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和一学习网
心理杂誌
心理杂誌
分享婚恋两性心理、亲子心理、职场管理心理、心理健康、心理科普等领域文章,心理学专业的心理医生杂誌,共同关注心理谘询问题。
“对伴侣百依百顺,还是被分手”:过度付出换不来亲密关系?
过度付出者的付出,并不来自于“慷慨”,而是来自隐藏的需求。“过度付出者”本质上是在违背自己、践踏自己的尊严。一旦对方没有达到自己的需求,就会引发过度付出者剧烈且持久的失望,甚至是恨意,将身边的人都推开,破坏人际关系。在一段亲密关系中,过度付
标签:
一本小书,解释现代人不能爱的三个原因
最近一直在做婚恋方面的咨询和分享,听到很普遍的叹息“不敢爱不能爱”。意外读到一本韩国哲学家写的小书《爱欲之死》,豁然开朗。不外乎以下三点:。困惑一,没有TA,我一个人生活很好啊!商业社会讲究货比三家,一切可以量化。象在大商场里,又是款式,又
标签:
中高考前需要复习的几个知识点
重要考试前,总是有更多的来访者,情绪普遍比较紧张,讨论的问题也有一定共性,而且年年都很相似。总结一下分享出来,愿广大考生及其家庭能有所启发。考试看的是总体水平,不是一时一题。
标签:
“你穿30块的衣服让空气变脏了”,“富癖”闺蜜眼中的我是垃圾?
我和她的相处日常,能拍成一部现实主义版“小时代”。因为闺蜜每天都在角色扮演“女王”顾里。她这种不知所谓的优越感,其实是一种“精神富癖”。一半是洁净的、散发高贵气息的世界,另一半是“发烂发臭”的廉价世界。在这种两歧思维中,闺蜜认为富贵和干净是
标签:
周末躺尸一整天,越躺越心累?3招教你高效休息
工作接待客户漏洞百出,忘记给客户倒水,弄错对方姓名,被领导狠狠批评……感觉生活一团糟,怎样都没法提高效率,可能是你的精神能量出现了问题。生活中的事情过度堆积,导致自己的状态趋于混乱的状态,我们称这样的状态为“精神熵”。另一个时间是凌晨,空旷
标签:
“像欣赏日落一样,欣赏痛苦”:有这种心态的人,都会过得越来越好
经历和体验无法避免的痛苦,能帮助我们以更好的姿态面向未来。痛苦就像一份不讨喜的礼物,包装丑陋,但内涵丰厚。今天,我们想和你谈谈痛苦的意义。即用开放、灵活地心态,像欣赏日落一样欣赏你的痛苦。如果能用这种接纳和欣赏的态度看待痛苦,痛苦伤害便会随
标签:
“过年宁愿独自冷清,也不想回家热闹”:切割情绪的人是什么样?
奉劝各位下饭剧不要选的太严肃。杰克和他妈也是,他多年来鲜少和妈妈见面,只有例行公事的电话。心理学上称这种关系模式为“情绪切割”。情绪切割是一个分离、孤立、撤退、逃离的过程。杰克和母亲分隔两地,他突然收到了她的死讯。鲍温提出,家庭是一个情绪单
标签:
职业规划师的十年 | 拿着offer迈着人生的舞步,做自己的主人
2011年广东深圳举办的夏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让一名资深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人力资源管理双专业毕业的刘翠媚在自己的人生舞台“火”了,作为做过教务管理和人事招聘培训到至今8年工作经验的她,在十年前的那一天荣获了深圳大运会赛会杰出志愿者,跟各国大学
标签:
什么时候,可以结束一段亲密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苏珊·坎贝尔认为恋爱关系发展有5个阶段:热恋期、磨合期、稳定期、承诺期,以及共同创造期。于是双方很容易产生争吵。在这个时期经常出现控制和被控制的主题,所以也被称为权力争夺期。很多人都卡在了这个阶段,反复因为类似的原因吵架,就像一
标签:
“多毛怪,大猩猩,野蛮人”,女孩们的“腋毛羞耻”时刻……
时间仿佛在卫生间停止流动,逼仄的空间静得出奇,只听见缓缓的水流声。对于多数女性而言,打开夏天的方式,第一步就是脱毛。不少女性朋友分享了自己的「体毛羞耻」时刻。体毛稍微旺盛的女生就被起「多毛怪」「大猩猩」等带侮辱性的外号,女性的体毛象征着不洁
标签:
“最恨爸爸脾气暴躁,但我也动不动发怒”:变成父母是一种宿命吗?
