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真相

没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成一个自私的人。毕竟在自私的背后,总是隐藏着贪婪,而贪婪必定让人步入歧途。然而,对于孩子而言并没有真正所谓的自私。“自私“一词,对他们而言并不是贬义词,更多的是一个中性词。每一条“症状”,看上去都像“自私”的“罪状”。现在的“自私”是为了将来的“无私”。自私是孩子发展出仁爱的筹码。

没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成一个自私的人。

毕竟在自私的背后,总是隐藏着贪婪,而贪婪必定让人步入歧途。

为了得到想要的,什么都去干,什么都敢干,变得无度,贪得无厌。最终,看不到头的欲望像黑洞一样,不光吞噬他人,也吞噬掉自己。

这是每一个父母都不希望看到的。

而无私的背后,总是藏着一颗善良的心,大度、包容、仁慈,充满力量。如雨露阳光,辅助万物生长,时刻释放出自信与强大。无私的人也必定被爱被尊重,更容易拥有圆满的人生。

然而,对于孩子而言并没有真正所谓的自私。

“自私“一词,对他们而言并不是贬义词,更多的是一个中性词。

因为他们生而“自私“。

“生而自私”是因为他们需要“自私“。

至少,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得先“自私”。

成长中的孩子,索取是最基本的生存之道。

就像赤条条一无所有地来到这个世界上,从向妈妈索取第一滴乳汁开始,再到衣衫取暖护体,再到对妈妈的依恋寻求爱的给予与保护,无一不是从索取开始。

孩子的爱,缺乏再生能力,需要不断补偿,注入,用以维系。

这种索取是那么急切,是那么无休止,是那么不可商量,不顾及他人。

什么能要不能要都去要,什么你的我的都是自己的。任性得让人无语,固执得不可理喻。

说不通,道不明,一副”唯我独尊“的状态。

每一条“症状”,看上去都像“自私”的“罪状”。

然而,以上这些种种“自私”行为,更像是“自保”行为。

成长中的孩子,时刻经受着分离焦虑的煎熬与考验,而分离焦虑源于惧怕失去。

而对孩子而言,不能拥有便是失去。

为了不失去,孩子往往表现出成人眼里的种种”自私“行为。

然而孩子的索取,完全没法上升为占有,最多只能算是为了拥有。

他们的“自私”更多的是出于本能地对自我的保护,这更像是一种能力,自爱的能力。

“自私”更像是一种基本的生存能力。

试想一下,自身难保的情况下去谈论如何对待别人,那是多么地不切实际。

现在的索取是为了将来的付出。

现在的“自私”是为了将来的“无私”。

自私是孩子发展出仁爱的筹码。

对于一个还未建立起独立人格的孩子, 这是一种蓄力待发。

有“自私“表现的孩子在未来并不一定就能成长为一个无私的人,但从来都不给机会”自私“的孩子一定无法变成一个无私的人。

我从来都没有拥有过,所以就不惜一切代价地去拥有,再占有。

而填不满的贪婪,又让自私自利成为习惯。

真正损人利己的自私恰恰是匮乏式教育的过度补偿心理。

就如同一个人身无分文,他又如何去施舍?

当你“给足”的时候,“自私”也没机会发展成贪婪的恶习。

但父母会说,教育是一种防范未然。

然后把孩子的种种需求视为洪水猛兽,去防去堵,那显然并不能达到育人的初衷。

“自私“是孩子自带的属性,没法去抹掉它,阻截它。

就如大禹治水,相比去堵,疏通更具有教育意义。

疏通的方法,就是看见孩子的需求,积极回应,接纳感受。

然后你会发现孩子急切去占有的欲望会越来越弱,内心也慢慢强大。

因为在你关注ta的时候,ta也学会了关注你,关注别人。

懂得在乎别人的时候,也是懂得分享,这是发展出无私品质的初始状态。

如果孩子直接被贴上“自私”的标签,只能在权威或者害怕被抛弃的心理动机下压制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而且,孩子自带羞耻感,当过多用自私来定义孩子的行为时,会让孩子产生巨大的自卑感。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产生质疑,以至于质疑关于自己的一切所想所求。

这不但无助于孩子发展出自身的品质优势,更会对孩子尚未成熟的心智造成伤害。

的确,在不批评即表扬的父母那一代。奉献,慷慨,牺牲并不是什么高级的美德,更像是必备的做人基线。

而自私本身就带有一种社会性评判性质,而孩子的社会性尚未形成,尚未具有独立的社会能力。这种社会性评判对孩子的行为往往存在过度解读。

不那么大方、慷慨,爱分享的孩子,并不就代表了自私。

自私的对面并不就一定就是贪念。

就如,教育家斯宾塞所说:“一份仁爱之下有九分的自私。”

因为所有的仁爱都要始于自爱,而所有的自爱都始于自私。

这就是孩子自私的真相。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