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家?

成家立业,家和万事兴!家在我们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何以为家呢?社会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家庭作为一个群体,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它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以及收养关系构成。以婚姻、血缘关系为纽带,是家庭的主要特点。抚养与赡养功能具体表现为家庭代际关系中的双向的义务与责任。

 成家立业,家和万事兴!

 家在我们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何以为家呢?

 我们姑且科普一下。

 社会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家庭作为一个群体,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它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以及收养关系构成。

 以婚姻、血缘关系为纽带,是家庭的主要特点。其中,以婚姻关系为纽带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姻亲(如夫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血亲(如父子或母子)。传统社会里,血亲重于姻亲,这是由于传统社会注重传宗接代;而现代社会注重婚姻质量,姻亲日益显得重要。

 而我们,是做心理工作的。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处理心理上的痛苦,比如说焦虑、愤怒、迷茫、挫败等。

 有许多在生活体验到痛苦的人,不想再继续下去了,就会来找我们寻求帮助。在他们涉及亲子、婚姻、情感、压力、情绪、工作、自我、金钱、迷茫等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痛苦中,关于家庭的矛盾日益凸显起来。

 这些矛盾和问题归结起来,其实也就基本地覆盖了家庭的8大功能。

 1、经济功能

 经济是家庭功能的重要基础。一句话,就是赚钱的能力,要有钱,至少可以支撑一家人的吃喝拉撒。

 想起早前网上流行的“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要在自行车上笑”,曾经引发热议(至今)。随着时代变迁,你会发现,一些人哭着哭着,慢慢地就笑了——即使还是对着原来的TA;而一些人笑着笑着,慢慢地就晴转多云潸然泪下到放声大哭——毕竟,生活不只是花前月下海誓山盟卿卿我我燕尔呢喃情情爱爱,更需要面对一日三餐柴米油盐酱醋茶……

 在绝大多数物质都需要交换才可以得来的经济社会里,假若你再不能至少确保自己和家人一日三餐的自给自足,那么,也就意味着一个很残酷的现实——没有钱,你将注定寸步难行——即使你宅在屋里,也免不了《七十二家房客》里的对话场景:

 “包租婆,点解又冇水啊?”

 “哈!你以为唔使钱啊?你睇你自己,都几个月无交租了?”

 你走着路,目标是星辰大海,可口袋里没有半毛钱,别说走到海边,估计没几公里就结束了。很多的“秀”,可能你一出场,还没热身就已经“挂”在原地。你想买房子,目标是市中心、带学区、绿化率高的大户型,可一看账户还不到4位数。你说怎么办?

 当然,也包含要有相似的消费和理财观念。很多夫妻因为钱而争吵,就是因为消费理念上的冲突,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

 如今,很多的情况是,宝马车里的和自行车上的相互羡慕嫉妒恨,又演绎着钱钟书的《围城》论:“外面的人想冲进去,里面的人想冲出来。”

 从2014年自主创业以来,记忆里,到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吕锋已经收到他妻子第8次离婚通牒了。主要的原因,就是家里的经济搞不起来,他妻子明确提出最多再给他到今年年底的几个月时间,如果再不能有个明显的好转,就离婚。可以先协议,协议不成,就起诉。他妻子说:“我知道不是我们没有感情,可是感情真不能当饭吃。三个孩子,要吃要穿要读书,老大老二过了小学培优学习阶段,老三是个苗子,脑子活,报个补习班的钱都没有,你还刷着信用卡买菜,你说怎么办?” 

