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角度解析:除了成功,我们没什么可做了吗?

在上文中,男子把自己和钱进行了比较,显然,钱对他而言是更重要的。在此他迷失了,当他没挣到钱后,他自己相应的价值也消失了。当我们把钱看得比人重时,也就意味着我们接受了把自己“物化”。上文中的男子便是如此,当自己没钱了,似乎显得自己也没有什么用处,一无所值,那么还回家做什么呢?——工作成了物,循环往复,没了生命的灵动感。

“不成功,便成仁”

“今路人看到废弃空屋内有一个看似流浪汉或是吸毒人员模样的男子,怀疑之下报警。通过警方的询问和确定其身份,欲联系其家人,男子不愿透露家人信息,并告知民警:我就是人生失意,我住在山上冷静一下。警方返回后不放心男子的情况遂根据男子确认的身份信息查询并联系其家人,家人听到警方的讯息后,不相信并以为警方是骗子。经多方核实后,确认男子和家人的关系。家人与警方一同前往荒山上的空屋,敲门很久也不见开门,而后警方撞开门,发现男子蜷缩在草席上,身上盖着一件破烂的大衣。他看到亲人时,略显惊讶随后沉默不语。从家人口中得知:男子2011年大学毕业和朋友做生意,生意失败了,随后离家至今8年。家人试图询问男子这么多年怎么过的,男子不语。警方劝道:他情绪不太稳定,只要人找回来就好了。”

人更重要,还是钱更重要?

不,这并非一个可以比较的选项,不过往往很多时候人们选择把人和钱放在一起,成了二选一的难题。在上文中,男子把自己和钱进行了比较,显然,钱对他而言是更重要的。钱成了他去换取眼光和肯定的筹码。在此他迷失了,当他没挣到钱后,他自己相应的价值也消失了。

很多时候就是这么让人难过,没有钱=没有价值的对子就这么绑定起来。有钱是极好的,没钱未必是不好的。当钱离开人,就失去了个人独特的意义,而钱也只是物品而已。当我们把钱看得比人重时,也就意味着我们接受了把自己“物化”。自己被物化后,最大的悲哀在于,再去看人时,更多看到的是他的“用处”,因为我们也是如此看待自己,我们看待自己的眼光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和体会世界。因而,随着对“物化”的认同,人们看待自己和他人的眼光开始趋向“我是否有用、他对我而言是否有用”。上文中的男子便是如此,当自己没钱了,似乎显得自己也没有什么用处,一无所值,那么还回家做什么呢?

家庭成了培育“物化”的摇篮

在上文中,是怎样的张力让该男子离家8年哪怕过得比流浪汉和吸毒者还差?换言之,那个家庭带给他的印象,还不如一个人蜷缩在黑暗的空屋盖着破烂的军大衣悠闲的活着。该男子对自己一旦无用便再也不能回家的执着从哪里来呢?毋庸置疑,从家庭中来。作为旁观者们尚且担心该男子的生存情况,而家人见到他时只会问他问题,而看不到他目前的处境。旁观者尚且可以观察和感受到该男子“情绪不稳”,作为至亲却视而不见。这大概也是他不愿回家的原因,不会被看到,不会被体谅,不会被理解。没有用处了就不能回家,因为家人透露出来的,正是这样的信息,他认同并接受了这部分信息,在无意识层面。无法感知到对方情感的情况下,人和人之间的互动,变成了物与物的相遇,显得没多少真情实感。

当代,物成了屏蔽对真情实感感知的工具

学生们,花很多时间去学习知识,除了学习知识之外,个人体会生存意义的机会少之又少。

——知识成了物,占据了个人体验的空间

日复一日,重复工作的内容。

——工作成了物,循环往复,没了生命的灵动感。

起床第一件事看手机,外出朋友聚会各自玩手机。

——手机这个物,填补了我们对情感的渴望,在此,情感也被手机隔开了。

对钱的追求,让人们的动机逐渐变成“ 为了钱”,而非为了自己。

——钱这个物,抢占了自己的意义感。 

花这么多时间与“物”相处,人们哪里还有时间和自己内心的真实触碰呢?

