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心理师谈心理咨询中的个人成长

在热播电视剧《女心理师》中,作为心理咨询师的女主角贺顿,常常给遇到挫折的人们建议着,去做心理咨询吧!我给你介绍个靠谱的咨询师。可是,心理咨询真的有用吗?在第7集中,钱开逸主播的狂热粉丝小文,因为误会钱主播是因为有了贺顿而抛弃了自己。这个回答,我想足以让大家了解到,其实心理咨询师也只是一个普通的众生。

在热播电视剧《女心理师》中,作为心理咨询师的女主角贺顿,常常给遇到挫折的人们建议着,去做心理咨询吧!我给你介绍个靠谱的咨询师。

可是,心理咨询真的有用吗?

她的闺蜜也会时不时感到疑虑,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真的可以得到改善吗?

剧中有一句话是,有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但有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在第7集中,钱开逸主播的狂热粉丝小文,因为误会钱主播是因为有了贺顿而抛弃了自己。来到电视台中大闹。为了不让刚开播就出事故,贺顿邀请奔溃的小文直接在直播中去与自己沟通。

而在直播中,小文也尖锐地质问着贺顿,你真的走出来了吗!


而贺顿的回答:每个人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苦难,在这些苦难中,没人能保持独善其身。我也一样。而我们能做到的,是尽量保持动态的平衡。

这个回答,我想足以让大家了解到,其实心理咨询师也只是一个普通的众生。同样会被情绪的惊涛骇浪所卷入。

但让人感到感动的是,贺顿作为同样挣扎在泥潭里的人,呈现出来的助人的愿望,面对敌意的勇敢。足以让我们对自己的未来多出几分希望。



因为这样一个充满韧性,力量,智慧的形象,当她能印在我们心中,成为我们改变自己的榜样时。我们也拥有了面对苦难的力量和勇气。这是我们成长的一种方式。

在精神分析的语言里,会称之为内摄性认同

 



只是在生活中,榜样不是时常能遇到,在我们的成长经历中,我们被太多的曾经饱含着我们寄托和期待的人伤害了。

当这样一个让我们包含期待,又让我们感到被拒绝的人,因为伤害我们而盘桓在我们内心时,我们心里从此被迫被这样的形象给占据着(内射性认同)。而在这样一个拒绝的内心形象所对应的,是受伤的我们,感到被抛弃的我们,自卑,弱小,感到愤恨。


这样的感受占据着我们的内心,是极为难受的。当我们难受的时候,第一反应,往往都是想,能多快就多快的把这些感受,统统都排出去。不是我的内心在冲突!是外面的坏人在害我,是他们抢走了我们美好的生活。这样我们便可以认为,我只要把这个坏人干掉,我的美好生活就回来了。但其实这一切都只是小文的幻想。


在剧中,贺顿的出现,让小文找到了他要投射的坏人,是贺顿抢走了她最重要的钱主播的爱。她只要把贺顿毁掉,钱主播就能重新去关心她,爱她。


 这样的投射是极其有压力的。

 



当她拿起刀去威胁大家,当她还挂出去横幅骂贺顿是破坏家庭的坏人。如果我们是贺顿,也许我们本能的反应就是赶紧报警,制服小文。当小文手中的匕首被夺走,一切的虚张声势都被戳破,她一刹那又回到了那个弱小,无力的自己。

她的心里其实只有害怕。她又一次的重演了曾经的剧本,被强大的现实抢走了她唯一的爱,她是无力的,甚至她的愤怒都会被夺走,她在那一刻,体验到了活着的绝望。

在她的心里,贺顿真的成为了那个抢走钱主播的坏人。

如果当时贺顿被吓坏了,大家也都吓坏了。一起开始攻击小文,这是极有可能发生的。那么在小文的世界里,剧本就从来都不会改变。而且更让人悲观的是,其实这样的剧本,正是小文自己一手造成的,没有变化的话,她还会不断的导演相同的剧本。并不断影响外界,配合她成为她的坏人,一起去在她的世界里,完成这个剧本。

在精神分析理论中,这叫投射性认同


直到贺顿看到了小文眼中的恐惧,开创性的在挑战下,提出让小文在直播中直接来质问自己。事情才赢来转机。

在那一刻,贺顿涵容了小文所感受到的所有能言说,不能言说的难受煎熬的感受。发挥了一个抱持小文情绪的容器的功能,而在这个时候,小文才能有了反思的能力,不再是暴力的去投射。才有了在现实中,去真正的交流,触碰真相的机会。

而在这样的过程中,她所投射出来的欺负她的坏人形象,得到了修正,再次内摄回去时,她的内心剧本已经悄然改变。

而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心理咨询中个人成长所带来的意义。我们将不会再次陷入重复的悲惨剧本中。

就像在开篇提到过的,如果你遇到了类似的困扰、挫折,去做心理咨询吧!去改变自己的人生脚本吧!

同样的话,送给看到这篇文章的你。

这个世界正在爱着你。

 

附图:小文的内心世界与客观世界互动过程


上一篇:贪吃与肥胖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