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创造实相之实践版

两个儿子成家立业后,一个儿子卖伞,一个儿子卖盐。这就是著名的埃利斯情绪ABC理论。要想治愈抑郁症,重新走向阳光、自信和快乐,必须重新建立合理的信念。就像埃利斯所说:“每个人都应该接受自己和他是有可能犯错误的人类的一员。”

文|金尚

一、改变你的不合理信念

曾经听过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一位老太太,含辛茹苦把两个儿子抚养大。两个儿子成家立业后,一个儿子卖伞,一个儿子卖盐。两个儿子做上这档买卖后,老太太没有一天开心过,天晴的时候担心卖伞的儿子卖不出去伞,下雨时时候担心卖盐的儿子晒不干盐,所以,成天愁眉苦脸。一天,有一位智者从老太太的门前路过,看见她闷闷不乐的样子就问她为何这样,老太太如实告知,智者笑了,说:“我给你开个方子,保管你天天都高兴”。智者接着说:“你何不反过来想一想,天晴的时候,卖盐的儿子一定会晒干很多盐,下雨的时候,卖伞的儿子一定会卖很多伞,这样一想,岂不是天天都是高兴的事吗?!”从此以后,老太太的脸上露出了笑颜。

这就是著名的埃利斯情绪ABC理论。现实中,很多人会常有一些不合理的信念,这些不合理信念的特征是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或糟糕至极。要想治愈抑郁症,重新走向阳光、自信和快乐,必须重新建立合理的信念。

人们常有的不合理信念有如下11种,我们应该学会自己跟不合理信念进行辩驳,发现自己的不合理之处,然后重新建立合理的信念:

1、一个人应该被周围的人喜欢和称赞,尤其是生活中重要的他人。

D(辩驳)—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欢和认同,就连我们最喜欢的刘亦菲、范冰冰都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欢。生活中的重要他人,也不可能永永远远都对自己持绝对喜爱和赞许的态度。带有这样不合理信念的人,就很可能委曲求全来取悦他人,以此来得到他人的喜爱和赞赏,但结果肯定会使自己沮丧和受挫,受情绪困扰。

E(合理信念)—一个人只要不被周围所有的人否定和排斥,就可以肯定自己是受欢迎的。

2、一个人必须能力十足,各方面都有成就,这样才有价值。

D(辩驳)—这是不切实际的。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永远成功的人。一个人可能在某方面很有优势,但在另一方面可能不如别人。就算一个人曾经成功过,也无法保证以后在每一件事上都能成功。持有这样信念的人,就会经常为永远无法实现的目标而悲伤感叹。

E(合理信念)—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能在某方面有所成就,人生就是有价值的。

3、那些邪恶可憎的人,都应该受到严厉的惩罚。

D(辩驳)—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不能因他人一时之误就认定他是坏人,以致要受到严厉的惩罚。而且,有些可憎的人只是违反了道德规范,并没有触犯法律,法律无法惩罚他。就像埃利斯所说:“每个人都应该接受自己和他是有可能犯错误的人类的一员。”

E(合理信念)—人人都有可能犯错误,对那些犯错误的人要宽容以待。

4、当事情不如意的时候,是很可怕,也是很悲惨的。

D(辩驳)—一个人不可能永远成功,生活和事业上的不如意是家常便饭,关键是如何看待它。如果一遇挫折就感到十分悲惨,那么只会导致受情绪困扰,使事情更悲惨。如果能积极寻求解决之道,那么挫折将会是一笔无形的财富。经历过痛苦和失败之后,才会吸取教训,走向成功。

E(合理信念)—受挫是很正常的事,没有什么可怕的。不喜欢某事可以试着去改变它;如果无能为力那就试着接受它。

5、不幸福、不快乐是外在因素所造成的,个人无法控制。

D(辩驳)—引起个人情绪体验的不是某件事的本身,而是对这件事的看法和信念。佛教里所说,思想创造实相,就是这个意思。对于半杯水,悲观的人说“我只有半杯水”,乐观的人说“我还有半杯水”。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来看,就会是不同的感受;同一件事,同一个人,不同的心态来看,也会是不同的感受。