  2、性的功能

 心理学认为,夫妻性生活是婚姻关系的生物学基础,夫妻之间的性关系是社会(法律、伦理与道德)认可的性关系。和谐的夫妻生活,对婚姻内的男女而言,可以舒缓压力,增进情感,促进健康,延年益寿,其利大焉。

 而在小编接访的诸多夫妻矛盾个案里,很多都是性生活不和谐甚至已经分房而居多年的“尴尬”,最终,基本都走向了与初心相去遥远乃至背道而驰的分离结局。

 雨丹在英国留学归来后不久,就步入了婚姻殿堂,但是当时是迫于父母的挑选女婿的标准而结的婚。婚后不久,丈夫就经常动员雨丹可以各自“找乐”,起初,雨丹以为丈夫开玩笑,不以为然,但随着丈夫说的次数多了,而且还真没有开玩笑的样,于是,本就性格开朗、思想开放且加以几年国外留学耳濡目染的影响,雨丹居然就真的豁了出去,先给丈夫戴实了一顶绿帽子……而后,雨丹发现丈夫也出去“乐呵”了,此后,大家彼此心照不宣似乎相安无事……只是,事情的发展是4年前,雨丹带着5岁多的女儿,走出了那段闹剧一般的婚姻,当起了单亲妈妈。

 如今,36岁的雨丹,带着女儿,和前夫还在同一个小区里。只是,大家都没有告诉女儿离婚的事,弄得女儿经常发问:“妈妈,一家人为什么要分两间房子吃饭睡觉呢?”

 雨丹无言以对。

  3、生育功能

 家庭是社会的生育单位,种族繁衍的重要保证。

 算起来,在国内,第一批选择了丁克家庭的夫妻,已经是步入中年。眼看着周边同龄人“人多势众”儿孙满堂,个中滋味还真只有自己心知肚明。

 有人梳理了丁克家庭的几种成因,大致是:为了事业,为了自由,避免分娩、本身不能生育,养育孩子的艰苦,经济条件跟不上,夫妻关系不和谐等。

 诚然,丁克不丁克,完全在于当事夫妻的自由选择,外人基本无权干涉。只是,对于一个在普遍以繁衍生息为生命传承的家庭中,不能算是完整的。

 应该说,丁克家庭是有其好处。但从长远来看,其弊更大焉。有好事者,就罗列了丁克家庭的坏处。大抵如下:

 首先,不生孩子,人生不完整。生孩子养孩子和自己亲生孩子相处,这些经历你就都完全无法体会到了。孩子能有多萌,多爱你,多让你感动,你也都无法体会到了。

 其次,很多人说,不生孩子,就不懂爱,不懂付出,不知道什么是真的感情……说得似乎有点过,但其实又是有道理的——很多事情,你不亲身经历,就很难想象的到。比如,你不生孩子,所以就永远不会明白你父母养育我有多辛苦。所以你选择丁克,最对不起的是你妈,不仅没让她抱孙子,还说不定对她不够好。

 第三,没孩子,谁给你养老?养儿防老可能已经过气,但是不能不考虑到的重要一点是:你老年的时候,万一连个能去念想的人都没有,那多孤独?

 第四,作为一个人类,不繁衍生息,好像不太对得起大自然的样子。

 第五,越老越寂寞,年轻的时候人很有活力总觉得时间不够用那是因为享乐占用的时间太多,但是随着年纪大了身体精力各方面的原因活动少了,在家的时间多了,那么空荡荡的家就倍显冷清和寂寞了。

 第六,不利于婚姻的牢固,有一个夫妻双方共同的孩子是一般长久婚姻的基础。

 当然了,不生,是不完整;生多了(中国有句话:一个少,三个多,两个刚刚好),女人就变成了生育的工具——如果确非女性意愿,则是对女性身心的极大摧残;而(婚内还和别的人)乱生了,则是对对方的最狗血的底线突破!

