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寂寞,两个人的孤独

存在主义认为,人终将独自面对孤独,成为一个人就必须承担全然、根本、永久而且无法克服的孤独。然而由于我们无法一直独自面对孤独所带来的空虚孤寂,我们往往转向渴求与他人的联结,来填补、分担故而消减这种孤独感。一个人的孤独是无解的孤独,可为什么在已经建起桥梁的两个人的亲密关系中,仍会有人倍感孤独?

关于孤独,有很多种定义、解释或者理解——但无论怎样,他都是一种负性的主观的情感体验。

存在主义认为,人终将独自面对孤独,成为一个人就必须承担全然、根本、永久而且无法克服的孤独。然而由于我们无法一直独自面对孤独所带来的空虚孤寂,我们往往转向渴求与他人的联结,来填补、分担故而消减这种孤独感。美好的亲密关系仿佛在一个自我和另一个自我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保护我们不坠入孤独的无底深渊。

男女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友情、亲情都不同——这种亲密关系,是以放弃一定的自由、换取一种非常紧密的联结为基础的。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比亲情、友情更近,甚至会达到“无间”的程度。但这种“无间”的关系,有时候反倒让我们困惑。

日本哲学家三木清说,孤独不是在山上而是在街、上,不在一个人里面而在许多人中间。一个人的孤独是无解的孤独,可为什么在已经建起桥梁的两个人的亲密关系中, 仍会有人倍感孤独?

曾有一个来访者,和我谈起她的婚姻。(笔者注明:为保护隐私以下部分有文字处理)

她说:“以前在这个偌大的城市,单身的时候,总有抹不去的一种孤独感。那时候渴望亲密,有了男友就迫不及待地结束独居开始同居,以为自此开始就真的告别了孤独。

也过了几年同入厅堂、同下厨房的日子,现在对那些忙忙碌碌的日子的记忆仿佛都模糊了。只是没想到,现在婚后才三四年,每晚两个人同在沙发上,各自看着手机,几乎不交流。每天我们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如何,他并不感兴趣跟我分享这些,而我也渐渐失去了交流的兴趣。索性就这么待着,慢慢习以为常。

我现在明白了,单身时,那是寂寞,现在才是孤独。

前些天,深夜无眠,我转身看到他熟睡的样子,想到也许我可以开始写日记、为我的情绪找个出口。可是,我又转念想到,倘若某天我先死了,他翻到这本日记,一定诧异我像是另一个世界的人、他已经很久不再熟悉;想到这儿,我也干脆打消了这个念头。

何必留下什么呢?”

说完这些,她往后靠了靠,眼泪无声地流淌了下来。

那一刻我看到了渴望,也看到了绝望。

亲密关系中的孤独感——我们到底在经历什么?

当你在亲密关系中感到孤独时,两个人之间没有“我们”,只有你和你的ta,你们两个像是各自独立的实体。在外人看起来,你们可能很幸福,很多时候你们可能能够因为自己的父母、孩子或者其他社会关系而保持统一战线。可是无论哪种,当镜头切入到只有你和你的ta的两人世界的时候,镜头前的你却感觉不亲近、内心不够安全。你也许会总是不经意间思索,当初自己为什么选择了ta,当初的爱情是什么样子、是否是由于更年轻时候的冲动,而自己为什么选择坚持下来,这段关系应该何去何从……

当你的孤独感频繁浮现的时候,就意味着亲密关系中某种隔离的开始:

·       你感觉到ta没有真的听到你在说什么

·       你们互相的诚挚赞美寥寥无几

·       在你急切想要倾诉的时候,ta说 “明天我们再谈论这件事吧, 先睡个好觉”

·       感到自己无法取悦或满足ta

·       你们保持表面的和平以避免冲突,反倒不愿意经历痛苦去一起面对和处理问题

·       每隔一段时间,你的情绪可能会爆发一次,但是ta的反应(比如ta表现得茫然、无法理解、甚至讽刺或者冷漠),让你越来越不愿意冒着产生更坏情绪的风险和ta沟通,所以大多数时候你们的话题变成了关于工作、房子或者孩子

