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甲胎蛋白偏高或偏低的影响是什么

甲胎蛋白是胚胎期由胎儿肝脏合成的一种糖蛋白,妊娠期母体和刚出生的婴儿可以检测到,胎儿出生后1年内基本降至正常。正常成人体内甲胎蛋白含量极微或检测不到,但当发生肝细胞性肝癌时甲胎蛋白会明显升高,成为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实验室指标。

甲胎蛋白(AFP)是胚胎期由胎儿肝脏合成的一种糖蛋白,妊娠期母体和刚出生的婴儿可以检测到,胎儿出生后1年内基本降至正常。正常成人体内甲胎蛋白含量极微或检测不到,但当发生肝细胞性肝癌时甲胎蛋白会明显升高,成为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实验室指标。虽然检测甲胎蛋白对原发性肝癌有重要辅助诊断价值,但15%-20%肝;癌患者甲胎蛋白含量仍可在正常范围,而且一些良性肝病患者的AF也可能升高,因此对诊断肝癌的特异性并不强。

血清甲胎蛋白检测异常

1、AFP水平增高:

A.原发性肝癌60%血清AFP高于1000μg/L,且持续8周以上,如排除活动性肝炎、妊娠、胚胎肿瘤时,则支持肝癌的诊断;肝癌手术2个月后AFP可降至阴性。

B.其俸性肿瘤,如胚脚胞瘤、胃癌、肠道癌、胆管细胞癌、胰腺癌和肺癌时,

2、血清AFP也可增高。

A.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等血清AFP不高于100-30μg/L0随着受损肝细胞的修复,AFP会逐渐恢复正常。

B.妇女妊娠期间可有血清AFP升高,7-8个月时达到高蜂,分娩后3周恢复正常。孕妇血清中AFP异常升高,应考虑有胎儿神经管畸形(脊柱裂、无脑畸形)、食管闭锁的可能性。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