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诊断的步骤和思维方法包括?

正确的诊断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主要依据,也是体检结论的主要依据。体检诊断就是把各项检查所得的资料,经过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所作出的合乎客观实际的结论。正确的体检诊断,不仅需要认真细致的体格检查和足够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有正确的思维方法。

正确的诊断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主要依据,也是体检结论的主要依据。体检诊断就是把各项检查所得的资料,经过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所作出的合乎客观实际的结论。因此,诊断的过程也就是对疾病的认识过程,就是透过疾病的现象,去探索疾病本质的过程。正确的体检诊断,不仅需要认真细致的体格检查和足够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有正确的思维方法。

一、认真细致的体格检查

认真、细致的体格检查是诊断疾病的第一步。询问受检者的病史、职业史、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其他各项检查都是对体检诊断进行调查研究和搜集资料的手段。在搜集资料时,应该重视其真实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唯有真实的、系统的和完整的体检资料才是建立正确诊断的先决条件和物质基础。

(一)真实性询问病史和进行各种检查时,必须从受检者的自觉症状和客观体征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切忌主观臆测,牵强附会和先入为主,或只注意合乎自己主观要求的资料,而对具体所见任意取舍,以致造成所搜集资料的片面性和表面性。

这种主观、片面和不准确的资料是导致错误诊断的常见原因。例如,有些受检者的血压、身高、体重,不是当时体检测得的结果,而是来自受检者的陈述,或是体检人员主观猜测的。显然这些资料都是不确实的.如根据这些资料作出体检诊断,必然会影响诊断的正确性。

(二)系统性受检者述说病史时,常常缺乏条理性。医生应随时考虑引起所述症状的发展过程和相互间的联系,逐一深入询问。

在进行体格检查时,既要从一般状态到头、颈、胸、腹部等进行系统,细致的检查,又要注意体征与症状之间的关系,找出进一步深入检查的线索,全面而有重点地进行必要的检查.以保证资料的系统性和真实性。例如,有一受检者,两颊发绀,颈静脉怒张,心尖部可听到收缩期和舒张期杂音,肝脏肿大,肝颈静脉逆流征阳性,两下肢有指压性水肿。再结合其既往史曾数次患扁桃体炎,根据这些病史和体征,就可以初步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并发心力衰竭。这样就将病史和体征用一个疾病的诊断联系起来了。

(三)全面性调查不仅要客观,而且要全面。病史应能反映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全部过程,体格检查也要全面细致。然后根据症状和体征提示的线索,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功能检查及其他器械检查,以了解受检者的整体情况。从受检者的整体出发,才能作出全面而正确的诊断。对病史和各种检查结果不宜有所偏废或忽视。

根据详尽可靠的病史,结合全面真实的体格检查,是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既应注意阳性的症状、体征和各项检查的结果,也应注意阴性的症状、体征和各项检查结果。受检者的某些症状,某个体征,都只是疾病本质的个别或部分的表现,不能根据个别的或部分的表现,轻易做出判断。例如,一位心悸、经常失眠的受检者,由于医生忽略了检查甲状腺及有关的其他检查,结果遗漏了主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而误诊为“神经衰弱”。

二、分析综合,提出诊断

受检者所提供的资料,往往比较零乱,缺乏系统性;有些由客观检查所得到的资料,也可能与现病无密切关系。要完全反映疾病的本质,就必须将调查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分析,然后再予综合、推理,考虑哪几个病比较接近受检者的实际情况.最后得.

出初步诊断。因此,首先必须对所获得的每项体检资料的真实性。

作一番审核。从受检者的病史、职业史以及各个症状发生的先后和演变过程.可以推测疾病的发展程序;从病理体征和各种检查结果的特点.可以推测全身和局部的病理形态及病理生理变化的性质。

这样,就可以从多种可能性中推测.哪些原因和疾病的可能性大于另外一些原因和疾病的可能性。然后根据这个较大可能性的原因和疾病,对各种症状和体征作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检查。

在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病情和作出诊断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关系:

(一)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一定的临床表现(病人的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其他器械检查结果等),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这就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如在心尖部听到雷鸣样舒张期杂音,这是一个现象,其本质是二尖瓣狭窄,而这个变化一般是由风湿病引起的。

疾病的临床表现往往比较复杂,如何透过复杂的临床现象去认识.