在我读书期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我的同学H。甚至可以说是极其不幸。他拿着酒杯对我们发誓,他此生也不要像他母亲那样。不得不承认,我们出生后,最早接触到的就是父母。模仿父母,是一种生存本能。本质上,她不是变成了自己痛恨的父母,而是她身上本来就
标签:
被劈腿,还没问清缘由,妻子却猝死:他探寻两年,只求一个解释……
三年的感情终结于五个轻飘飘的字,没有温度,也没有形状,却切实地击痛了June灵魂的每一个角落。之后,男友搬出了他们曾经共同的“家”。出差的家福,因为航班延误折回家中。某天,家福谎称自己忘记了妻子前一晚讲述的故事,无法复述给她。然而,在他到家
标签:
多重依恋模式--依恋创伤与创伤后应激障碍
一个人可不可能同时具备两种依恋模式?依恋理论家认为,依恋创伤未得到解决而产生的依恋问题以及严重的心理问题,和创伤后应激障碍也就是PTSD有很大的联系。当然,谈创伤后应激障碍绕不开4个F,就是最为显著的四种症状特征:闪回、回避、麻木以及警觉性
标签:
遇到强势的人,怎么相处才不累?
大学时期6个人一间寝室,其中一个女生非常“强势”,平日心直口快、还总喜欢给别人出主意、指点江山,仿佛天生自带聚光灯,有意无意成为全寝的焦点。为什么和其他人相处时能收放自如,一遇到这种“强势”的人就不会说话了呢?“强势”的人可以是温柔坚定、善
标签:
“你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但却不停骚扰女子,偏执心理有多可怕?
小李被前同事小王骚扰长达一年,尽管已经更换多次手机号,也无奈更换工作,但依然没能躲过小王的追击。有天小王又去追堵小李,小李实在害怕,就请朋友过来帮忙。朋友气不过,群殴了小王。小王因此感到既气愤,又委屈,当下报警。这也是小王会持续骚扰小李的原
标签:
夫妻关系紧张或离异,请善待孩子
问题1:离异单亲妈妈,一个孩子13岁。儿子从小和妈妈长大,现在儿子不愿意和妈妈生活。和前夫的关系紧张。问题2:离异,正常支付抚养费但公婆不让看孩子,希望孩子忘记妈妈,应该怎么做呢?祝福你能够从受害者中走出来,去创造属于你和你的孩子的成功的、
标签:
“世上没有好人,他们都欺负我”,偏执型人格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一个人的偏执,可能改写自己的人生。98年上海闸北区佳世客商场爆炸事件的主角陈某,就有着明显的偏执型人格倾向。整个事件的起因,只因陈某的老婆,偷吃了一口超市的巧克力。保安从沈某的动作,判断沈某有偷窃的嫌疑。陈某当即要求,除去巧克力这件事,超市
标签:
家长和孩子应该如何面对考前焦虑
随着五一长假的结束,对高三的同学来说,距离一年一度的高考也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面对这样一次关乎自己能不能进一所好大学的重大考试时,很多同学都难免会产生一些紧张和焦虑的情绪,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应对这样的情绪呢?
标签:
面对“焦虑”,逃?对抗?还是躺平?