·       有时你们会争论,但这可能是唯一的你们之间真正“有来有往”交流的方式

·       两人之间的沉默有时候让你感觉很安全,但你又下意识地觉得危机四伏

·       你们的身体接触变少,少性、性当中爱的感觉变得疏离,或者干脆无性

……

在一份孤独的亲密关系之中,有时候你反倒会成为一个更好的父/母亲、儿/女、某种爱好者或者工作强人,因为你把自己投入到其他可以让你保持忙碌、并且能找到联结和归属感的活动当中去,你的生活仍然“看上去很美”。但也有时候,你会成为一个更糟糕的父/母亲、儿/女、或者职场失意,因为你在亲密关系中积累的抑郁和愤怒在无法纾解的时候,转移到了你的其他身份之中。

那么,上面提到的向外转移的在亲密关系中的情感需求,到底有哪些呢?它们包括但不限于:

·       感到被独一无二地爱着

·       被倾听并被理解

·       被感激

·       被重视

·       被接纳

·       被陪伴

之所以提到这种向外的转移仅仅能够使得关系“暂时”地稳固,是因为最重要的一条情感需求——“感到被独一无二地爱着”,是很难纯粹在工作、孩子、爱好中得到满足的。而身体接触和“性”的满足又是仅仅能够从亲密关系中得来。“感到被独一无二地爱着”一旦“缺失”,这段亲密关系中就留下了可能出现第三人(无论是与第三者的爱还是性)的一个“风险敞口”。

哪里出了问题?

孤独是共生欲望逃不开的结局

你感受到的孤独,也许是因为在亲密关系中你对伴侣过高的“融合”期望的不被满足——一个人不停地想要依附,而另一个人因为受不了这种边界感的模糊甚至消失而逃离。在成年后亲密关系中边界问题的认知和处理方式的差异,要追溯到每个人的早年成长经历,尤其是“分离个体化”的阶段。

分离个体化是精神分析学派客体关系理论的重要概念,最初由客体关系心理学家马勒(Mahler,1975)提出。她在观察研究了婴儿与母亲的互动过程后提出,个体心理的独立是从个体与母亲的共生发展到个体拥有稳定独立自我的过程,0-3岁婴幼儿须经历自闭、共生、分离个体化 3 个阶段,才算是心理意义上的诞生(psychological birth),才能建立自己与他人稳固的关系、进入客体恒常性阶段。自闭是指婴儿的情感是原始的、充满幻觉的、未分化的,婴儿还处在一种封闭的状态中;在共生中,婴儿还没有关于自我与“非我”的意识,婴儿只有一种与母亲融合的体验;分离与个体化于客体的角度而言,是将客体世界和客体与自我相区分、同时对自我存在的确认感觉的过程。马勒也指出,分离个体化不仅仅是婴幼儿的发展阶段之一,也是一个始于出生的毕生发展过程。Blos(1979)根据马勒的理论提出了青春期的第 2 次分离个体化。Blos认为,青少年将重演婴幼儿的历程,其分离的对象从母亲转变为家庭,青少年期开始建立家庭外与同辈、异性的重要友谊与恋爱关系。有研究表明(Papini,1989),个体分离个体化程度越高,其亲密关系的发展能力也会较高。

亲密关系中求“共生”状态的那个人,无法把伴侣感知为或者完全感知为一个独立的人;一旦心理状态退回到共生阶段而对方无法全部满足(这种情况下,即便满足也是不能持久的),那么孤独感是必然的。最典型的表现即是,要求自己的需求永远被排在伴侣的待办事项清单的第一位,仿佛在婴儿与母亲共生的阶段,对母亲的要求——你对我的在意,对我的关心要以我满意为准绳。在共生阶段,母亲即是婴儿的全部,婴儿需求满足的唯一来源——亲密关系中,如果在心理状态上把亲密关系、把伴侣作为自己生命的全部,那么感受并忍受孤独就是逃脱不开的命运。

不健康的依恋风格

在许多情况下,至少你们两个人之一具有回避型依恋风格(avoidant attachment)。具有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的成长环境和经历,没有给予他们充分地发展和练习任何情绪表露的机会,甚至他们都无法准确觉察自己当下所感受到的情绪。因此,在关系的早期,你们中的一个甚至双方,没有公开地表达自己不满或怨恨等负性情绪,或者是通过带刺的言论、被动的攻击性或非语言性的操纵来间接地表达,比如拒绝身体上的亲密或者性行为。在这段关系中,问题永远不会被直接处理,情感需求逐渐转移到关系之外,如前述的,工作、孩子或者爱好。随着需求的向外转移,这段关系看起来反倒暂时地稳固了。

