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价过亿新城控股王振华猥亵女童被拘,性犯罪黑手为何频向幼童?

上市公司新城控股57岁的董事长王振华,买通中间人为其提供女童进行猥亵。由于业务能力出众,王振华被授予了不少社会职务。就这样一位能力斐然的董事长王振华,因猥亵女童,已于本月1日被上海警方控制。所以,对于王振华猥亵女童的这一犯罪行为来看,初步评估更接近恋童癖或是想通过猥亵女童来体验自己超然的“权力感”与“掌控感”。

近几日,企业高管的新闻引起了不少业界人士的关注。不同于以往业务类、宣传类的报道,现下的二则新闻,有些让人大跌眼镜,甚至产生厌恶感。

先是有百度公司董事长、CEO李彦宏被爆出在2019年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被一黑衣男子当头浇下一瓶矿泉水。此事发生后,据传现场一片沉默。但网上流传出的动态图,也让不少网友觉得这是事先约定好的“炒作行为”。

这则新闻的热乎劲还没过,另一则引起全民声讨的企业高管“犯事”新闻,又被爆出。


上市公司新城控股57岁的董事长王振华,买通中间人为其提供女童进行猥亵。

提起这位企业高管,他的社会地位与荣誉,让你很难想象到居然会做出这样不齿的事情。

这位企业家一手创立了A股上市公司:新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市值约为963亿元。

由于业务能力出众,王振华被授予了不少社会职务。网络上罗列的职务有:上海市政协委员,江苏省人大代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房地产商会副会长等。


除此之外,作为知名企业家,王振华还热衷公益,成立了大型公益品牌“七色光计划”,专门救助贫困地区的青少年。

提起他的荣誉更是品目繁多,例如有:江苏省优秀民营企业家、常州市明星企业家、上海市统一战线(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慈善突出贡献人物。

就这样一位能力斐然的董事长王振华,因猥亵女童,已于本月1日被上海警方控制。

原本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为城市税收做出贡献,并愿意分享财富去救助弱势群体的人,为什么偏偏要去做出让自己身陷牢笼,名声破败的事呢?

成人的性犯罪,通常有以下特点:


一、寻求更强的刺激

成年人健康的性活动,是在大众文化所认可情况下的两性结合。而猥亵女童明显属于非正常的方式。

在性欲的理论中,其概念分为三部分:冲动、动机、愿望。一般对于性犯罪而言,大多是因为作案人自身存在某些生理或心理问题,所以他们对于性的冲动、动机与愿望都与社会道德产生偏差。

例如:性功能障碍,使他无法进行正常的性活动,所以当事人会采用非正常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性欲。又或者是因为本身缺乏性刺激,想要寻求更强烈的刺激以唤醒自己的性功能。

在王振华出事之后,公司已由其35岁的儿子王晓松接任董事长。所以,对于王振华猥亵女童的这一犯罪行为来看,初步评估更接近恋童癖或是想通过猥亵女童来体验自己超然的“权力感”与“掌控感”。


二、恋童癖是一种性心理障碍

恋童癖的形成,有多种原因相互结合作用。

对于反复多次与幼童发生性行为并以此作为偏好来满足性欲的,不仅属于违法行为,更是一种性心理的障碍。

此类人士,往往很难从社交表现上分辨出来。选择幼童作为下手的对象,分为两类。


一类是内向自卑,无法很好地与同龄异性交往。这类人很难有可以进行健康性活动的对象,所以他们选择无力抵抗,甚至还不懂保护自己,没有性意识的幼童作为性欲的发泄对象。这类人平时在社交中显得少言寡语,在旁人看来,或许就是性格内向的老实人。

另一类是社会成功人士,他身上的光环、收获的鲜花和掌声,都使他显得道貌岸然。这类人不甘于平凡,想要体验些与众不同的。别人都有的,不稀罕。别人没有的,或不敢有的,却能引起这类人的兴趣。但由于此类人的社会地位与财力都能为其“买个方便”,所以其行为的掩护性很强,甚少能被人勘破。


不论王振华最终的量刑结果是什么,最大的受害方就是女童与其父母了。

这一阴影会对女童产生不良影响,其父母也会一直沉浸在自责中。

那么对于家长,如何才能避免自己的孩子成为性犯罪的受害者呢?除了教导给孩子一些必要的性知识与自我保护意识之外,这两点也需要家长引起注意。


一、警惕身边熟人作案

这句话,俨然已经成为了保护儿童的口头禅。但很多家长仍然会被熟人蒙蔽。

就像王振华的案件,他买通的中间人,就是女童家长的朋友。当时她与家长说是带女童去迪士尼游玩,家长也放心的把孩子交给了她。

在王振华猥亵女童后,给了这位中间人一万的酬劳。仅仅为了这一万元,中间人背信弃义,把朋友的女儿出卖给大佬把玩,全然不顾这会对女童与她的家庭带来多大的伤害。

所以,对于家长来说,当孩子还处于幼龄阶段,尽量不要让孩子离开父母的身边。即使父母有事,无法照看孩子,也需要把孩子托付给有直系血缘关系的家属。例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把孩子托付给具有正规资质的看护机构或人员(有现场实时监控设备)。

尤其要注意上文中提到的两类人,极端内向、孤僻与大成功的人士,尽量不要让他们带着你的孩子单独相处。


二、避免在朋友圈频繁晒娃

孩子都是家长的心头宝。当孩子还是软软糯糯的时候,清甜可人,家长很喜欢将孩子的照片发布到朋友圈中。

如果你朋友圈的观看者,人品、道德都不错,那你自然不用担心,还能收获到不少的赞美与夸奖,让你心头也甜滋滋的。

但如果你的朋友圈,也存在有王振华案中的“中间人”,那么你们发布的照片正可以被她制作成“材料库”,供金主们挑选。

当你正在为孩子抓拍美丽镜头,修图发布朋友圈后,殊不知已经为孩子埋下了一个危险的地雷。

如果你的孩子被中间人卯中,你是否有信心能够识别中间人的动机,并及时将孩子救离呢?


国内曾开展过一个防止孩子被拐的社会实验。

当时有5组家庭的父母信心满满地说:自己的孩子不会被拐,因为自己日常对孩子的防拐教育,做得非常到位。

可实验结果显示,5个孩子全部被拐。实验人员用得还只是棒棒糖与传统的拐孩子话术。

所以,不论是孩子,还是家长,没有到那一刻,你都不知道自己是那么容易上当。


为了最大程度的保护孩子,避免孩子在朋友圈中的高曝光量,也是一种可行的方式。

那什么时候才可以恢复晒娃呢?答案是:当你的孩子能够自我保护时。

例如孩子8-9岁,你送她去学泰拳。但这个年纪的孩子,即使学习了,也很难跟一个爷们对战。所以,等她更大一些,具备了力量、应对知识与技能时,你才可以送口气。


在我接触过的个案中,童年时期经历过性创伤的人,即使长大成人后,都很难摆脱那份阴影。她们需要更长程的心理咨询,来恢复当初的创伤。

所以,如果每对父母都能在孩子还弱小时给予足够、充分的保护,那对于孩子来说,是最好的呵护。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