  4、抚养与赡养功能

 抚养与赡养功能具体表现为家庭代际关系中的双向的义务与责任。抚养是上一代对下一代的抚育、培养;赡养是下一代对上一代的供养、帮助。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生老病死。这是自然规律。

 母贤子孝,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说的其实就是抚养与赡养的关系。

 备受国人推崇的《增广贤文》里说,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马无欺母之心。

 意思是说老乌鸦不能自己去找食物的时候,小鸦会用把吃进去的东西反哺出来,也就是吐出来给老乌鸦吃,来感戴老乌鸦的恩义,这就是动物长大后反过来“赡养”父母的行为;

 而小羊羔喝奶的时候是跪着的,这是一种感恩的举动;

 纵使是一匹马,也绝不乱性,好马比君子,马不欺母。马的嗅觉、味觉、听觉特别灵敏发达,每当儿马和母马交配之时,儿马首先要用鼻子嗅一嗅、甚至用舌尖品一品骒马阴道的气味,它能辨别出来是不是自己的母亲!如果是自己的亲生母亲,它会立即作罢,绝不会进行交配、作此苟且之事!这便是著名的“马不欺母”。

 动物界尚且如此,作为人类,做父母的自然更需要善待子女——因为子女的生命力逐日旺盛,在延续、拉长你的家庭命运的河流,而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敬父母——因为你会给你的子女带来榜样的力量。

 很难想象,一个家庭中,生而不养,老而不敬,聚而无依,散而无序,甚至老死不相往来,又何曾为家的模样?

 残酷的事件令人痛心。一个三口之家,本来幸福有加,这次新冠疫情期间,儿子因为手机问题和父亲顶了回嘴,父亲当场摔坏了手机,导致儿子离家出走……父母随后报警,并遍寻整个小镇,全校师生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儿子因此把自己关进了房间,开始了自我封闭之路——连续4个月不说一句话,不和父母打个照面,不出来一起吃个饭,不上学……之后,父母好不容易得以进入儿子房间,开始“斗胆”进行正面接触,希望可以敞开来谈,不曾想,儿子一句发飙:“我不是你们的儿子,我也没有你们这样的父母,你们去死吧!”

 父母闻听,“随即崩溃”并决然宣告:“从今天起,我们放弃!就当没生你这个儿子!”

 也许,这可能是一时气话,正像儿子说的那样。而君不见,多少夫妻吵架闹离婚,挟子女而令配偶,动辄携儿带女威胁对方甚至跳河、跳楼或服毒自杀——“妈妈,你别逼我,我自己跳”,如此父母,何来抚养之责?

 曾记得,“你到底死不死?我只请了7天假!”的声音?而就在刚刚过去的9月17日晚,广东省梅州市一名38岁的男子持刀从7楼追砍自己的亲生父亲到1楼,把父亲当街杀死,随后伤人者被警方控制。这是何等的憎恨与冤仇!?

  5、教育功能

 教育功能包括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教育,其中前者最为重要。

 子不教,父之过。说到家庭教育特别是子女教育,很多人都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

 在接触的诸多个案里,大多是妈妈抱怨爸爸,说爸爸没有尽到教育孩子的责任。

 “生而不育,何必当初?”一位留学归来的妈妈,对孩子的爸爸极尽抱怨之词。不仅教育理论不一致,甚至对让孩子参加个兴趣班什么的,都极力阻挠。

 可是,在爸爸那里看来,“这样不是挺好的嘛。为什么一定要参加这个参加那个呢?整得孩子7天连轴转,没一个休息天。”

 教育孩子不是妈妈的“天然”责任,爸爸也是责无旁贷。无数的事实表明,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优于学校,重于政府,先于社会,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极其重要。至于教育的方式,可能没有对错,也没有最好,有的只是反馈及其效果。

 当一对父母对自己的子女尽了教育之心力,便已经是无可厚非。

 怕的是那种只顾着生,没得空教的窘境。

 而怎么教,是个大问题。当然也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和更合适。但有一点非常明确,就是棍棒之下再难出孝子,甚至,白白贻误了性命。据报道,也是在9月17日,武汉市江夏区一中初中部一年级一学生因被母亲扇耳光,默立2分钟后,从5楼跳下,不幸身亡……

 如果生而不(教)育,倒不如真的从一开始便做起丁克家庭——甚至于,你根本不需要结婚的。否则,久而久之,夫妻关系也因为亲子关系出现裂痕,最终一地鸡毛不可收拾。

  6、感情交流功能

 感情交流是家庭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是影响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

 很多的年轻的妻子反映,结婚没几年,丈夫就不知道感情为何物了。统统地,都让给了工作应酬和事业打拼。

 “抱着你,我只能放下砖头,我将养不起你;抱起砖头,养着你,我却经常抱不着你。”显得既现实又几多无奈。

 社会千变万化,信息稍纵即逝,生存亚历山大,哪有闲情送花?

