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中耳炎需要做什么检查

中耳炎是鼓室黏膜感染后引起的炎症,是较为常见的耳部疾病之一,多见于儿童。主要是因为患感冒或咽喉感染等,抵抗力下降,细菌、病毒乘虚而入引发炎症。中耳炎通常分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如果成人反复发生一侧分泌性中耳炎,必须进行鼻咽部检查,以排除鼻咽部肿瘤。

中耳炎是鼓室黏膜感染后引起的炎症,是较为常见的耳部疾病之一,多见于儿童。主要是因为患感冒或咽喉感染等,抵抗力下降,细菌、病毒乘虚而入引发炎症。中耳炎通常分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如果中耳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还可并发脑膜炎、脑脓肿、血栓性静脉炎、乳突炎、败血症、记忆力减退,甚至中耳癌。

体检帮你发现中耳炎(见表)

中耳炎的体检项目及意义

中耳炎症状早知道

◎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突然发生的耳部疼痛,常伴有感冒、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数患者在穿孔前耳痛较剧烈,穿孔后患耳有脓液流出疼痛可得以缓解,同时伴有耳鸣、耳闷及听力轻度下降。另外,患者还会发热,体温 38℃ 左右,还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 分泌性中耳炎: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当压迫耳屏或头位改变时,听力可有所改善。轻微的耳痛、耳鸣、耳闷胀和闭塞感,摇头可听见水声。儿童患者还可表现反应迟钝、误听或注意力不集中。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为患耳流脓,可为黏液、黏脓或纯脓性。初期耳聋症状不易被察觉,随着病变较重,耳聋也加重,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耳鸣。如果出现眩晕、呕吐、面瘫、剧烈头痛、寒战、高热等症状,可能提示并发症,应及时就医。

医生教你预防中耳炎

◎ 临床发现,75.8% 的中耳炎是感冒引起的。这是因为中耳是一个含气的空腔,仅通过咽鼓管与鼻腔后端相连通,呼吸道感染后通过鼻腔、咽鼓管蔓延到中耳腔,引起中耳炎。所以说,预防中耳炎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预防感冒的发生。

◎ 由于儿童咽鼓管较短,所以儿童更要注意预防中耳炎,尤其要做好鼻部护理。当婴幼儿感冒后,家长应用干净的手帕或餐巾纸帮助其轻轻地揩去鼻涕等分泌物。对于大一点儿的儿童,要指导其正确的揩鼻涕方法,即交替将左右鼻翼压向鼻中隔,不要用手捏紧双侧鼻孔擤鼻涕,防止鼻涕倒流进入耳内。

◎ 麻疹、腮腺炎、风疹中任何一种急性传染病,均可导致机体的抵抗力明显下降,从而诱发中耳炎。预防「麻、腮、风」等急性传染病,是降低中耳炎发病的有效措施。患病后,应多注意口腔、鼻腔的清洁卫生,防止中耳炎的发生。

◎ 不要用尖锐的东西(如发夹、绒线针等)挖耳朵,不要过于频繁地掏耳朵,以免碰伤鼓膜。

◎ 游泳时,应选择水质较好的泳池,最好佩戴耳罩,防止耳部感染。

◎ 婴儿在仰面吃奶或食用其他食品时,液体会经咽鼓管呛入鼓室,容易诱发中耳炎。所以,平时应注意喂奶姿势,避免婴儿平躺着吃东西。

◎ 由于儿童不像成人那样能清晰描述出自己的症状,当孩子拉扯、抓挠耳朵,耳内有液体流出,听力、平衡出现问题时,应尽快找医生检查,以排除中耳炎。

健康小贴士:

患中耳炎后首先应寻找和祛除病因,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在治疗病因的同时,还要清除中耳积液,可用 3% 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后用棉花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脓液,然后滴药治疗。如果成人反复发生一侧分泌性中耳炎,必须进行鼻咽部检查,以排除鼻咽部肿瘤。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