E(合理信念)—造成我们情绪困扰的原因,不是这件事情的本身,而是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改变看法,就能改变情绪状态。

6、我们必须非常关心危险可怕的事情,而且必须时时刻刻忧虑,并注意它可能再次发生。

D(辩驳)—对危险和可怕的事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是正确的,但过分的忧虑则是非理性的。当人生的焦点一直集中在危险可怕的事情上时,我们就会忘了欣赏路边的风景、湖边的风景、忘了享受生命中的美好,很难获得幸福感。杞人忧天只会让生活变得痛苦沉闷,活在当下才是生命应有的状态。

E(合理信念)—对危险可怕的事情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是不需要过分忧虑。

7、面对困难和责任是件不容易的事,不如逃避。

D(辩驳)—当鸵鸟远远地看到鹰俯冲下来,要吃它的时候,就把头狠狠地埋进沙子里。结果,还是被鹰吃了。鸵鸟以为看不到,就不存在,但实际上困难还在那里。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延误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从而导致更为严重的情绪困扰。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为另一个人的幸福和快乐负责,自己的人生,只能由自己负责。

E(合理信念)——逃避只是暂时摆脱了不愉快,但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自己的问题和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必须要去面对。

8、一个人应该要依靠他人,且需要找一个比自己强的人来依靠。

D(辩驳)—你饿的时候,任何人吃饱也不能解决你的饿;你渴的时候,任何人喝水都不能解决你的渴;你困的时候,任何人的酣然大睡也不能解决你的困。蚕宝宝要破茧的时候,如果你帮助它用剪刀把茧剪破,那么它扑楞几下翅膀就可能死了。世界上,没有哪一匹马,可以驮着你的灵魂,离开你的身体。你的很多事情,只能依靠你自己。

E(合理信念)—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别人只能在某些方面帮助你,但不能代替你生活。安全感的获得还是得靠自己能独立自主。

9、过去的经验决定了现在,而且是永远无法改变的。

D(辩驳)—每个人都会有过去的一些经验,有些是好的,有些是不好的。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它们对我们的影响,尽量看到正向的、积极的、美好的记忆。我们该以睿智的眼光,来体会生命的充实与富足。要有向日葵的心态:即使举沮丧,仍然向上。

E(合理信念)—过去已成历史,但并不决定现在和将来,人通过自身的能力是可以改变现状的。

10、我们应该关心他人的问题,也要为他人的问题感到悲伤难过。

D(辩驳)—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着独立的思想和处理事情的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界限,没必要把自己过多地卷入与他人的关系之中。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可以为另一个人的生命负责,也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为另一个人的幸福和快乐的负责。良好的人际关系,要知道如何取得亲密与自由之间的平衡。

E(合理信念)—对于他人的问题,我们可以表示关心和同情,有能力时不妨伸出援手,但如果帮不上忙也不必过多牵涉或是自责。

11、人生中的每个问题,都有一个正确而完美的答案,一旦得不到答案就会很痛苦。

D(辩驳)—人生的问题总是层出不穷,有些问题有多个答案,但是有些问题不一定有答案,即使有也不一定是正确而完美的答案。比如:人死后有没有灵魂?先生蛋还是先生鸡?对任何问题都要寻求完美的解决办法是不可能的事,如果坚持要寻求某种完美的答案,只会使自己感到失望和沮丧。

E(合理信念)—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会有正确而完美的答案,对于那些没有确定答案的问题不必穷究到底,更不必因为得不到完美答案而痛苦伤心。

、改变内在的语言模式

1、“虽然”和“但是”换个位置

“虽然还能正常地做事情,但总觉得心理有些紧张”,如果把“虽然”和“但是”换个位置,“虽然觉得心理有些紧张,但还能正常地做事情”,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句子的重点在后半句,强调的是后半句的表述。因此,我们可以把积极乐观的、美好的放在前半句,消极不好的放在后半句。

类似的句子还有,“尽管………还是……….”、“即使……..也……”、“可是”、“却”、“不过”、“然而”等………

“虽然我承载着压力,但还算坚强的。”

“虽然有时候还有些许痛苦的感觉,但总体来说已经是进步很大了。”

“虽然也有不眠的夜晚,但我已经学会了如何解决。”

2、“?”换成“!”

