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症状以及病因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治疗方法1、抗生素可以用来预防或控制继发感染。看完上文的介绍之后,想必大家对“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症状以及病因”已经有所了解,得了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要积极配合治疗,这样可以延缓病情,给自己减轻疼痛。

相信很多人对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了解不是很多,只知道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对于该病的症状和病因并不了解,因此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接下来, 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症状以及病因,都来看看吧!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症状以及病因

1.显性营养不良型(EBDD):常为染色体显性遗传,一般在婴幼儿期发病,水疱或血疱发生在四肢伸侧,关节和受摩擦部位尤其多,尼氏征阳性,愈合后遗留萎缩性或肥厚性疤痕。粟丘疹常见,黏膜可受累,肢端反复发生的水疱及瘢痕可使指趾间的皮肤粘连,指骨萎缩,爪形手。口咽部黏膜的反复溃破、结疤会使患者张口困难、吞咽困难等,愈后不佳。

2.单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S):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数在出生后一年内发病。手、脚、肘、膝等部位摩擦后,发生紧张性水疱或大疱,尼氏征阴性,伴有轻度瘙痒。单纯型的皮损最轻,最为表浅,愈后一般不留瘢痕。

3.交界型(EBJ):常为染色体隐性遗传,比较罕见。表现为出生后即有广泛的水疱、大疱及形成大片糜烂面,预后差,多半在2岁内死亡。

4.隐性营养不良型(EBDR):又称多种增生不良型,常为染色体隐性遗传。手、足、肘、膝等处产生水疱或血疱。尼氏征阳性,愈合后留痕,还可癌变。

5.获得性型(EBA):是一种非遗传性皮肤病。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治疗方法

1、抗生素可以用来预防或控制继发感染。严重患者特别是致死型,贫血严重者,常需输血或其他治疗方法。

2、部分患者可选用维生素E100mg,3次/d和枸橼酸钠2g,3次/d。严重患者尤其是足致死型患者,可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新生儿开始剂量为140mg/d,分数次服用。苯妥英钠是治疗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比较有效的药物,该药可以抑制皮肤的胶原酶,初次使用5mg/(kg·d),分数次服用,逐渐加量到8mg/(kg·d),半年后减为6mg/(kg·d),1年后改为1天量隔天服用。

3、基因治疗 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使基因治疗更加困难,因为突变体等位基因的表达必须是隐性的。目前的方法是通过同源重组技术去除患者的缺陷等位基因。尽管用患者的活检皮肤做基底角质形成细胞培养是可行的,但同源重组频率极低。

看完上文的介绍之后,想必大家对“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症状以及病因”已经有所了解,得了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要积极配合治疗,这样可以延缓病情,给自己减轻疼痛。平日也要做好患处的皮肤的护理,避免继发感染,加重病情。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