焦虑常常无形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它是一种常见的情绪状态,人们在那些具有危险性、威胁性和挑战性的情境中容易产生焦虑。我们知道,太纠结于过去的人容易抑郁,太担忧未来的人容易焦虑。引发焦虑情绪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看法。相比于事件本身
标签:
如何提高情商?“情绪颗粒度”很重要
现代人都十分重视情商,因为无论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情商都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情商又被称为“情绪智力”,简言之,它是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探查和掌控能力。“情绪颗粒度”是决定一个人情商高低的关键。
标签:
亲密关系中的背叛
在咨询中,我们会经常遇到婚姻遭遇出轨,情感遭遇背叛的案例,甚至我们会用“创伤”来形容亲密关系中的背叛事件。有些伴侣经历创伤依然可以很好地与对方生活下去,有些伴侣经历创伤可能就无法再继续呆在这个关系里了。
标签:
自我接纳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修炼”
自我接纳是摆脱心理困扰,获得内心平和非常有效的路径。所以有很多类似“建立自信要先做到自我接纳”、“改变的前提是做到自我接纳”、“自我接纳了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之类的观点。可能自我接纳并不能助所有人摆脱痛苦。
标签:
我们脑子中反复出现的想法是什么?
强迫思维有以下四个特点:一,经常反复出现的想法,冲动和想象,比如说我没锁好门,我碰到了什么脏东西,我是不是对神明不敬,等等并导致明显的焦虑和痛苦,二,这些想法,冲动或想象并不是简单的对真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过度担心。
标签:
危机干预实操手册
危机干预是执业的咨询师和平台都会遇到的紧急情况,一旦危机发生会给咨询师和平台带来巨大影响。本文将给出危机干预具体评估和应对方法,并分享一些实用的评估量表和干预技巧,为咨询师的执业生涯保驾护航。因此心理咨询师以及疫情志愿者们掌握危机干预相关知
标签:
如何走出社交焦虑
我的一个同学艾琳平时说话的声音非常小,总是小心翼翼的。艾琳不愿意呆在人多的场合,也非常害怕是公开发言,及向同学们传达老师的任务。这一问题困扰了艾琳很久,那么艾琳是怎么了呢,后来她向我吐露她有很强烈的社交焦虑,希望可以改善,但是又找不到改善的
标签:
你还敢乘坐飞机吗?如何走出替代性创伤
你是否也有类似的感受呢,如果是,可能你也陷入了替代性创伤之中。什么是替代性创伤呢?替代性创伤和PTSD相比,前者是接触到他人创伤引起的,后者是直接遭受创伤引起的。一项针对200名受访者的调查显示,在疫情期间有7%受访者出现了替代性创伤反应,
标签:
扪心问诊逐字稿分析 第一季 Sophie 8
扪心问诊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关于心理咨询的剧集。Paul是动力学取向的咨询师,整个剧集展示了心理咨询的整个过程,是心理咨询师必看的一部剧集。当然《扪心问诊》毕竟是影视作品,为了制造戏剧冲突,有一些虚构部分,甚至违反咨询伦理部分,并不完全等同于真
标签:
自助手册-如何应对自动思维
认知行为疗法是基于循证的,效果显著的心理疗法。认知行为疗法不仅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心理问题,而是它本身结构清晰,简单易学,也被广泛应用于个体自助。因此本系列文章致力于介绍认知行为的自助疗法,让你领略认知行为疗法的魅力,并将之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标签:
一封信,化解夫妻教育孩子分歧冲突,提升亲密关系
在咨询中,沈爱春老师经常遇到夫妻因为教育孩子的理念方法不同,而产生很多的矛盾冲突,严重的演变为夫妻关系恶化,甚至走向离婚。如果您也遇到类似的问题,沈爱春老师建议向您的另一半写一封感人至深的信,可以很好地化解很多矛盾。
标签:
婚姻是个实践活,在结婚开始就开始赶考了,它不能偷懒的
现在婚姻产生很多问题,有一些心里话,沈爱春老师想在这里说说。家是爱的港湾,不是偷懒的港湾。婚姻最重要的是一辈子的修炼,修炼个人的人格,修炼你自己的心,结婚后需要去做这块的内容。因此,婚姻是个技术活,不是个本能活,它有巨大的技术含量。同时,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