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原生职场毁了人生

很多人都听说过原生家庭,但不知道有多少人听说过“原生职场”这个概念。原生是指初始的,初生的。第一出现且未经任何外力、内力改变的个体。之所以用原生职场这个概念引入,是因为想通过“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为类比,突出原生职场——第一份工作对人的影响之大。疫情过后,猝不及防的裁员潮到来,她被裁掉了,没有意外。

很多人都听说过原生家庭,但不知道有多少人听说过“原生职场”这个概念。

原生是指初始的,初生的。第一出现且未经任何外力、内力改变的个体。这样解释,大概会明白原生职场其实就是第一份工作。

之所以用原生职场这个概念引入,是因为想通过“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为类比,突出原生职场——第一份工作对人的影响之大。

先做一个小调查:

1.    你认为踏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重要吗?

2.    你选择第一份工作的决定性因素是哪几个?

3.    你的第一份工作持续了多长时间?

4.    你/你知道的周围人的第一份工作对现在的工作有影响吗?

5.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你还会选择当初那个第一份工作吗?(此题针对已经工作的人)

是不是回忆了一把青春。

我们把问题再放得聚焦一些。

1.    假设我们所在城市的综合平均消费水准是每月4000元;

2.    假如你今年刚大学毕业;

3.    现在有两个offer摆在你面前:第一个是非常心仪的工作(5000/月),另一个是可以凑合的工作(6000/月)。

在所有这些附加条件下,选择心仪工作的人可能还占多数,如果将另一个工作的工资水平加到10000、15000、20000,那么这个时候,对于第一份工作的选择标准就会发生变动。

在社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许多毕业生在选择第一份工作时,选择了向“钱”看,而不是向“前”看。

尤其在今年疫情的影响下,为了顺利拿到offer,可能有些人会选择将就一把,盘算着等疫情形势好转了,再努力搏一把。

社会小白兔们只看到了短暂的眼前,却不知道这个关于第一份工作的选择会影响甚至改变人生。

第一份工作到底有多重要?

早在1992年以前,就有学者发现,终身工资中66%的增长都是发生在职业生涯的前十年,而第一份工作即是为前十年打基础。

做HR负责校招版块的这几年,我见到了太多孩子因为草率地选择第一份工作而误入歧途。

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学生,毕业于985高校,历史学专业。毕业时,觉得自己的专业进博物馆等这些单位工资太低,道听途说觉得新媒体近几年比较热门,也比较赚钱。于是在毕业时,签了一家新媒体公司,月薪9k,想着先顾好生存再说。

虽然新媒体近几年被炒得火热,许多人通过发展新媒体副业甚至超过主业的收入,但是新媒体也不是完全没有门槛的职业。这位学生进入新媒体部门工作之后,发现自己一头雾水。

写文案?不会!活动执行?凑活可以吧!

在部门的一个月时间里,她经常被当作小透明,大家忙得热火朝天,却与她无关。而且因为对新媒体了解不深,一些基础东西也不是很懂,同事在讨论时,也不太能够插上话。疫情过后,猝不及防的裁员潮到来,她被裁掉了,没有意外。

在职场上,生存和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对于第一份工作,如果你不曾审慎地对待,仅仅是迫于生存压力进行的选择的话,那么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上班如上坟,成长、资历增长什么的只能见鬼,带来的只有你和工作的“相互损耗,彼此折磨”,最终导致你和用人单位两败俱伤。

 

发展顺利的职场人,职场生涯会受到资历的滋养;而职场经历充满坎坷的人,终其一生,可能都在拼命试图纠正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

 

一粒时代的沙子,落在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大山

许多时候,一个草率的决定会让你背负终身的压力和代价。

如何审慎对待第一份工作?

1.如果可以,尽量不要选择过渡

 

职场岁月不可蹉跎,一旦适应了某种状态,就很难再去调整。就像是许多人想考公务员/事业编,刚开始都想着先到企业里边尝试一下。在企业里工作期间,想着反正我也不会在这里长久做下去,对工作没有热情,没有规划。

我认识一个英语学硕士毕业的小朋友,在学校里学术科研名列前茅,本来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是英语老师。但是在校招时,却进了一家企业做文员的工作,想着先到企业中试试看,谁知道试着试着就是一两年,两年过去,同龄人在公司里上班的至少是一个主管了,当老师的也有了几年的带班经验。

而她,在企业中因为没有好好规划,几年下来没有起色;招教也没有考上。

 

两点之间,永远直线最短,不要试图从弯路快速到达

 

2.对工作进行认知架构

对工作进行认知架构,一方面是对某份工作的岗位要求不要停留在我以为的阶段。

许多时候,大学生对于某一个岗位的认知都停留在“别人说”的阶段,真正自己去工作时,发现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就像是买家秀和卖家秀。

就像上文中被提到的学历史学,从事新媒体行业被裁掉的女生。她以为新媒体门槛很低,对工作岗位的内容与职位要求缺乏认知,最终走向被裁的结局。她自己也陷入对自己能力的怀疑之中。

如果在正式入职前,能够有一段新媒体行业的实习,发现自己不适合这个行业,及时止损,那么可能第一份工作对她的影响没有那么大。

另一方面,是对前景的预估。选择具备成长性的行业。并且五年内发展态势较好。

雷军曾经说“看五年,想三年,认认真真做好一两年”。

看五年:通过实习,咨询学长、学姐,关注行业动态等方面,深入了解自己想要从事的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态势。

想三年:结合自己的专业、个人优势等方面,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做出一个清晰的规划。

认认真真做好一两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未来有规划,对自己有认知,那就踏踏实实把事情做好。

 

刚刚毕业的几年,都是为未来打基础,在行业的选择上,不要一味贪图高薪,还要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尽量找一个在专业成长方面比较快(专业难度比较大)的行业,努力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在五年内快速发展的阶段,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是一个快速提升的过程。

即使五年后,行业衰落了,你的专业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行业在变,人也在变

3.身上不要背负太多财务压力

 

曾经有一句话叫学生时代,是时间最多的时候,但是却是最穷的时候。

因为欲望很大,钱包很瘪,再加上随着各种借贷平台的兴起,种种因素催生,大学生很容易欠下债务。

不要让自己陷入财务危机之中,一旦有了经济负担,那么很容易限制职业的选择,也容易钻进“追求高薪”的牛角尖。

很少有人一毕业就有很理想的第一份工作,真正的理想工作都是经过大量实践、心态调整的不断适应中,深思熟虑、步步为营获得的。

记住了,看五年,想三年,认认真真做好一两年。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