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检查对保持健康有指导意义吗?

带有疾病易感基因的人通过健康管理专业人员的指导,改变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早期药物干预等方法达到不发病或推迟发病。综上所述,尽管基因检测对保持健康有一定积极的意义,但不能完全依赖基因检测来诊断疾病。

基因检查是什么呢?这对保持我们的健康有意义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问题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有一种方法能够预测到未来疾病患病的风险,科技的发展,使基因检测作为预估未来疾病的方法受到高度的关注。医学的最大问题在于如何关注人的个体差异。遗传基因决定了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不同特点,利用基因组学,我们能够将临床诊断和治疗从目前的“诊断-治疗”模式转向“预测预防个体化治疗”模式:

基因是生物体世代相传的物质基础,其中蕴含了决定我们生理规律的生、老、病、死的遗传信息,不同的人基因各不相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 遗传体质不同”。现代医学研究成果表明,大多数疾病是多种环境因素和遗传体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健康不利的遗传体质所对应的就是一些与疾病相关的易感基因。

关注健康,应该从关注基因开始。疾病的易感基因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健康隐患,是疾病拜访我们的门钥匙,在外界有害因素的介入下,潜伏的易感基因开始活跃,在它的配合之下,疾病就会乘虚而入,侵噬我们健康的机体。因为有基因联手,对疾病的治疗就会困难重重。利用基因诊断技术,医疗将从千篇一律的“大众医疗”时代,进步到依据个人遗传基因而异的“ 定制医疗”时代。检测我们的易感基因,解读我们相对脆弱的生命密码,发现健康隐患,预知健康道路的红绿灯,有针对性地、科学地采取预防保健措施,才是我们健康生活的新起点!

“疾病易感基因”应该什么时候检测呢?针对不同情况,解读受检者基因密码,可以评估其患病风险,发现其疾病隐患,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以及指导疾病的预防、预后评价、合理保健等提供科学依据。

在健康体检时,通过基因检测可以预先评估其易患哪些疾病,以便及早预防。因为不同基因结构的人患病趋势是不同的。带有疾病易感基因的人通过健康管理专业人员的指导,改变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早期药物干预等方法达到不发病或推迟发病。

目前的健康体检项目如血压、血脂、心电图等反映的是受检者当前的身体健康情况,而对其关心的未来健康状况没有提示。例如心脑血管疾病是多基因遗传相关性疾病,通过相关基因检测,结合受检者的生活习惯等外部环境因素,可以对受检者未来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趋势进行综合评估。

综上所述,尽管基因检测对保持健康有一定积极的意义,但不能完全依赖基因检测来诊断疾病。如基因遗传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本性因素,但即使是具有高度易感基因的人,只要控制好外因( 良好的心理、生活及行为方式等),就有可能使疾病的发生减少60%以上。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占40%、生活方式的因素占40%、环境因素占10% ~20%、医疗卫生保健因素占10%。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