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当你缺乏理解的时候,才有掌控的必要

“高三时有一次吃了外卖,肚子一直响。看遍了本市的中西医专家,做了各种检查,都说没病,但是肚子还是经常响。我害怕被别人听到,越担心越关注,不能集中精力学习。我上网查了,觉得自己是肠易激综合征,就更害怕了。怎样才能痊愈呢?”没发生这件事的时候,你有哪方面的压力呢?丢脸,是对焦虑有着重大影响的幻想。

“高三时有一次吃了外卖,肚子一直响。看遍了本市的中西医专家,做了各种检查,都说没病,但是肚子还是经常响。我害怕被别人听到,越担心越关注,不能集中精力学习。我上网查了,觉得自己是肠易激综合征,就更害怕了。怎样才能痊愈呢?”

有人问过你肚子为什么响了吗?

就算是别人听到了,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呢?你担心什么呢?

什么症状让你觉得自己是肠易激综合征呢?

没发生这件事的时候,你有哪方面的压力呢?

人的痛苦感和非常理想化的信念有关:

“一切都必须和我想的一样。我必须把事情做的特别好。”

我们会因为身体上的变化而出现焦虑状态。

引起焦虑的并不是“肚子响”本身,而是我们对“肚子响”的事实做出的解读。

“别人听到了会怎么想?会不会看不起我?”

丢脸,是对焦虑有着重大影响的幻想。

想象着自己在众目睽睽之下是如何的丢脸,想象别人会怎么议论自己。

就算是真的丢脸了,那又怎样呢?有没有可能反倒是减轻压力了呢?

引起情绪困扰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和评价。

这些评价、解释和预期进一步激活了情绪系统和运动系统,产生各种情绪和行为动机。

认知和行为可以改变,也可以维持或加重症状。

导致不适应行为和情绪的根本原因,是错误的认知过程和观念。

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

人的生理和心理的体验与处理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由心理产生的焦虑作用到身体,身体又反过来对心理产生作用。

胃肠道是第二情感中枢,应激、焦虑等不良情绪和精神状态,会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分布,会加重症状。

既然中西医专家已经排除了器质性病变的可能,那就算是响声不能消失,也可以去适应,带着症状生活。

“只有当你缺乏理解的时候,才有掌控的必要。

如果你已经把事情看得很清楚,自然就不需要掌控了。”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