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科特的咨询故事片段(二)逃避自由

来访者:这是斯科特自己的咨询故事,30岁。指出为斯科特的问题和时间有关。斯科特承认自己出现人格失调情况。引用斯科特简述的神经官能症与人格失调的对比。这或许就是承担责任和逃避责任的心理差别,逃避时是牺牲自由,无能的。

来访者:这是斯科特自己的咨询故事,30岁。或许是因责任感太强,工作日程表总是排得较满。工作到晚上八九点,心怀不满,疲劳感与日俱增。

咨询过程:贝吉里主任承担咨询任务,咨询一次。指出为斯科特的问题和时间有关。

引发的思考:承担超额工作任务是自己的选择,安排和利用时间只有自己能决定。并不是命运的结果,也不是上司的压榨。对于别人选择不一样的工作方式心怀不满,这毫无道理。请求他人帮忙调整工作时间的痛苦,是在将责任推给他人。为了躲开责任带来的痛苦,甘愿放弃权力。本可以自由安排时间,。斯科特承认自己出现人格失调情况。

引用斯科特简述的神经官能症与人格失调的对比。神经官能症患者常常把“我本可以”、“我或许应该”、“我本不应该”挂在嘴边。不管做什么事,他们都觉得自己能力不及他人,不够资格,因而缺少勇气和个性,总是做出错误的判断。人格失调症患者则常常说“我不能”、“我不可能”、“我不得不”,似乎他们根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他们的行为完全是迫于外界压力的无奈之举。结合案例,斯科特认为自己忽视安排时间是自己的责任,将其痛苦迁怒于同事的轻松,将对自己责任负责的权利交与他人,因此属于人格失调。

斯科特对父母责任的看法:父母可以帮助孩子走向心智成熟。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对孩子的问题不敏感,视而不见,甚至自身还存在缺陷,那么,父母就会阻碍孩子的心智成熟。神经官能症患者,由于他们总是主动承担责任,所以只要症状轻微,不过分越俎代庖,也可以成为很棒的父母。但是,人格失调症患者多是不称职的父母,他们不愿承担责任,本人又不知不觉,所以他们对待孩子的方式无异于恶性循环式的摧毁。心理学界有一种公认的说法:“神经官能症患者让自己活得痛苦,人格失调症患者让别人活得痛苦。”

在一个访谈节目中,观众问易中天教授,怎么让孩子能像易教授那样爱读书。易教授回答:“家长能像我一样喜欢看书就可以了。”这段对话中,父母对孩子的状态有所观察,想让孩子成为自己理想中的样子。但是从心理学上说,家长就是孩子的全部,如果家长是爱阅读的,那么对孩子将会由引导作用。这恰好与易教授的回答吻合,如果接受了意见,那将是承担责任的方式。如果没领会,很可能会对孩子说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好,将责任交给别人。经常遇到在比较,打击中痛苦成长的孩子。家长认为都是孩子不好,符合人格失调的定义。

在一次咨询中,对方寻求的帮助是如何选择一份较好的职业?首先得承认咨询师自己未必就做到了这样的标准,但是咨询师对于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对于来访者来说,如果这个职业没有选择好,似乎自己就成了一个牺牲品。这或许就是承担责任和逃避责任的心理差别,逃避时是牺牲自由,无能的。人又怎么能接受一个无能的自己呢?导致情绪失控。当我们承担责任时,却是全身心投入,具有实在感的互动过程。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