“我会好吗?”、“我还能好吗?”、“我可以做到吗?”换成“我会好!”、“我能好!”、“我可以做到!”意义完全不一样了,情绪也不同了。

我们的自信,可以在我们的自我肯定中增强。

行动之前自我确定“我可以!”,行动之后自我肯定“我做到了!”每次只要行动,只要自己尝试了、努力了,就要给自己一个大大的肯定。由此加深感觉和印象,让这种微不足道的成功,带来喜悦和成就的感觉。让这种“我能行!”的信念模式建立起来。

我们要不断地给自己肯定,事先不断鼓励,事后及时肯定,只要做了,不管是多么小的事情,也会让我们的内心不断地提升自我价值感。一次次提升,一次次提升,由微弱变得强大。

3、把“不能”换成“能”

“我吃不下”、“我不会好了”、“我做不到”换成“我能吃”、“我会好”、“我能做到”。感觉是不是不一样了!

不想吃饭的时候,就想“上顿我吃饭了”,这次我也能做到,不就是吃饭嘛,又不是上刀山下火海。不愿意出门的时候,激烈地进行着思想斗争,“出”还是“不出”,“出”还是“不出”,“出”还是“不出”,天,你只要踏出门槛,就会有一种成就感,“我能做到”,那种感觉真是好极了。

身心疾病的治疗,从行动开始。

立即行动!

4、问题才是问题,人不等于问题

问题才是问题,而人不等于问题。这样就可以把问题排除到人自身之外,是问题来侵扰了我,我要把它赶走,我是没有问题的。可以替问题起个名字,把问题比喻成一个事物,这样看起来,它就更像一个外来入侵者。

当我们感受到自己和问题分开时,就会从无力感进入到自己是有力量去面对这个问题的。每一个人都是思考自己问题的专家,每一个人都有力量去处理自己任何的问题。举例如下:

①“我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人,我没有勇气面对这个困难的挑战!”

新的语言模式——

“‘惶恐’让我感觉自己没有能力,但是勇气是如何陪伴我面对这个困难的挑战呢?”

由此,引发自我思考和探索。

②“我们的夫妻关系遭透了,经常冷战!”

新的语言模式——

“‘冲突’影响了我们夫妻的关系,‘冷战’对我们的家庭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由此,引发自我思考和探索。

③“我是个家庭主妇,没有工作,没有朋友,撑得很累!”

新的语言模式——

“‘媳妇以夫家为主’难得的地方在哪里?再苦也要撑下去对我的影响是什么?”

由此,引发自我思考和探索。


5、寻找特殊意义事件

特殊意义事件是在你人生经验中,状态比较好的时刻,没有被抑郁影响到的方面,关于如何克服痛苦的方法等等………..不需要是多么了不得的事件,可以来自过去,可以来自将来,可以是渴望、希望、梦想、期待、信念等,由自己决定什么是特殊意义事件。从特殊意义事件中可以挖掘出自己内在的力量。

“我曾经有过没让‘痛苦’完全掌控自己的经验吗?”“我有过克服‘痛苦’的经历吗?”

引发自我思考和探索:

“有!”

“我是如何做到的?”

“我这种能力从哪里来的?”

“在生活中什么时候也有过这种能力?”

“我跟这个‘痛苦’斗争了10年,真地很不容易,我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呢?”

通过自我思考和探索,找出做到这些行动所需要的特质或能力。然后设想,如果事情持续发展,生命将会往哪个方向前进,怎样迈出下一步。

路的尽头,

就是另一条路的开始………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