 “结婚十年,曾经许诺带我去一次海南三亚,如今却经常相对无语,摸摸自己下巴……心里想,还不如当年的那个他……”

 男人要有钱够花,女人要笑靥如花。

 缺乏感情交流的夫妻,则如最熟悉的陌生人,物理距离时远时近,而心理距离则渐行渐远,最终将消失在遥远的银河……

 倘使相伴相随却相濡不能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彼此放对方一条生的路……

 而家庭成员之间,除却基本的人际距离规则之外,正常的沟通互动,也是必不可少的。

 有个9岁的小女孩,家里父母经常吵架,一开始经常吓得她心惊胆战脸色发青,到后面,她经常地接触了一些心理学的书籍……突然一天,在她的父母又一次吵架之后,她对她爸爸说:“我知道了,夫妻吵架,说明关系还好,不像一些人,一年到头没有一句话,那就真玩完……”

 是的——你知道么,即使是脸红脖子粗的吵吵闹闹,其实也是一种感情交流?!

 当然,小编更希望天下家庭都能有积极正向的感情交流与互动,共同营造温馨和谐之家。

  7、休闲与娱乐功能

 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与娱乐从单一型向多元型发展,日趋丰富。

 缓急有序,张弛有度,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会合理和适度安排家庭休闲和娱乐的家庭,从不寂寞,家庭成员的矛盾也最少甚至基本不会发生。

 现实是,很多的家庭走着走着,忘了自己到底一年到头拼打厮杀究竟是为了什么。而调查发现,很多家庭根本没有家庭日甚至不知道家庭日是怎么回事。

 我们知道,钟表的发条不能上得过紧,否则会断。气球不能吹得太饱,否则会爆。而一个家庭也是,总不能时时刻刻分分秒秒紧张兮兮997地工作赚钱,让自己停一停,休息一会,看看身边的人的眼,听听他的肺腑之言,拉拉他的手,一起哼唱“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换句话来说,安排休闲和娱乐,其实是一种儿时的游戏的延续。在日趋繁忙的时代,这种基于亲情的游戏互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舒缓情绪,释放压力,增进情感,增强信任,对幸福家庭的构建意义重大。

 人生苦短,所谓智者,除了工作,还有生活。所以,聪明的家庭,会安排至少每周一个家庭日,或去图书馆,或郊游,或爬山,或唱K,或公益,或大快朵颐……一些夫妻,会去当年第一次见面的地方!

  8、社会系统功能

 鱼儿悠哉在水里,鸟儿栖息在树上,人活在家庭里,家庭存在于社会之中。

 当今社会,没有一个人可以是孤岛。而家庭更不能例外。

 一个正常的家庭,本就是社会整体的一个单元,是应该也可以融入社会系统之中的。离开社会支持系统,那只算是远古时代的随机穴居,偶尔落个脚,打个小盹,过一会便可能受山洪猛兽侵袭而灰飞烟灭。

 当一个人,不管男女,如果家外有家,当第三者,做小白脸,包二奶、三姨甚至更多者,不能算成真正意义上的家,因为你删减或丧失了基本的社会功能,你不能见光,因为你见光就会死——你“晒着金钱的光照,过着阴暗的生活”,你没有很好很自然地融入社会群体中,长此以往,你和你的孩子的人格会逐渐发生异化和扭曲,顶着周边的白眼和世俗的审判——外面阳光普照,空气清新,百花盛开,而你却在暗影里呼吸和生活。

 这是你想要的么?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