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姑娘茶”与“土锅茶”

在云南各族人民的“茶文化”中,壮族的“姑娘茶”是颇有名气的。“姑娘茶”俗称竹筒茶,喝的时候都是从竹筒中倒出来的,茶水里掺和着有糯米熬成的茶汤,色泽光鲜,香味四溢。这个传说在壮族人民中代代相传一直流传至今,因此“姑娘茶”也就一代代流传至今。哈尼族的“土锅茶”也颇具名气。

在云南各族人民的“茶文化”中,壮族的“姑娘”是颇有名气的。“姑娘茶”俗称竹筒茶,喝的时候都是从竹筒中倒出来的,茶水里掺和着有糯米熬成的茶汤,色泽光鲜,香味四溢。

提起“姑娘茶”,其中还蕴含着一个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呢!很久以前,壮族姑姑阿莲在对歌时,爱上了壮族青年阿龙,两人暗中私订了终身。然而,土司的儿子在一次偶遇中发现了美丽的阿莲后便一眼看上,派人去提亲遭到拒绝,待了解其中原委是因为阿莲早有了意中人后便从中作梗,他以逼债为由强迫阿龙到他家去干苦力活抵债,因劳累过度,阿龙重病缠身便卧床不起,奄奄一息。阿莲闻讯后虽万分焦急却又束手无策。后来阿莲按好心神仙的指引,翻越高山,趟过大河,找到了一片茂密的茶园,亲手采集嫩绿的茶叶,轻轻搓揉后放入竹筒中,伴以糯米加入山泉水,在温火中熬了七天七夜,用这种茶终于治好了阿龙的病,两个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个传说在壮族人民中代代相传一直流传至今,因此“姑娘茶”也就一代代流传至今。

现在,每到阳春三月,年轻的壮族姑娘们都采集春茶,也是将茶叶和糯米拌入竹筒中加水在火上慢火炙烧,全部工序全都由姑娘一人独立完成,而且不能有任何男人在场。到了对歌那一天,这“姑娘茶”就是她赠给意中情人的信物。

哈尼族的“土锅茶”也颇具名气。谓“土锅茶”就是用陶制的瓦壶烧山泉水,水沸后加入上好的茶叶,再煮上三五分钟,茶汤呈黄绿色,香中带甜。

“土锅茶”也有一个古老而动人的传说:曾有一位勇敢而憨厚的哈尼族年轻猎人,把一头侵扰村民的豹子猎杀了,村民们便在村头的一棵大树(即今的“茶树王”) 下搭起了炉火,放口大锅煮了豹子肉全村人共同分享。很快人们口干舌躁了,碰巧大锅内的山泉水也已经被红红的炉火煮沸了,当大家准备喝水时,忽然一阵大风刮来,大树的叶子纷纷落入锅内沸腾的水中,不一会儿,锅中的水便变得黄中带绿,晶莹清澈,还有阵阵清香。人们迫不急待地舀来就喝,顿觉涩中带甜,醇厚绵软,清香解渴,比平时喝的白开水好喝多了。从此哈尼人就把这种树叶称之为“茶”,种茶和喝“土锅茶”的习俗也就一代代传承至今。

云南的红河哈尼族自治州是哈尼族的聚居地,哈尼族人一代又一代都以种茶为业。据当地习俗,姑娘出嫁前都要向父母送上一包自己亲手制作的茶叶,在婚礼仪式上用它来泡茶待客,请亲友们一一品尝,这是为了检验一下姑娘的茶技和成家后夫妇能否同操家业。所以,姑娘还没有出嫁前,就都要认真学会采茶、搓茶、晒茶、炒茶等整套制作过程。特别是炒茶方式很特别,茶放入锅内不是用锅铲来炒而是用手来翻炒,这是凭手感来掌握火候,因为茶叶炒得太熟和太生都不行。这些都是书本上不教而全凭自己实践才能获得的百炼成钢的真本领。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