疾病的本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各种症状、体征和各项检查结果与疾病本质的关系,这也是在临床工作中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判断。

(二)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

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过程一般比较复杂,常常包括许多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结果,这就要求在复杂的现象中,分清主次、找出其主要矛盾,进而抓住本质。只有抓住了主要矛盾,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

(三)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人体是由多种组织和器官组成的统一的整体。整体活动是靠各个组织和器官发挥其特有的功能,并相互配合.相互制约而完成的。局部的变化可以影响整体,整体的异常也可以突出地表现于某一局部。对疾病的诊断必须结合整体来考虑,要防止片面地、孤立地对待某一临床症状和体征。要从局部变化的相互关系中认识整体变化,才能真正揭示身体内在的联系,才能作出正确的体检诊断。

(四)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不同的疾病可有相同的征象,即这些疾病的共性;这些病又都各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即该病的个性。例如水肿,可见于心、肝、肾等脏器疾病,是这些脏器疾病的共性现象,但表现各有其特点。心脏病性水肿,因受重力的影响,常开始于下肢.并与体位有关;而肾脏病性水肿则首先出现于皮下组织松弛的部位,如眼睑等处;肝脏病性水肿多伴有腹水。因此,必须与其他症状、体征和检查相结合起来,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才能加以区别。

所以在分析体检资料时,既要抓共性,又要抓个性。抓共性,可以就某些症状和体征全面考虑不致漏诊;抓个性,则有利于详细鉴别,减少误诊、错诊。

(五)功能性疾病与器质性疾病的关系

功能性疾病与器质性疾病有时很不容易辨别。高级神经功能活动对全身各器官和组织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有很重要的影响。例如神经衰弱可以有许多症状,体格检查时并无异常体征。一方面,有些受检者有明显的症状,.

体检时又没有查出异常体征,但不一定就没有器质性疾病。这可能是由于某些器质性疾病早期或病变还比较小,无明显异常体征可见。另一方面,异常体征也不一定就是由于器质性疾病所引起。例如,心率增快、血压增高也可以因为体检时情绪紧张所致。因此,只有经过全面的病史、职业史分析、或体检复查.或必要的器械、化验检查无异常发现时,才能考虑为功能性疾病。

(六)体检资料分析、综合、推理是否合乎逻辑

每 一个疾病往往有许多症状和体征;而不同疾病可有几个共同的症状和体征。在分析病情时应考虑各种症状、体征表现的程度是否一致,是否合理;出现的先后顺序与某个疾病的病程及演变规律是否相符.病人的各种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结果,能否合理地联系在一起而予以解释。受检查经X线检查发现肺部有结节阴影,X线检查报告怀.

疑为I期矽肺,但受检者没有接触粉尘作业的职业史,此时即应考虑肺部结节阴影是否由结核或其他原因所致。因此,当某项材料与诊断相矛盾,而其他许多项目均与诊断一致时,则应认真审查此项材料的可靠性及其对此疾病的诊断价值如何,即此项材料在这一疾病中的特异性大小和发生率的多少。此时则应进行复查或以正确的理由予以解释其矛盾的原因,不可置之于不顾。

综上所述,医生对于疾病的认识,要以全面调查研究所得的资料为根据,抓住各种临床表现的共性和特殊性,进行归纳,分析,找出其相互间的内在联系和发生、发展的规律性,分清其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再进一步透过这些现象来探讨其本质。

三、复检、验证诊断与动态观察

由于体检搜集的资料不一定完整无缺,分析综合不一定完全合乎实际,或由于疾病本身的特点还没有表现出来等原因,初步诊断可能不够完善,甚至出现漏诊、错诊、误诊,为了达到某种体检目的和要求,保证体检质量,常需进行复检。例如征兵体检、招生体检,招工体检,在新兵入伍、新生入校、新工入厂时,部队、学校、工厂常进行复检。此外,疾病的过程常常处于不断变化中,一些临床表现产生了,另一些可能消失了;也可能一个疾病痊愈了,另一个疾病发生了;或者疾病内部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转化了;而.

且每一次的体检诊断都只能看到疾病全过程中某一阶段的一个片断,往往要分析,综合多个片断,才能对疾病获得较完整和明确的认识。因此,必须用发展的观点进行分析,提出初步诊断后,必须在历次体检和医疗实践过程中不断地观察思考,验证诊断,及时补充或更正初步诊断,使诊断更符合客观实际,直至最后确定诊断。这种动态的观察,对于明确职业病的诊断是十分重要的、不可少的。

例如矽肺的诊断,经过询问病史、职业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后,仍无法肯定诊断,这就需要按初步诊断进行动态观察,进行定期复查,才能确定诊断,这种由于受到疾病发展过程和表现程度的限制,受到科学技术条件和人们认识水平的限制,对疾病的认识必须在动态中不断深化,不断验证和修正,才能充实原有的诊断。

我们知道,疾病的本质总是通过各种症状、体征和各项检查,从不同方面表现出来的。我们必须实事求是,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搜集系统的、可靠的体检资料;对其进行认真地、合理地分析和综合,才有可能正确地认识疾病。为此,在做体检诊断时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避免片面性和局限性,动态地观察和分析病情,才能正确地确定诊断。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