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书法教育

鉴于秦灭亡的教训,汉初则以道家的“清静无为”作为政治指导思想,尽量减少对百姓日常生活、生产事务的干预,停止不必要的土木工程和军事活动,在渐次重视知识分子、废除“挟书律”的同时允许开办私学,这在汉代建立政权伊始尚未建立正式学校教育制度之时,是培养人才、传播文化、发展学术的重要而有效的方式,因而私学蓬勃发展起来。

鉴于秦灭亡的教训,汉初则以道家的“清静无为”作为政治指导思想,尽量减少对百姓日常生活、生产事务的干预,停止不必要的土木工程和军事活动,在渐次重视知识分子、废除“挟书律”的同时允许开办私学,这在汉代建立政权伊始尚未建立正式学校教育制度之时,是培养人才、传播文化、发展学术的重要而有效的方式,因而私学蓬勃发展起来。

横幅书法

迄至武帝之时,董仲舒提出“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于是汉武帝于元朔五年(前124年)开始“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从此博士从一种朝廷中以备顾问之官转变为以教授为主要职能的学官,博士弟子即是太学生,由此太学正式设立,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的重要事件,以后各代王朝都依例设立。太学在汉代属于中央官学,在东汉的中央官学中还曾设有鸿都门学和官邸学等特殊性质的学校。地方官学则各有其名,“郡国日学,县、道、邑、侯国日校。校、学置经师一人。乡日庠,聚日序,序、庠置《孝经》师一人。”《说文解字》载:“尉律,学童十七已上始试,讽籀书九干字,乃得为吏。又,以八体试之,郡移太史并课,最者以为尚书,史书或不正,辄举劾之。”体现出汉有童子十七岁以上试字九千乃得为吏的考试制度,书法的优劣已成为选拔官吏的重要标准。

横幅书法水调歌头

另外,汉代皇室贵族也很重视“善史书”,据记载“元帝多材艺,善史书,鼓琴瑟,吹洞箫,自度曲,被歌声,分寸节度,穷极幼渺。” (安帝)年十岁,好学史书,和帝常称之,数见禁中。”由此可以了解汉代皇室教育、吏制考试等都与学校书法教育紧密相连。

(本文由老资料网首发:http://www.laoziliao.net/,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下一篇:鸡画的宜忌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