“我”的意义只是局限于我挣了多少钱(拥有多少物)吗?

其实不然,随着社会对“成功”的推崇,显而易见的成功的证据便成了你挣了多少钱。由于旁人很难看到个人对他所投入的付出了多少,从而通过确认其收获多少的方式去判定他的能力。但成功并不等同于拥有多少“钱”,经济上的“成功”只是展现自己的价值的其一方式,这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而真正的成功是作为个人将自身精力投入当下,认真生活,使生命的质量发挥到个人的最大化,钱只是这个实现过程中的其一收益,所以挣了多少钱,并不意味着成功。

4月1日是张国荣逝去16周年的纪念日,我个人是非常欣赏他的。他对每部参与演出的影视作品都非常投入,以至于时隔至今,很多人提起他时仍然津津乐道。他有钱吗?肯定的,对于他为何自杀,很多人都很疑惑,他看起来各方面都很好啊,为什么会自杀呢?答案是:失去意义感。换言之,“人活着有什么意义呢?”当这个问题再没有一个明晰的方向时,活着便成了煎熬和徒劳。

比有钱更重要的是,个人的意义感。

对“有钱”的执着来源于,创伤驱使——借用钱证明自己的价值从而获得相应的价值感说钱不好的人,不过是自己把钱妖魔化了(不允许自己对钱有所欲望),钱从来都是纯粹的,并没有什么好或者不好。当我们把对钱的渴望明了的铺陈开来,事情也相对简单得多。曾经对钱的感知作为确认当下对钱的认知。在对钱的渴望背后,还掩藏着一个迫切被看到的愿望,通过大众都趋向认同的价值证明自身。钱在个人处,成了象征我们身份、地位、价值的物品,它使得我们确定,曾经在家庭中无法确定自己的位置,而今通过大众眼光和大众判定价值的标准去锚定自身的位置,给自己创造一个位置,证明自己的价值、力量、和存在感。

我们可以通过挣钱的方式去证明自己,但证明自己的方式不局限于拥有钱的数量。为自己挣钱使得自己获得幸福感,为获得他人眼光而挣钱(为家人、其他人)获得的是无意义感。正如文头的男子,当他为了获得家人的眼光而去挣钱,随后的失败,让他从原有的位置上跌落下来,这种跌落是实在性的——一无所值。那么说回来,为自己才有得机会产生意义感。

 

无意义感成为了普遍化的议题

当代睡眠情况普查下,3亿人口面临着睡眠问题,精神紧张无法放松。很难说这种无法放松与平日里经常为了其他人、事忙碌而非为了自己无关。为自己的情况下,所有发生的事情在个人那都是易于被接受的。没有为自己,很多事情都无法接受,对很多情况会有不满(网络喷子增加的现象与没有自己有关,通过谩骂释放个人的压力,实际是对自己实际情况的不满)。抑郁人数增加(全球抑郁人数今年比十年前增加18%),抑郁心境普遍来说是陷入一种“无意义感”之中无法自拔,无意义感逐渐变成普遍化的现象。

故而,当我们把对意义的追求局限于物、钱、手机、或是其他时,意义感的缺乏显得也非常合理了。意义本是个人化的,并非普遍化的对某个事物的追求而可以获得的。所以,要找寻自身的意义,还需要回到自身,回到自身才可以找到那个单纯的只为自己而存在的独特印记。不能成功,不过是没找到成功于自己而言的意义。

回到自身我们可以做什么呢?

回到自身去看自己对某个事物的渴望背后,藏着怎样的愿望

这个愿望与之相关的是怎样的人、怎样的关系、怎样的经历、它们对自己而言在曾经有怎样的意义,如何影响到现在的自己。这一切,基于首先对自己有一个“好奇”和关注自身内心过程的变化。无意义感的契机在于,趁空无之时,创造有意义感。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