,要活得气盛,活出高低。

人生的下半场,要活出真意,活出自己。

王维用后半生,完成了在人间最得禅宗要义的修行,成为了千百年来,离人间最近,离得失最远的诗佛。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的意境,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人评价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后人亦称王维为诗佛,此称谓不仅是言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更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朝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善书法,篆的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

王维诗在其生前以及后世,都享有盛名。史称其“名盛于开元、天宝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薛诸王待若师友”(《新唐书》本传)。唐代宗曾誉之为“天下文宗”(《答王缙进王维集表诏》)。杜甫也称他“最传秀句寰区满”(《解闷》十二首之八)。唐末司空图则赞其“趣味澄复,若清沈之贯达”(《与王驾评诗书》)。昔人曾誉王维为“诗佛”,并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并提。

花默默开放,又默默凋零,既无目的,也无意识,更不需要人的赞叹和惋惜,在盛放和凋零的过程中,人的生命价值已经被确立,最终的精神归宿已经抵达。生命,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当繁华落尽,万千悲喜,终归一梦

下一篇:如何评价王维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