回避型依恋是依恋风格类型之一。大约20%的婴儿以及接近这个比例的成年人,会表现出回避型依恋。具有回避型依恋风格的婴儿,在与母亲分别时候很少表现出不安,与母亲团聚时候也很少表现出对母亲的依附。当婴儿逐渐长大,幼年的依恋模式会深深地刻入个体的人际模式之中。哈赞于2004年提出,早期的依恋经验形成了内部工作模式或者关于人和人相互关系的独特思考方法的基础。

具有回避型依恋风格的成年人,很少深深投入亲密关系。有研究学者(Bartholomew & Horowitz,1991)指出这一类型的依恋其实可以再分为恐惧型或者疏离型,前者是“与别人太接近令我感到不舒服”,后者是“感到独立和自足对我来说很重要”。

情绪上的“遗弃”

一段曾经健康的关系,也可能让你感到孤独——这可能尤其令人困惑。困惑之余,我们可能不会意识到我们的孤独感其实就是情绪上“遗弃”的迹象。虽然我们倾向于将遗弃视为放弃某种物质上的东西,但情感上也一样会发生放弃。情感上的“遗弃”,意味着逃离了“我们”而进入自给自足的“我”的 状态。在亲密关系之中,当出现以下因素时,情绪“遗弃”便成为了可能:

·       某一方故意隐瞒事件或者感受

·       外部压力因素,包括工作、养育子女的要求等

·       工作生活时间安排的冲突(这意味着双方必须付出额外的努力和时间来分享他们的经历和彼此之间的亲密感情,以保持关系的新鲜和活力)

·       缺乏共同的兴趣和共处时间

·       某一方过于专注和以自我为中心

·       沟通不良(如果我们更多地与朋友或亲戚交谈,而不是与我们的伴侣交谈,这就意味着双方的沟通质量出了问题)

·       未解决的怨恨日久积累(未解决的怨恨会导致更多的怨恨和失望)

·       身体或者心理疾病

虽然有困难,但是双方合力解决上述因素,使得曾经健康的亲密关系再次回到健康状态是完全可能的。

这是你的选择

 

和亲密的ta,如果想要结束孤独的状态,这有几个重要的行动上的选择。

决心彼此追求一体,并坦诚地沟通和回顾关系中已经存在的任何的孤立状态。怨恨与合一是无法共存的,必须先解决任何积累的怨恨。

重新审视在亲密关系中体验到的孤独感——它在帮助我们学习分化、帮助我们成长。适当的孤独感,是个体存在的必然,而当我们过于恐惧孤独的时候,就会想方设法拒绝体验任何程度的孤独感,想待在共生的状态里,但结局却是我们依然走进孤独。与适当的孤独为伴,和伴侣牵手同行,自我仍然活着、而且活得更好,这时我们才真正地和ta形成了一座桥。

同时需要意识到,一旦彼此迷恋的阶段结束,那么这些双方在亲密关系发展中具备的优秀品质就决定了关系的走向:坚持倾听,放开对对方的控制,对自我改变的开放态度,直面孤独的勇气,专注于自己而不是试图改变你的伴侣。

让你的伴侣真正进入你的生活,留出足够共处的时间,把在亲密关系中曾经丢弃的情感需求再次拾起。把对ta的改变的期待,先化为对自己改变的期待——给予ta关注以得到ta对你的关注。向你的ta提问,并耐心倾听,示范并共同探索健康的沟通艺术。不要孤独地感到孤独——结束心理上的对峙状态,并向你的伴侣展示你想要的东西。 如果ta没有牵着你的手,那就拿起ta的手;你对自己的需求感知并表达得越具体,就越有可能获得你想要的东西。

如果你已经陷入困境无法靠自己的力量走出怎么办?那么放下你的骄傲,得到专业的心理帮助。

从今天开始,选择相互走向温暖,远离孤独的寒意。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