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理咨询观:我在这里

心理咨询有不同流派,现在可查到的,算是一定程度得到行业认可的流派,据说已经说四、五百。不同流派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存在差异,加上每个心理咨询师都会有自己的风格,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又多少有些不同。一千个心理咨询师,就有一千种心理咨询观。心理咨询的教材,对心理咨询会有学术上的定义,基本固定不变。

心理咨询有不同流派,现在可查到的,算是一定程度得到行业认可的流派,据说已经说四、五百。不同流派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存在差异,加上每个心理咨询师都会有自己的风格,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又多少有些不同。

什么是心理咨询?

一千个心理咨询师,就有一千种心理咨询观。

心理咨询的教材,对心理咨询会有学术上的定义,基本固定不变。

但我个人的经验,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和理解是动态的,不是固定不变的。

我觉得心理咨询就像双人舞,互相协调适应,彼此影响:

咨询者开启跳舞的邀请,咨询师接收邀请加入。

跳舞的过程,有时候是咨询者引领,咨询师跟随;有时候,需要咨询师引领咨询者;更多的时候,双方的同频,谈不上谁领谁跟。

如果双方不在一个频道上,心理咨询就会遇阻,“心理咨询双人舞”就被打断。

由咨询者开启心理咨询,特别重要。

有些人进入心理咨询,觉得咨询师可以拯救他(她),把自己托付给咨询师。有些咨询师,确实会进入“拯救双人舞“。

张天布老师说:来访者把咨询师当菩萨,咨询师要知道自己只是泥菩萨。

生命太重,除了自己,没有谁能拯救谁!

咨询师可以陪同咨询者走一段路,提供支持、帮助,可最终,需要咨询者自己去走自己的人生路!

如果咨询师以拯救者自居,就好像咨询师看似替咨询者走上一段人生路,实际上咨询者仍然停留在原地,需要走的人生路并没有减少!

咨询师无法代替咨询者承担人生!

我现在的心理咨询观是:我在这里!

如果咨询者愿意参与进来,通过心理咨询的努力,让自己走出困扰,我会尽我所能,陪咨询者一起努力。

我越来越相信咨询者的智慧。

对于结束咨询,以前我比较恪守达到商定的咨询目标,才适合结束。现在,出现咨询者有改善,提出想结束咨询的时候,我也会愿意尝试——当然需要讨论,分情况而定——而不是一定要继续咨询让改善效果更好、更稳定。

结束咨询,我会传达的态度是:

我在这里,当你需要的时候,仍然可以回来。

最近复习催眠治疗培训,前国际催眠学会主席Camillo Loriedo老师说到,把每一次心理咨询当作最后一次,是否需要下一次咨询,需要咨询者告诉。如果咨询师做的多,咨询者就做得少。

我觉得是这样。心理咨询需要努力激发咨询者自身应对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依赖咨询师来解决问题。“依赖”会抑制咨询者能力的发挥!

我的心理咨询观是“我在这里”,当咨询者迈出“心理咨询双人舞”的第一步,愿意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改变,我会在心理咨询中陪伴、支持咨询者,一起努力。

有时候,我不得不承认我能力的局限性,不能很好的帮到咨询者。

我接受自身的局限性。

这是我从那些蜚声国际的老师们身上,学到非常宝贵的一点——敢于承认自身能力的有限性。

这种时候,我可以提供的就是“我在这里”。我不确定继续咨询是否能有帮助,但是,如果咨询者愿意继续,我会在这里一起努力!

随着咨询经验的丰富,我学习到对咨询效果保持“无知”:没法在咨询开始就知道,怎样按某种咨询进程,让咨询取得效果。

在不确定下工作,是心理咨询的一部分!

不确定中可以确定的,就是:我在这里!

下一篇:男生们,醒醒吧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